梅纳德·所罗门《贝多芬传》评述

2021-08-15 00:52
黄河之声 2021年13期
关键词:所罗门弗洛伊德传记

梁 爽

一、梅纳德·所罗门与《贝多芬传》

贝多芬作为一位连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音乐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创作的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体裁,他的音乐创作是后世音乐家的学习典范和不可超越的高峰。对于这样的一位音乐家来说,关于他的研究是浩如烟海,在中国传阅比较广泛的关于贝多芬的传记应该是傅雷先生翻译的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以及《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贝多芬》(马丁·格克著,严宝瑜译,人民音乐出版社)两本书。两本书都用了比较精简的语言将贝多芬的经历、音乐、思想进行了描述与探讨。《罗沃尔特贝多芬传记》可以说是一本“工具性参考书”的存在,而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则是中国最早翻译的贝多芬传记,并且多次翻译(杨晦1927;陈占元1944;傅雷1946),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进入21世纪,较为重要的贝多芬传记翻译则为[美]梅纳德·所罗门(Maynard Solomon;1930-2020)著,田園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贝多芬传》。

1977年,美国学者梅纳德·所罗门出版了他的《贝多芬传》,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贝多芬的权威性书目。如辞典中所说“他1977年出版的《贝多芬传》采用心理学研究,被广泛称赞为权威著作,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His 1977 biography of Beethoven,which is a psychological study,has been widely praised as a definitive work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many languages.)①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探寻贝多芬的一生,包括他的生活、性格、观念以及音乐。笔者看来,作者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并没与将其看作是一个站在“神坛上”的音乐家,而是作为一个社会“普通人”进行写作的,通过文献材料(已出版的传记以及回忆录)、信件、日记、谈话本、法院教会的书面材料、手迹、草稿、印刷乐谱、文艺评论、音乐会节目单等“回溯”贝多芬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精神生活、观念与现实存在差异所产生的挣扎感,完整、纪实的将贝多芬的个人经历摊开在世人面前。《贝多芬传》的内容写作主要分为波恩、维也纳:早年岁月、英雄时期、最后的阶段四个章节,每章节有分成各个小节,使“贝多芬的一生”的叙述更加完整,关于音乐的叙述则集中在每章节的最后一小节中。

二、一个全新视角下的贝多芬

进入现代的音乐史学研究,学者们开始脱离狭窄的单学科研究方式,开始找寻新的切入点,以求从更加丰富的角度来了解和审视音乐历史。在西方,关于音乐史学的研究在18世纪已经开始了,“实证主义”影响了整个西方音乐研究。[德]马特松(Johann Mattheson,1681-1764)的《凯旋门的基础》(Grundlage einer Ebren-Pforte,1740)是最早关于音乐家传记写作的方法论给予后来学者启示的书目。音乐传记写作形成规模是在19世纪,用传记的形式来展现“音乐人生”,在19世纪开始流行一直到今天。“对‘音乐人生’的关注和展示一方面为音乐历史学视角中的‘大作曲家’(great composers)群像的塑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提升音乐传记的学术品质并深化其在音乐史学语境中的独特意义奠定了基础。”②比如[美]泰耶(Alexander Wheelock Thayer,1817-1897)的《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Leben,1866-1879)、[德]福克尔(Johann Nikolaus Forkel,1749-1818)的《巴赫》(Ueber Johann Sebastian Bach Leben,1802)都是这一领域的不可忽视的著作。

关于贝多芬的传记除了上述提到的还有很多,如[美]列维斯·洛克伍德(Lewis Lockwood,1930-至今)的《贝多芬:音乐与人生》(Beethoven:The Music and the Life,2003)等都在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了的贝多芬的人生与音乐。但这类的创作始终是属于音乐史学正统发展道路上的作品,着重点放在音乐本体分析,音乐与历史的结合,音乐与审美的融合等,所有的论述重点以音乐展开加之单一类别的研究。而所罗门的《贝多芬传》则使用多元化研究类别,将美学的、历史的、心理分析的、社会学的研究结合,并且“力图将贝多芬同时置于社会事件、家庭群体、思想史,以及音乐风格与形式发展的关系之中。”③因为他不认为用单一学科的研究可以将作曲家充分体现。这体现了所罗门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对于知识的包容性,作为一名音乐学者在超越音乐范畴的情况下可以如此严谨的写作。欧洲的音乐史研究思路影响着美国的专业研究,所以该书的写作并没有偏离实证主义这条道路,依旧是以严谨的史料作为构建“故事”的基础。因为本书写作于20世纪下半叶,所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也是重要的参考之一。关于研究方式的“新”应该体现在读者感受中,作为一本音乐人物传记书目中的大部分内容围绕着社会、家庭、工作、感情,削弱了音乐创作的描述以及分析,这是一种眼前一亮的写作方式,如若想要在其中寻找音乐本体上的独特见解那么这本书无能为力,但若是想要深入了解贝多芬,那这将是很好的选择。将贝多芬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过于文艺的语言表述,没有仰视的态度,客观冷静的分析使该书更加具有朴素感。放入音乐史学的语境不仅深化了贝多芬的形象(具有真实性),并且作为一本具有独到眼光的学术著作推动了史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三、贝多芬的现实悲剧

笔者认为,贝多芬的悲剧是一个“英雄式的悲剧”。它代表了历史的一种前进方向(音乐上),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起到精神引领的作用,但是他作为主人公在实际生活中却有一个比较惨烈的结局。在《贝多芬传》中作者并没有提到悲剧这一概念,只是在笔者的阅读中突然了解到了贝多芬“悲剧性”的体现,通过无数的论述、书信等来传达者贝多芬悲剧形象的真实。它是一种隐性输出,直接的心理学方法论对贝多芬进行分析,深层中体现贝多芬的美学性质,将贝多芬的成长从一个无关音乐的角度来进行讲述,这打破了贝多芬的代名词--“伟大的音乐家”的形象,重新以一个生活在18、19世纪的人来看待,一位伟大的人的诞生与消失。

黑格尔认为悲剧的引起是矛盾冲突。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内心的冲突”④。我们在贝多芬身上看到了各种冲突,爱而不得的感情、对于家庭的无能为力、对于思想与实际的差距这些无一不是在消耗贝多芬的精神世界,而唯有音乐可以进行疏解。贝多芬在致旭班齐赫中写道“为何我写作?--我心中所蕴蓄的必得流露出来,所以我才写作。”⑤从人性的维度来说,他的悲剧是他自己的性格造成的,所以说我们更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贝多芬就是一个更加学术的角度来深层次的看待他身上的“悲剧”。基于之前的学术研究,学者们将贝多芬悲剧做了“艺术化”的处理,将贝多芬作为一位伟大的人物,所以他的悲剧有了“无与伦比”的叙述,这种悲剧叙述真实且华丽,但是缺少了《贝多芬传》中的“现实”。这种现实代表着减少了华丽的辞藻,直击贝多芬的日常,由于使用学科方法的原因必须将内容更加直接、朴素的表达出来,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减弱贝多芬一生的戏剧性以及悲剧性,因为他本身就已经存在于其中。

四、贝多芬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

在音乐中使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所罗门并不是第一人。20世纪,“沃克尔在《音乐分析研究》(1962)和《音乐批评解剖》(1966)两部著作中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角度扩展了这种动机分析法(动机细胞)。”⑥虽然都产生于一个世纪甚至说是同一时期,但是在出版年份上来说,上述两本书更早。当我们将贝多芬与弗洛伊德联系起来想到的词汇可能是“俄狄浦斯情结”、“本我-自我-超我”,这是我们在中国的学术研究中也看到的,但大都是基于一部作品来分析。在《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这本书中弗洛伊德讲到逃避现实原则的一种方式就是“升华自己的本能”实际上就是进入一个假象领域,去幻想非去实现那些受压制的欲望,即是幻想的作用原理,这种原理创造了艺术和科学,而且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创作实际上升华了未得到满足的欲望,这种创作源于自我和本我。所以笔者认为音乐创作运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存在合理性的。但是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笔者认为是存在一定质疑的。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该概念简单的来说为对母产生爱恋,对父心生嫉妒。从广义上来说该概念涵盖的内容很多,弗洛伊德在阐述自身宗教观念时也提到了“俄狄浦斯情结”,他认为宗教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强迫性神经病,它来源于“俄狄浦斯情结”。体现在贝多芬身上除了印证了对于母亲的爱恋,其余对于其侄子的抚养、对于爱情的渴望更是一种潜意识的表现。俄狄浦斯情结涵盖在弗洛伊德各方面观点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在分析贝多芬这样一个“人”时是否需要在其身上更全面的诠释这一理论?

站在21世纪时代发展的角度,我们要思考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去解剖贝多芬是否存在问题?首先弗洛伊德的本职是一名医生,他的实践与理论基本上来源于具有精神疾病的病人以及他自己内省式的思辨,所以从审视对象角度来说是否有些不符合?另一方面,对于理论的应用是否还适用于21世纪?毕竟弗洛伊德的一些观点受到质疑,这在他生前时就已经存在,另外随着科技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也确实证实了弗洛伊德的一些观点存在问题或者说是只有“空壳”。弗洛伊德确实在一些方面做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念去看待一个具有时代感的伟大贡献者。比如一些学者认为弗洛伊德有向“泛性论”发展的趋势,他对于性的解读过于的重视,而这种思想观念无法运用到贝多芬生活中。

五、着眼于贝多芬生活的音乐读本

笔者在初读《贝多芬传》质疑过作者对于贝多芬生活的过于关注,尤其是在“永生的恋人”这一章节,笔者认为不需要过大的篇幅进行叙述,但若我们将其放在20世纪史学研究的背景下似乎就更加容易说通。最早的史学研究就是基于史料研究,追根溯源也是音乐传记写作的基本要求。关于贝多芬的感情世界是学者们一直在坚持探讨的问题,不仅是因为它属于贝多芬生活的一部分,这也影响着他的音乐,为心爱的人写作音乐是存在于贝多芬创作中的。所罗门通过各种推理、资料查找将谁为永生的恋人这一答案做到最可信、合理,让学界信服是很不容易的,这充分体现西方学者的研究精神。

另一方面,所罗门在第一章也用了不少的篇幅叙述贝多芬的家庭成员,笔者认为是贝多芬潜意识形成的一种推动力。《贝多芬传》中详细叙述了贝多芬家庭成员相互关系与个人情况,包括性格、言行举止等。由于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贝多芬如何处理社会关系、如何看待政治、宗教等问题都源有所起。贝多芬不是一个独立的,他的出生、成长直到死去都牵连着更多的人事物,这是传记中单纯的音乐讲述做不到的。

笔者将其作为“着眼于贝多芬生活的音乐读本”原因在于所罗门基本上复述了贝多芬的心情。就像贝多芬自己认为的那样,从来不对音乐之外的东西辩解什么,但还是希望自己的一切都是能够清清楚楚的。我们从《贝多芬传》中感受到了贝多芬的喜怒哀乐,是真实的,有优劣点的一个存在于两世纪之交的人,没有因为其音乐上的伟大而省略掉生活上的艰难与不堪。《贝多芬传》中讲述的贝多芬更加有生活气息。

《贝多芬传》的中译本译于该书的德文版,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中文版书籍为转译。由于德语与英语存在语言方式的不同,所以在表述上会与原文存在细微差异。但译者认为:“转译本来是件憾事,但很多德奥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在英文版中有错译,且书里大量书信、文件等原始资料最初就是德文,因此本书以德文版为翻译蓝本,可能更加贴近原意。”⑦与2012年英文版相比,中译本对于所附材料的描述更加简洁。比如中译本18页的《给婴儿》的谱例只是标注了名称与时间,但在英文版中除了以上提及的还包含了出版信息,所以说在这方面我们的中文版本有待加强。但在另一方面,在文章的主要内容上,中译本似乎在译文版本上做的更加完善。比如在中译本72页所翻译的“他的缪斯的第一保护人”除了中文版本的翻译还附上了献词中的法文;在2012年的英文版中直接译为“the foremost Maecenas of my muse”虽然意义相同,但是缺少了直接的翻译来源会削弱译文的专业性。

结 语

梅纳德·所罗门的《贝多芬传》通过各方面的综合叙述来透视出贝多芬这一生的成长,这种成长让更多想要了解贝多芬的人看到了这位作曲家生活中的纠结、挣扎、幸福以及创作上的想法、缘由。从心理学上的角度来看待一个作曲家,追求的就是深层次的、内心的观念、想法,这些缘由影响着他的性格、生活、创作。作者从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角度写作,但是文字不晦涩难懂,如同看一本人生故事,从开头到结束,尽管不是一出美满结局的故事场景,但是其中的戏剧张力也发挥到了极致。总的来说《贝多芬传》突破了传统的传记写作,虽然受到了一些批评与质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带给了我们全新视角的贝多芬,一位更加真实可信的贝多芬。■

注释:

①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23卷)[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10:655.

② 孙国忠.西方音乐史学:观念与实践[J].音乐艺术,2010,(02):15.

③ [美]梅纳德·所罗门著,田園译.贝多芬传[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6:6.

④ 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7:227.

⑤ [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贝多芬传[M].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9:77.

⑥ 杨燕迪.西方音乐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代表著述(上)[J].艺苑·音乐版,1992,(02):5.

⑦ [美]梅纳德·所罗门著,田園译.贝多芬传[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6:480.

猜你喜欢
所罗门弗洛伊德传记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传记书坊
读失败者的传记
戒指上的箴言
胆小的巨人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漫画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梦的解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