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2021-08-16 10:50刘兴国张航燕
中国经济报告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业链供应链战略

刘兴国 张航燕

提 要:近年来,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加剧的影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局部梗阻和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日益突出。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稳步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高度重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并将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作为全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具体而言:一是做好行业供应链战略设计;二是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三是打造新兴产业链;四是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五是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六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七是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八是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

一、做好行业供应链战略设计

供应链战略,就是从战略高度对供应链进行全局性规划,包括原材料获取和运输、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以及产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与一般性的战略规划不同的是,供应链战略不仅仅局限于单个企业,而是需要在全行业整个供应链条上进行规划。不仅企业需要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行业也需要有一个统领全行业的供应链战略设计。制定并实施行业供应链战略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行业供应链优化来提升全行业供应链的韧性、弹性与稳定性,确保行业内各环节企业生产的平稳运行,进而实现全产业链的畅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行业供应链的优化,帮助行业内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拓展盈利空间,提高发展质量。

(一)要突出行业差异。不同行业之间,由于行业根本属性的不同,在供应链长度、供应商集中度、供应链管理方法、供应链战略类型选择上,必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要根据行业具体情况,从行业特定属性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差异化的行业供应链战略。譬如,功能性产品行业,更宜采用精益性供应链战略;而创新性产品行业,则更宜采用敏捷性供应链战略。

(二)要建立并完善供应商信息库。供应商是构成供应链的基础,是供应链战略设计的关键依据。因此,做好行业供应链战略设计,必须要有一个内容完备的供应商信息库。一方面,供应商信息库要确保尽可能完整纳入全行业各产业链环节所有符合资质的供应商的信息;另一方面,数据库中应尽可能全面记录各个供应商与原材料、零部件、中间制成品等供应有关的各方面信息,如供应品种、供应品质、供应数量、供应价格、供应合同履行情况等。与此同时,应该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应商信息库进行动态化调整。

(三)要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可以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带来更及时的信息更新,从而快速发现供应链条中出现的異常情况,并据此快速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需求变化。新时期的行业供应链战略设计,有条件而且应当将可视化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为此,行业供应链战略设计应充分应用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技术,并利用可视化手段对动态化信息进行实时展示。

(四)要增强供应链的可靠性。安全可靠的供应链,是行业内企业生产运营正常进行的根本保障,也是产业链畅通的关键前提。供应链战略设计,应当以增强供应链的可靠性为出发点。一方面,要做好供应链风险分析,准确识别风险点并在做战略设计时提出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要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对供应链局部与整体可靠性进行实时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应链进行适当调整。与此同时,还应该在供应链备链方案、供应链多样化方面做出适当安排。

(五)要建立供应链战略支撑体系。供应链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供应链战略支撑体系的完备程度。供应链战略的支撑体系,具体由三方面要素构成:行业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须持续创新以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夯实供应链战略规划与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应大力促进行业企业业务外包发展,为供应链战略的实施开辟有效途径;同时要积极推动行业内企业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供应链战略取得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六)要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供应商管理体系。供应商管理体系既有助于稳定供应关系,也有助于保证供应质量。支持企业自主选择供应商,搭建供应网络,形成体系完备、运行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商管理软件开发。支持供应商第三方认证机构发展。

二、既要锻长板,更要补短板

无论是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产业发展选择,还是基于经济发展历史的产业发展积淀,任何国家的产业链都不太可能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不仅是不同产业的产业链水平会有高有低,即使同一产业的不同产业链环节,其发展水平也可能参差不齐。中国是全球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之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工业体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中国都有生产布局,已成为全球工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工业门类的发展中,既有技术与材料的“卡脖子”问题,也有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卡脖子”问题。在某些产业链供应链的特定环节,中国或许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对全球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但在部分产业链供应链领域,我国长期以来都严重依赖进口,时刻面临着断供的威胁。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下,我国近年来在产业链发展方面,更多是侧重于补短板强弱项。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首次将锻长板与补短板同时列为稳定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点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既要“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也要“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显然,“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有关产业链发展的引导政策,将同时着力于锻长板与补短板。之所以要补短板强弱项,目的在于有效化解来自其他国家的断供风险,确保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而锻长板,则是为了进一步增强优势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与控制力,力争在长短板并存的特定形势下获得非对称的竞争优势,进而能够在与其他国家的博弈中形成反制威胁,有效遏制其他国家对我国企业采取断供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要做好产业链供应链的全面梳理。要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基本情况实施全面摸底调查,精准掌握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现状,找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潜在风险,有效辨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中已经构建起来的关键优势。一是要绘制、完善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图谱;二是要掌握产业链供应链及其各环节资本投资信息;三是要界定产业链供应链及其各环节发展水平;四是要掌握产业链供应链对外影响力或依赖程度。

(二)要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技术突破。要针对影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其中的共性技术,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尽快取得技术突破,实现技术自主自立,摆脱来自国外的技术压制与封锁。一是搭建技术攻关公共平台,促进技术攻关合作;二是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的财政支持,引导金融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三是支持关键技术攻关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支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质创新资源。

(三)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保护。无论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长板,还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在发展中都需要加以保护。对产业链长板来说,保护的重点在于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并购的安全审查,严格控制国外资本并购掌控我国自主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链供应链。对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来说,保护的重点则在于扶持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相关企业发展。为此,需要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审查机制,二是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预警机制,三是建立产业链供应链救济机制。

(四)要加快实施产业链供应链跃升工程。无论是锻长板,还是补短板,其共同之处都在于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水平。要加快实施产业链供应链跃升工程,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向全球中高端迈进。迈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高端,可以从三条路径予以推进:既可以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来实现,也可以借助全球市场的并购重组来实现,更可以技术突破与并购重组两路并进。

三、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关于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分析,涉及两个层面:其一是产业链供应链在时空上的布局,主要是指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布局;其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在类型与层级上的布局,也就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多样化组合与多元化发展。前期关于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研究,更多聚焦在时空布局方面,产业链供应链的多元化发展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产生了巨大冲击;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大面积梗阻,则提升了各国对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战略的调整,产业链供应链的多元化发展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为增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降低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依赖,美国、日本等国家甚至出台了鼓励产业链供应链回迁的政策举措。

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对产业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些影响大致来自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同的产业链供应链时空布局,直接影响著整个产业的运行成本;其次,产业链供应链的组合策略,也就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类型与层级布局,直接决定了产业运行所面临风险的高低;再次,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变动,越是国际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越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与国际贸易发展。当然,国际化的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风险相对也更高,需要在风险与利益之间优化平衡。

(一)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布局。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优化,既需要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与行业协会的合理引导,更需要企业通过优化调整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来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布局,涉及三个层面。其一,对一个产业来说,不同产业环节的布局,必定需要考虑其对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基础的特定需求;不同产业环节之间的需求差异,决定了行业需要在不同区域进行产业环节的合理布局。其二,即使是对同一产业的同一环节来说,考虑到靠近市场的需要,也不宜将该产业环节的全部生产完全集中在一个区域,需要在全国范围甚至是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分布。其三,不同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也需要在区域层面进行优化布局,以形成不同产业协同发展的合力。从优化布局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各地应考虑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基础的不同,合理布局特定产业环节;另一方面,对产业来说,应考虑产业整体发展的需要,主动契合区域要素禀赋与产业发展基础,合理进行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布局。而对特定企业来说,无论是采取全产业链战略还是非全产业链战略,也都应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优化调整。只有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共同发力,才能最大化、最高效且快速完成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布局的优化调整。

(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类型与层级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多元化发展。从行业层面看,要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框架下构建一个国际、国内、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多链并举的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打造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既可以借助比较优势降低产业运营成本,也可以通过优势互补补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断点;构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则是为了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避免产业发展完全受制于人局面的出现;形成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一方面可以通过区域内产业横向或纵向聚集,发挥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降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弱化区域外突发事件对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的影响。从企业层面看,多元化发展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谋求企业产品与服务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从而实现多条产业链供应链的并存。一方面是围绕核心关键技术增加技术应用场景,实现技术在更多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增加产品的功能与用途,将一个产品尽可能多地延伸应用到多个产业链。其二是着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备链计划,以多元化供应方案增强企业应对产业链供应链突发断供风险的能力。无论是行业层面的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发展,还是企业层面的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发展,归根结底,其中一个共同之处,都是为了降低对单一产业链供应链的依赖,降低特定产业链供应链可能爆发的异常波动对企业与产业循环的影响,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安全度。

四、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

环境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变量。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虽然从根本上说,是企业拼搏建设的结果,但不可否认,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制于其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将有助于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进程,有助于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优化;而一个饱受诟病的环境,不仅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甚至会诱发与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外迁。正是基于对环境重要性的认知,为有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

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实际上就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营商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环境建设,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致力于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随着相关改革举措的逐步落实,中国整体营商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营商环境的国际排名持续上升。在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名列115个经济体中的第31名,国际排名比2012年大幅提升了60位,尤其是近两年来连续进入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前10位经济体。企业与资本对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感受最为直观,而且将这一感受转化成了信心的提升与创业的增长。2020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2500万户,新设市场主体数量比2019年增加约300万户,再创新高。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市场期待以及先进经济体发展环境相比,我国发展环境还有进一步改善的较大空间。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要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让市场机制在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优化与水平提升上更好发挥作用。在产业发展上要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上,要加强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要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上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扶持,构建大中小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的支持。一方面,针对我国产业链的关键短板和重点培育锻造的长板,实施首台套首批次和首版次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并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技术突破奠定扎实基础,为产业链供应链锻长补短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管理创新,为产业链供应链流程优化与布局调整注入强大动力。

(三)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要加大新兴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强物流仓储等产业链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产业发展基础建设,不断提升支撑产业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的整体水平;推动零部件企业与组装企业协同发展,大幅提升基础零部件水平;加强对材料领域的支持,提升基础材料的自给水平。

(四)加快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要素支撑体系。引导金融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支持,鼓励产业基金发挥更大作用;大力发展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增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的服务能力;促进教育发展与产业链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畅通行业协会在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机制;充分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在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中的能动性作用。

五、打造新興产业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各国政府纷纷将战略重心转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性的政策举措,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已经从早期的七大领域扩大到了九大领域。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都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在深圳更是接近40%。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4%,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比上年增长3%,明显好于规模以上工业-3.3%的平均增长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比重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即使遭遇了疫情的强力冲击,2020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依然同比增长2.9%,而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

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新兴产业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产业发展更加依赖技术创新的突破;二是全球各国都是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差距没有传统产业那么大,而且往往没有一个在全球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领先者。在传统产业领域,中国只能依靠加速追赶,在产业发展拐点加速超车;而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中国完全可以在新轨道实现超车。尽管中国在传统产业领域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面对同样从零开始的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完全有机会在产业起跑的时候就抢得先机;即使暂时落后,也有机会快速实现追赶。所以,发展新兴产业,打造新兴产业链,对加快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打造新兴产业链,要做好产业链布局谋划。既要鼓励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又要防止新兴产业无序发展,避免新兴产业重蹈产能严重过剩覆辙。既要推动新兴产业沿全产业链进行布局,又要引导新兴产业抓住重点环节实现优先发展。既要允许各地自主决定新兴产业布局,又要规范新兴产业有序发展、合理集中发展。在新兴产业链中,也要有所选择,要有优先次序,要集中发展带动力强、影响面广、示范作用突出、战略地位显著的5G产业等“新基建”产业链。

打造新兴产业链,要做好新兴产业链与传统产业链的衔接。新兴产业虽然是新产业,但并不会与传统产业完全割裂。一方面,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升级基础上诞生的新产业;另一方面,新兴产业链不可避免地会包含某些传统产业环节,或是将服务于传统产业的提升,如大数据产业。因此,只有将传统产业链与新兴产业链有效衔接,才能更好促进新兴产业链的发展,为新兴产业链发展壮大提供更广阔市场空间。

打造新兴产业链,要立足高起点,剑指制高点。发展新兴产业链,不能再沿用我国传统产业低水平起步的发展模式,更不能再次陷入低端锁定陷阱。要紧紧抓住全球各国新兴产业发展都是从新起点出发的机会,最大化集中资本聚焦中高端环节进行高起点投资发展,或是开辟产业发展新技术路径,并着眼于尽快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抢占全球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

六、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合作一直都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也是最早开展国际合作的领域之一。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落实,打造了我国开展国际产业合作的新模式 。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将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全面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将是中国参与国际循环的重要方式。尽管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经贸摩擦有所加剧,但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仍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产业安全的高度,提出了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的新要求,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关注产业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这既是对国际产业合作内容的新拓展,也是对国际产业合作战略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以往的国际产业合作,更多是为了加快中国产业发展;未来的国际产业合作,将更多围绕提升我国产业安全来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新格局;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这也是中央第一次提出从国际产业安全合作的角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建设。这意味着将来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并通过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来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我们要站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高度,主動利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优势环节,补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断点,补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弱点,更好畅通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尽管我国已经构建了全球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在诸多环节还存在不少断点与弱点,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的地方仍不在少数。要在梳理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弱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替代方案,灵活因企施策,积极主动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尽力稳固合作关系。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要坚持以合作促发展,尽快在国内形成可替代方案。

要加大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的招商引资,引入外资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投资发展。要根据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顶层设计修订完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商投资于国内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环节。要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政策,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鼓励外商在中国境内设立研发中心,支持开展联合研发。要借助外商投资机会,鼓励相关方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开展深度合作。要建立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与本地化供应比例相挂钩的制度,推动引入的外资企业更多服务于中国产业发展。

要以产业安全为根本要求开展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无论是产业链供应链招商引资,还是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都应该以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安全为基本出发点。要建立健全开展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安全审查机制,组建专门机构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安全问题进行审查。要打造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平台,提高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透明度,加强国际合作安全指导,及时披露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预警信息。

要以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为导向优化国际投资布局。要以补链强链、锻长板补短板为目的,契合“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市场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绿地投资。要围绕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这一目标,在国际市场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并购重组,整合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优质资源。要在国际市场积极整合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技术及相关研发资源,为中国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提供强有力支撑。

(作者分别为湖南工业大学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客座教授,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产业链供应链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战略
战略
产业链春之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