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牛鼻子” 摆脱“牵鼻子”

2021-08-23 02:42
科学中国人 2021年17期
关键词:牛鼻子强国大会

“聚焦科技创新,描绘科技创新新蓝图”,是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对于我国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来说,此次大会既是“进军号”,更是“动员令”,在充分阐释高瞻远瞩的科技战略布局的同时,也为科技工作者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具体路径图和攻坚任务书。

谋划全局,进一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进步是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此次大会着重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演化趋势,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所谓高水平,即是拥有引领性和创造性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坚持自立自强,则是我国保证科技事业顺利发展、不受制于人的底气,是科技发展的根本;与此同时,现阶段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重视科技研究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涵盖核心技术产业的成熟及科研一体化建设的完善,是践行科技强国战略的必然道路,有助于我国在一些重要的创新领域掌握发展主动权。这一举措,可确保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技产业链,增强产业链的韧性,提升战略科技力量的基础。

全面发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目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等。为此,大会强调要在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方面狠下功夫,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大力探索,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并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在科技成果转化层面,此次大会强调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在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方面,国家要强化战略牵引,企业要有主动作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资金、技术、市场需求有机结合,盘活既有资源打造创新外部环境,打造科技企业完整培育链条,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重点企业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努力打造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深化体质改革,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向深水区迈进,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被逐步破除,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在此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所谓“减法”,即是“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并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打破资历、门槛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帮助创新企业及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近年来持续发出的为科研人员松绑赋能的政策收获了良好的效果,科技创新的广度显著拓宽,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增强,整个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逐步浓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潜能得以充分调动,建设全球人才高地的目标逐步实现。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以更深层次改革破解束缚创新的难点,疏解堵点,持续推进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举措,让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形成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强大科技支撑。

(资料来源于新华网)

猜你喜欢
牛鼻子强国大会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牵好“牛鼻子”
牵住交通运输行业脱碳化的“牛鼻子”
声讨大会
秦晋争霸
大会选举
漫说“牵牛鼻子”
图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