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媒体”时代编辑角度“对易地搬迁进城入镇后期管理服务问题”研究

2021-08-22 03:15王成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管理服务昭通自媒体

王成

摘要:近年来,昭通市全面践行“133”工作思路,勇下决心实施大规模易地搬迁,坚决推动全市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易地搬迁“昭通经验”,包括:强化“一配套、两支撑”,盘活土地资源,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让渡部分住房面积入股分红等,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帮助他们持续发展;创新安置区管理与服务模式,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但也要看到,搬迁群众进城入镇后身份转换不到位“身在城市、心在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不够精准高效,就业创业与公共服务等支撑保障要素亟需精准统筹、精细化落实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需要在后续搬迁安置工作中引起重视。顺利推进后续易地搬迁工作,除了完成大量的住房、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体建设外,还需强化“市级统筹、县区落实”,紧紧围绕关键环节发力:一是坚持系统思谋、有备而搬,扎实细致做好易地搬迁的基础性前置性工作;二是以保障基本生活为重点,强化各项政策无缝衔接,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市;三是以产业培育和就业创业为中心,助力搬迁群众“有事可做、有钱可赚”,为脱贫解困及后续发展提供稳定支撑;四是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体系,为安置区群众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社会服务。

关键词:昭通;易地搬迁;进城入镇;管理服务

易地搬迁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不仅是自然居住空间的改善,更是经济空间、生态空间、政治空间、文化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消解与再造过程。昭通市全面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為主线,抓住精准、统筹、务实三个关键,实现思想、工作、情感三个认同的“133”工作思路,勇下决心实施大规模易地搬迁,不仅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的历史性伟大创举,也是昭通在新时代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不二选择。

为进一步掌握大规模搬迁群众进城入镇以后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完成后续易地搬迁安置工作,市委政研室(改革办)课题组深入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绥江县、镇雄县的12个安置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实地走访调研,并与部分拟搬迁群众、安置群众、乡镇和村居委会、搬迁指挥部的干部进行座谈,就昭通市易地搬迁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1.总体情况

昭通市创新安置模式,推动搬迁群众脱贫解困与区域发展同步,减贫效应明显,但后续搬迁安置对象多、时间紧、任务繁重,完成大规模易地搬迁任重道远

昭通是全国“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的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是昭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昭通市把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以党的建设统领工作落实“双统领”、强化铁的纪律和硬的作风“双保障”、实现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双推进”贯穿易地搬迁全过程,坚持“133”工作思路,勇于担当作为、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实施大规模易地搬迁,帮助群众“挪穷窝、断穷根”,坚决推动全市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昭通市易地搬迁呈现如下特点:

1.1易地搬迁对象人数众多构成复杂,搬迁任务繁重

昭通按照“能搬则搬、应搬尽搬、整村搬迁”的原则,将居住在6类区域自愿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搬迁对象;对集中居住30户左右且贫困发生率50%以上、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尚未达到脱贫出列条件的自然村(组)实施整村搬迁。据统计,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对象8.44万户36.1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30.7万人、同步搬迁5.48万人;整村搬迁1014个村寨1.98万户8.54万人。另外,白鹤滩水电移民搬迁近4.5万人。“十三五”期间,全市搬迁人口总量达到40.68万人,约占昭通农业人口的8%。目前,全市通过易地搬迁安置群众13.11万人。

1.2创新安置模式,帮助群众一步到位跨越发展

昭通市立足实际,摒弃“山头搬山腰、村头搬村尾”的传统做法,创造性提出了“进城、入镇、进厂、上楼”思路,采取中心城区安置、县城安置、保障房安置、中心集镇安置四种模式,帮助贫困群众从贫瘠落后的山区一步跨入城市,搭上城市化发展的快车。昭通在8个县区规划建设28个集中安置区,其中县城建设安置区12个,中心集镇建设安置区16个;昭阳靖安和鲁甸卯家湾2个片区实施跨县区安置;全部安置区计划2019年9月底建设完工,11月底前群众全部搬迁入住。全市28个安置区集中安置群众21.41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安置10.01万人、县城安置9.5万人、中心集镇安置1.9万人;有8个安置区的安置群众超过1万人;水电移民集中安置区7个、安置移民群众4.5万人。

1.3脱贫解困与区域发展同步,减贫效应十分明显

搬迁群众进城入镇后,一方面,解开了贫困枷锁,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乐业并重,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更是为子孙后代长远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可持续平台。另一方面,改变了城乡的人口、经济与生态结构——大量贫困人口搬出大山,增加了城市人口,为昭通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斩断了农民与生态脆弱地区的直接联系,为生态环境留下休养生息空间,推动自然生态的重塑。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靖安和卯家湾2个安置区的建设发展,为昭通“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总体布局奠定坚实基础,开启了昭通城从人口规模小、发展滞后的“小城市”向功能完备、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百万人口与百万亩果园相融的苹果之城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2.经验与亮点

搬迁群众进城入镇后实行“一配套、两支撑”,盘活“三块地”,发展特色产业与实施精细化管理,其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易地搬迁“昭通经验”初具雏形

2.1强化“一配套、两支撑”,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各地按“以岗定搬、以业定迁”要求和“一户一策”原则,制定出台商业综合配套、就业和产业支撑(“一配套、两支撑”)举措,确保了易迁家庭每户至少享受1项帮扶措施,有劳动力易迁家庭每户至少有1人以上实现就业,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如镇雄县在鲁家院子集中安置区配套建设1个农贸市场,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服务范围覆盖安置区一、二期搬迁卡户和南部新区拆迁安置户及知行园楼盘住户,可容纳400人就业;在大地集中安置区配套建设1个农贸市场和1个花鸟市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服务范围覆盖安置区搬迁卡户和棚改安置户及职校师生,可容纳800人就业。

2.2盘活土地资源,帮助搬迁群众增收致富

各地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退耕还林、土地流转等政策,采取“公司+基地+帮扶干部+贫困户”模式,帮助搬迁群众最大限度盘活林地、耕地、宅基地等资源,提高搬迁群众收入。如绥江县对贫困户搬迁进城后闲置的1万亩耕地和4万亩林地进行盘活开发。对整组搬迁的5000亩耕地,由县投资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头,组建66个专业合作社,多渠道、多方式帮助群众增收;对分散搬迁的5710亩耕地,采取本组就近流转、加入合作社和自主经营管理三种方式盘活;4万亩林地由合作社经营管理,发展林下中草药、油牡丹、食用菌种植和土鸡、山羊等养殖。

2.3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搬迁群众后续发展提供支撑

一些地方按照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要求,结合苹果、马铃薯、竹子、天麻、花椒、特色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引导支持搬迁群众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和产业发展贷款资金入股,确保每个安置区至少有1项主导产业辐射带动脱贫发展,实现建档立卡搬迁群众产业全覆盖。如昭阳区农投公司、易迁公司与海升、国投中鲁等龙头企业合作,在北闸、永丰、苏家院等乡镇建设3个高标准现代苹果示范基地,重点覆盖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和产业发展贷款资金入股方式(前三年未进入盛果期前,入股资金每年发放6%的约定孳息;三年挂果丰产后,每年将纯收入的30%按入股比例分红),增加贫困群众收益。

2.4让渡部分住房面积入股分红,把搬迁群众变成股东

昭阳区采用“20+3.5+1+0.5”模式,将搬迁群众住宅面积控制在人均23.5m2(含公摊面积人均约3.5m2),剩余的1m2纳入配套商业设施,0.5m2纳入扶贫车间,通过集体组织进行包租和多样式分租以获取收益。同时,将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和产业发展贷款资金入股数据线厂、代工厂、纸箱厂等项目,在安置区建立“扶贫车间”,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解决群众就业问题。目前,北闸镇红路安置区附近的工业园区已成功引进广东立时电子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建设手机周边设备生产线和大数据中心,薪资1800元—3000元/月,优先满足红路安置区搬迁群众就业,可带动500户左右搬迁群众脱贫。镇雄县采用“20+5”模式,安置房建设面积按人均20m2设计,配套建设的商业用房按人均5m2设计,引导安置区搬迁群众成立业主管理委员会,对配套建设的商业用房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所得净收益按搬迁贫困人口进行分红,促进搬迁群众增收。

3.可能的风险

搬迁群众“身在城市、心在农村”,安置区管理服务不能满足需要,就业创业与公共服务等支撑保障要素可能遭遇不确定因素,这些风险亟需提前筹谋、周密应对

3.1搬迁群众身份转换不到位,“身在城市、心在农村”

3.1.1有无稳定生活来源成为搬迁群众最大的担忧

座谈群众普遍反映,进入城市后,吃、穿、住、医、教等方方面面都要花钱,生活成本很高,没有政策保障,温饱会出现问题。老年人、残疾人担心在农村领取的社保待遇进城后难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部分青壮年则表示,他们学历不高,缺乏技能,在城里不好找工作;有的认为,昭通城普工工资待遇每月1500元—2500元,工作时间长,他们不愿意干。

3.1.2搬迁群众旧习难改,短期内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调研组了解到,搬迁群众长期在农村生活,进城入镇以后难以适应城市生活。一是不会使用相关设施,电梯、抽水马桶、煤气灶等都需要工作人员手把手教;二是不爱护公物,小区里的座椅、垃圾箱等公共财物时有损坏;三是不讲卫生,家庭卫生做的差,在公共区域乱堆乱放、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四是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在楼道或阳台、窗台随意摆放危险物品;五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意识不强。基层干部普遍反映,这些问题会在新的安置群众中不同程度继续出现。

3.1.3搬迁群众想法多、诉求多、怨气多

近年新建或修缮住房且2018年新纳入搬迁范围的群众抵触情绪不小,他们主要担心经济负担过重;搬迁群众普遍对异地搬迁的个人出资等政策细节充满疑虑。此外,搬迁群众还有不少想法,个别群众带有怨气。有的要求迁出地老房子不能拆除,既是给自己留后路,也为将来回去种地居住;有的担心搬迁之后土地被当地政府收回;有的不愿意参与合作社或土地流转,想自己单干。部分扶贫搬迁群众和水电移民搬迁群众要求迁入地新房子所有的家俱设施和生活用品都要一应俱全,个别群众还要求连卫生间的入厕纸也要配齐;有的还提出,进城以后要有“铁饭碗”正式工作,太苦太累报酬低的工作不干等等。

3.2搬迁群众进城入镇后,基层管理单位亟需配足配强人手、提供专业化管理与服务

3.2.1基层管理人员人手不足,需要适时调配

安置社区的管理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搬迁安置是“人盯人、面对面”的管理服务工作,在安置过渡期,各种问题矛盾会比较多,需要大量的管理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与安置对象的比例大约1:150较为合适;群众入住稳定后,管理服务人员可适当减少。目前,全市263个城市社区,平均每个社区有工作人员9名。按此标准在安置区配备社区工作人员,难以适应易地搬迁安置工作,需要從乡镇、县市区部门抽调人员,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群策群力才能顺利圆满做好易地搬迁安置。

3.2.2基层工作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经过多年脱贫攻坚实践,尤其是近年“133”工作思路的实践,广大基层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与方法有极大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能力不足,与易地搬迁安置繁重的工作不相匹配。目前,全市社区工作人员35岁以下的仅占25.96%,高中以上学历的占53.1%,获得社会工作师资格仅有3人。一些基层负责同志反映,有相当一部分党政基层组织班子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观念陈旧、思路不清,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有的“熬年限”“等退休”,缺乏工作热情,提不出针对性举措。

3.3就业创业与公共服务等支撑保障要素可能遭遇不确定因素,亟需精准统筹、精细化设计并精准落实到位

3.3.1政策衔接不到位可能影响搬迁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按现行做法,昭通市易地搬迁有2年过渡期,期间搬迁群众“农村权益可保留,城镇权益可享受”;过渡期满,搬迁群众按“自愿迁移”原则办理户籍。此过程中,不少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基本生活,成为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城乡衔接问题。搬迁对象继续享受迁出地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农村养老保险等待遇,这些钱如何维持他们进城入镇后的基本生活?二是服务衔接。搬迁群众进城入镇后,看病就医如何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城乡医保和城乡医疗救助),子女就学如何就近安置,社区服务、水电燃(煤)气收费、物业管理等如何衔接,都关系到搬迁群众的基本生计。三是跨区域衔接。群众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如何跨县区衔接、如何尽快融入安置地城镇生活、如何减轻迁徙带来的心理压力等问题,都应予以关注。

3.3.2公共服务机构需要及早着手人员招聘,确保同步提供较高水平的服务

按目前各安置区的总体规划,全部完成易地搬迁需新建幼儿园、小学、中学合计2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合计16个(所),“两污”设施17个,以及大量的道路、公共活动场所等基础及配套设施,总投资约54.61亿元。根据当前进度,各安置区能如期建好各类设施,学校、医院等的设备采购也基本能够到位。真正要重视的是,学校、医院等机构的管理人员与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在短时间内配齐配强,不但要确保这些机构如期开门正常运转,而且要确保能够提供较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与医疗服务。

4.对策思考

坚持系统思谋、有备而搬,强化各项政策无缝衔接,重点抓好产业培育和就业创业,以党建统领安置区基层治理,方能有效解决搬迁群众“稳住难、发展难、融入难”问题

4.1坚持系统思谋、有备而搬,扎实细致做好易地搬迁的基础性前置性工作

4.1.1优化“决策—执行”一体运行的搬迁工作组织架构,完善细化搬迁制度方案

一是健全工作专班健全各县区易地搬迁工作指挥部,搭建好乡镇和村两级易地搬迁组织构架,保障搬迁工作有序开展。县、乡、村重点是细化落实云南省和昭通市关于易地搬迁的决策部署,将具体政策举措精准落实到搬迁对象的每一户每一人。整村搬迁或跨区域搬迁的,可提前物色能够在安置地胜任社区管理工作的人员,使其从迁出地开始工作。二是强化异地联动管理。进一步加强迁出地与安置地联合工作组力量,优化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前期准备、搬迁安置及其过渡期的各项工作。三是细化完善搬迁安置的具体政策方案。市易地搬迁工作指挥部下设的6个工作组,要积极牵头研究本小组所管辖的搬迁政策,梳理提出全市统一、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验的实施方案,避免各政策文件之间矛盾或脱节,确保群众搬迁前与搬迁后“政策不乱、待遇不减”。四是完善一户一策搬迁方案。在搬迁、拆旧和脱贫就业三个协议基础上,健全完善“需求(问题)—对策”一对一服务清单,逐户逐人摸清搬迁对象各项需求,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将信息反馈安置地相关工作机构。

4.1.2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做好充足准备有条不紊迎接搬迁群众

各工作机构要集中力量做好搬迁安置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一,做好房屋分配、社区生活设施、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前期工作,营造设施齐全、功能合理、干净整洁的崭新生活环境。其二,通过市内选派、借调、公开招聘等方式,坚持老中青结合,为迁入地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合理调配编制,配备管理人员与专业人才,确保各类公共服务机构按时保质正常运转。其三,完善就业服务前期工作,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城市商业综合体和扶贫车间、果蔬基地、马铃薯优质种薯扩繁基地、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交易中心等建设进度,研究餐饮、商铺、摊点等小微经济体的培育发展措施。其四,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建搬迁群众微信群、工作组入户等方式,做好搬迁政策宣传、答疑解惑等工作,排解群众的思想压力与后顾之忧。

4.2以保障基本生活为重点,强化各项政策无缝衔接,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市

4.2.1坚持民政兜底,确保搬迁群众温饱有保障

一是社会救助不变在搬迁安置过渡期内,搬迁群众的社会救助以及优抚、残疾和高龄等各类补助“渠道不变、待遇不变”。搬迁群众在享受原有各项社会保障基础上生活仍然有困难的,或者遭遇重大突发事件影响基本生活的,迁出地民政部门可给予临时救助,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过渡期满,迁入地民政部门视搬迁群众的家庭及经济状况,依法决定是否将其纳入本地城市低保或其他救助。二是酌情发放安家补助。可视具体情况积极争取上级临时救助资金,给予部分或全部搬迁贫困群众发放一次性安家补助资金,帮助他们在城镇安家落户。例如,贵州省2017年以来按每人1500元标准,共向131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移民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

4.2.2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好就学、就医与养老难题

首先,保障搬迁群众“学有所教”。坚持搬迁群众子女以迁入地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接受学前教育,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搬迁群众子女在迁入地参加中考、高考等考试,与迁入地城镇居民同城同待遇;建档立卡搬迁户在校学生继续享受“减、免、补、助、奖、贷”等资助政策。其次,保障搬迁群众“病有所医”。加快推进迁出地和遷入地的城乡医疗保险关系转接,实现贫困群众医疗保险费、医疗救助等四重保障政策“一站式、一单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有序引导群众参加迁入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档立卡户和低保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等人群参加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户籍所在地的县(区)财政会同上级财政全额补贴。再次,保障搬迁群众“老有所养”。坚持“过渡期内在迁出地、过渡期满在户籍地”原则,引导支持搬迁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加快完善迁出地和迁入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结转办法,确保基本养老保险不断档、不脱节、不漏人。脱贫攻坚期间,搬迁对象中的建档立卡户、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由户籍所在地财政为其缴纳最低标准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费。

4.2.3处理好户籍管理、城市生活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问题

第一,进一步优化户籍管理办法。过渡期内,迁入地免费为搬迁群众办理居住证明,使其享受城镇居民待遇。过渡期满,迁入地统一集中办理搬迁群众的户口迁移业务;迁入地公安机关负责为搬迁群众原籍的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等依法流转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第二,多层次教授搬迁群众城市生活技能。安置区要因地制宜教授搬迁群众卫生健康、家政服务、子女教育、人际交往、法律法规等常识,开展城市生活规则和社会公德教育,引导搬迁群众适应新环境,尽快实现对城市生活的身份和心理认同。

4.3以产业培育和就业创业为中心,助力搬迁群众“有事可做、有钱可赚”,为脱贫解困及后续发展提供稳定支撑

4.3.1最大限度盘活搬迁群众“三块地”,以固有资产收益保基本

其一,搬迁群众原有的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块地”承包关系保持不变,“权属不变、收益归己”。其二,搬迁群众继续享受种粮、退耕还林等各项惠农补贴。其三,迁出地要拿出切实可行、符合市场规律的有效办法,通过转让出租、规模化流转、入股分红、托管代耕等方式,最大限度盘活搬迁群众的“三块地”,确保“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群众变股东”,保障搬迁群众的财产权益,帮助他们稳定脱贫。

4.3.2切实做好就业安置,推动搬迁群众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变

要加快产业培育进度,确保每个安置区至少有1项主导产业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一是不断壮大6个百亿元产业,加快马铃薯、苹果、蔬菜和冷链仓储物流等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二三产业,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与经营体系,为搬迁群众提供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二是加快70万吨水电铝、高原特色绿色食品加工园、高投绿色建筑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持本地企业在适宜的搬迁安置区建立分支机构,以此吸纳搬迁群众中的劳动力。三是创新利用搬迁群众让渡的部分住房面积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通过集体包租和多样式分租,大力支持商业综合体发展,解决一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四是因地制宜发展餐饮、商贸、物流、医药、美容美发、教育培训、旅游文化、生活服务等业态,扩大搬迁群众的就业。五是物业管理公司定向招收一部分搬迁对象。六是进一步加大治安、卫生保洁、道路管护、生态护林、河道管护、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帮助搬迁劳动力就业。七是鼓励本地高速公路、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单位,以及市内企业招收一部分搬迁劳动力。

4.2.3强化职业教育培训,有序组织外出务工,大力支持自主创业

一要开展多层次职业培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培训输出、企业培训等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搬迁群众的劳动技能培训,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搬迁群众至少接受1次职业技能培训、掌握1项职业技能。二要推进有计划、有层次、有保障、有体面的劳动力转移就业。迁出地和迁入地共同利用好东西扶贫协作机制,成立劳务派遣公司或组织工作专班,组织引导包括搬迁群众在内的青壮年劳动力到广东就业;充分利用市和各县市区的驻外招商联络处,组织引导劳动力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等发达地区务工就业。三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搬迁群众自主创业。鼓励搬迁群众选择农副产品销售、便利商品等风险小、投资少的项目进行创业;积极探索小微企业创业的政策、项目与资金支持,为“想创业、善经营”的搬迁群众提供更高层次的创业就业平台。

4.4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为安置区群众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社会服务

4.4.1健全以党支部为统领的基层治理网络,实现搬迁群众管理服务全覆盖

一是各安置區联合工作组,要强化过渡期内驻居驻村指导,及时做好纠纷排查和矛盾化解工作,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确保安置区和谐稳定。二是及时建强安置区基层党组织,适时启动社区居委会选举,依法选优配强安置区居委会领导班子;落实搬迁群众对安置区群众事务的参与、表达、决策和监督等权利。三是在安置区成立综合服务中心,职能部门派员入驻,确保搬迁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办结搬迁安置及公共服务事项。建立24小时不间断的呼应机制,“随呼随到”排解搬迁群众生活难题。四是适时成立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的“娘家人”作用。五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将搬迁前属同村或同组的群众编入同一个居民小组;选配好居民小组和楼栋负责人,努力构建起“居委会—小组—楼栋”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好搬迁群众中德高望重的乡贤作用,引导群众实现好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升安置区群众自治水平。

4.4.2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满足搬迁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

首先,完善安置区超市、便利店、电商服务点、宽带网络、物业等便民设施,最大限度方便搬迁群众的生活服务。其次,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搬迁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再次,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传教育等主题活动,举办“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身边模范评选活动,推动形成爱国守法、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最后,加强文化场地、体育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根据群众喜好组建社区文艺队伍,活跃安置区文化氛围。有条件的安置区可开发运用社区服务APP,集搬迁家庭互动、社区居家生活服务和就业创业服务于一体,为搬迁群众提供手持“一站式”服务。

猜你喜欢
管理服务昭通自媒体
新时期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老干部群体特征研究及新型服务形式的探索
以人为本做好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
医院统计报表数据在医院管理服务中的常见问题研究
昨天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精准脱贫奔小康 克难攻坚谋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