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年级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

2021-08-23 11:00廖月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4期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阅读素养阅读习惯

廖月媚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并且提出应当加强小学中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策略的研究,更好地促进小学中年级学生对语文整本书的阅读素养。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研经验,就“整本书阅读的含义”“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与意义”以及“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三方面来展开中年级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阅读习惯;阅读素养

近年来,在大力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阅读素养。阅读不但有助于学生培养兴趣、增长见闻、开拓视野,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而小学阶段恰恰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

可事实上,提有高学生阅读素养之路却受到重重阻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当代媒体和网络的全面普及和高速发展,使大多数学生无法静心阅读,往往在阅读时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完整阅读一本书将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二,学生无法获得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使阅读质量呈现浅显化。例如,中外名著,内涵丰富犹如地下宝藏,若缺乏正确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时难度较大,这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针对以上情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经过笔者的分析、讨论、归纳,本文将从“整本书阅读的含义”“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等三方面进行浅谈。

一、整本书阅读的含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小学阶段内,学生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若能真正专心地去读,就会培养到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它的书以及单篇短章。另外,李卫东在《浅析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和基本方法》中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整”既是对全本书脉络的全面把握,也是对全书内容的深度思考;“书”不仅仅是指单独的一本,也可以指相关的许多本;“阅读”是指多种方式的阅读过程,可以是略读、精读等。也就是说,整本书阅读是让学生以整本书为材料进行阅读,并通过教师组织的指导课、阅读课、分享课及讨论课等形式,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课程。学生的阅读素养是一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的能力素养,是养成终身、有效阅读的基础。

二、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整本书阅读俨然已成为了师生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形成正确阅读习惯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以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为目标的“接受式学习”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由于学生对本文则缺乏个性体验,无法自主内化。长此以往,不仅无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甚至让学生一见“阅读”便长吁短叹。而整本书阅读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多次强调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如,在全班共读《中国古代寓言》一书时,教师以“个性鲜明的人物”“富含寓意的动物世界”等为主题,让学生针对性阅读,多角度地探究书中人物形象,并在阅读分享会中畅所欲言,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有助于提高教师阅读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对文本进行准确解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只有对文本进行正确深入的解读,才能设计出好的教学过程,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类教参、网络课件等资源,设计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相对而言,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资源则少之又少,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自身必须阅读整本书、精读整本书,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以及写作背景;接着,教师必须换位思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尽可能揣摩学生在阅读中将遇到的问题,预设解答思路;最后,教师必须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教学素养,最终促进专业发展。

3.有助于整合语文学科多种素养,体现课程价值

语文学科教学被划分为字、词、句、段、篇等多个模块,由于阅读具备了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因此,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引导与点拨,让学生自读自悟出好词佳句的妙處,揣摩出作者布局谋篇的独特之处,于优秀作品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习惯,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书籍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是个性鲜明的个体。因此,在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初,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把握其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书籍的甄选。如,一、二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少,阅读能力有限,但这一时期的他们富于幻想,因此,整本书阅读可以以绘本为主,辅以浅显的儿童小说;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更关注故事情节。因此,教师可以推荐中国四大名著或《中国古代神话》《安徒生童话》等名著为主,同时辅如《十万个为什么》《海底十万里》等科普类书籍等。随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商议班级的阅读目标,安排整本书阅读的进度等,进而加深学生思想上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相信只要长期坚持,学生将逐步养成阅读习惯,教师也会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小学中年级阅读素养阅读习惯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创新理念快乐教学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