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红色故事精神,点亮童心向党之路

2021-08-23 11:00杨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4期
关键词:红色笔者精神

杨爱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过:“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日。回顾历史,红色故事里革命者那份令人动容的信仰,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時空,直抵心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旗帜鲜明听党话、跟党走,还要竭尽全力为学生们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点亮童心向党之路。

一、借红色故事精神春风化雨滋养学生的心田

1.尊重需求,搭建听红色故事的平台,播撒爱国爱党的种子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无问题的切入,无知识任务的学习,只是单纯地聆听其中的情节,听红色故事对于学生们来说尤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周末,笔者班的“红色故事大王”提前领了红色故事内容,充裕的时间保证了讲故事的效果。这些“故事大王”有的由学生们毛遂自荐,期待一展身手;有的是由学生推选产生的。每周四的班队会上课铃声一响,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竖起了耳朵,伸长脖子,等待中队长闪亮登场。“红色故事我来听”俨然成了最受欢迎的一节课。在那一声声稚嫩的声音中,在那一双双全神贯注的眼神里,加深了大家对红色革命事迹的认识。红色故事中革命者光辉形象、人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给学生们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他们今后人生道路的风向标,启明星。

2.想方设法,多渠道助力红色故事的开展,培育爱国爱党情怀

经验告诉笔者,不同的学习方式更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课堂上,笔者为学生们播放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重温一段段风雨兼程的革命历史故事;为学生们介绍一本本优秀的红色读本……课余时间,笔者让学生们与小伙伴分享搜集到的红色故事。讲红色故事已成为学生们津津乐道的事情。有的主动了解主人公的生平,尝试背诵红色故事相关的诗句。为了满足学生们学党史、讲红色故事的热衷,笔者在课室黑板报辟出“红色故事在心中”专栏,让学生们粘贴红色故事小标题,再适当配上插图。每周,大家都能欣赏到学生们学习红色故事的身影。如此一来,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好阵地,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到学习红色故事中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笔者鼓励学生们在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写心得体会,创编诗歌,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发展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前不久,笔者与学生们学习了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四单元内容,眼前一亮,本单元紧紧围绕“高尚品格”这一主题编写。毋庸置疑,这正是学红色故事的最佳时机。笔者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我手写我心”,全班选出九名“最佳红色故事小粉丝”,然后由笔者给他们颁发奖状,拍照片发班微信群。这时,学生们的那份荣耀感油然而生。“致敬我心中的英雄”“与现在的我对话”“与未来的我相遇”三个系列作文一一面世。学生聚焦红色故事,红色故事丰富他们的灵魂。他们用最朴实、最浪漫的书写方式书写浓浓的爱国爱党情怀,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奉献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思维火花的碰撞与交流,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扩大知识面,一举多得。

二、借红色故事精神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红色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革命精神,每一个红色故事中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非比寻常的美德精神,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思想情操,反映出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质和可贵精神,对学生的习惯形成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有人说,教育能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决定性格,而性格就是命运。可见,能让学生们日常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的教育不容怠慢。因此,爱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把文明规范内化为人的行为习惯。《毛主席在花山》让学生们感受毛主席平易近人、关心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人民情怀;《朱德的扁担》赞美了朱德以身作则,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格。在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春季,笔者带学生们到生物园撒下一粒粒种子,由大家轮流浇水打理;倡议家长让学生在家中种一样植物并让学生负责管理。这小小的举动,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劳动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心。三月是“雷锋月”,学生们在日记上表明学习雷锋,不仅要学习“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为人民服务”精神,还要学习雷锋螺丝钉般的精神刻苦钻研,遇到困难不放弃。学习雷锋精神成为一种习惯,增强了学生们力争上游的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毕竟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学校生活中,笔者关心学生们的一举一动,积极运用鲜活的身边小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班中的小汇每天放学后主动承担倒垃圾的任务,笔者在其他学生面前大声赞美他是班上的勤务员;小琴回校经常要通知爸妈送笔送水杯等物品,笔者让她反思:如果上战场忘记了带武器,能打胜仗吗?雯雯有挑食的不良习惯,笔者给她讲《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让她从老班长身上找到改正缺点的榜样示范作用……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小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会学习的具体表现,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学习红色故事,关键不仅是领悟故事的精神内涵,还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强化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让它成为能够检阅学生习惯养成的标杆。

三、借红色故事精神鼓励学生明确积极进取的方向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对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学习红色故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等红色精神发扬光大,以红色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力进取。

1.借红色故事精神点燃学生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与信念

情的激发在红色故事中是精神体验的催化剂,是连接读者的纽带。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如,讲述《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故事:工友被捕,亲友都劝父亲离开北京,他却一心想着为党做贡献,坚持留下来工作;尽管遭敌人严刑酷打,父亲面对亲人们时的态度依然是平和的,可见父亲视死如归,也说明他不想让家人们为他担心。此刻,教师要创设情境,达到处处抓着情,见真情,引领学生们注入情感的体验。另外,也要注重与学生情感交流的互动,确保在学习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只有动了情,才能让学生有感而发,从而使他们在情感的体验中成为与革命者并肩作战,同命运共呼吸的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重温这段血与火的历史,才能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进而弘扬时代的主旋律,点燃向党靠近的恬淡与从容之光。

猜你喜欢
红色笔者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老师,别走……
红色在哪里?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