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与桃花源

2021-08-23 03:21江怡菲
润·文摘 2021年7期
关键词:尼摩凡尔纳仆人

江怡菲

茫茫洪波,浩荡千里,明澈如镜,深邃无涯。怒时惊涛咆哮,卷天席地;静时轻风微漾,水鸟翔集。这是我心目中大海的样子。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用他独特的文字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构建出一个从未有过的、无与伦比的海底世界。在那里,有着奇伟瑰丽的珠宝,有缤纷绚烂的珊瑚,有流光溢彩的微生物,有各种颜色的植株和形态各异的游鱼。偶有阳光照射在海底的细沙上,光线如同通过三棱镜似的折射变形,变成一道道彩虹,贯通人与自然的梦。这里远离战火纷飞,远离功名利禄,俨然是凡尔纳为自己描画的世外桃源。

如果说南阳刘子骥为探寻那仙雾缭绕的桃花源而客死他乡,那么凡尔纳笔下的尼摩船长何尝不是为理想而奉献终身的斗士呢?他有着可以还清法国上百亿债务的财力,但他放弃了花花世界的繁华,独独钟情于未知的海洋,甚而寻得一片珊瑚墓地,以便自己和同伴百年之后可以长眠于海底。他觉得大海有着真正的生命,有脉搏,会痛苦,会怡然。当阿龙纳斯教授问起他时,他答:“是啊,我很爱大海,大海就是一切。”

正如陶渊明作《桃花源记》以寄托对理想的向往和对现世的不满,凡尔纳憎恨十九世纪末的欧洲。那时,殖民主义横行,大国之间纷争不断,暗流汹涌,丰亨豫大之下是资本的掠夺与侵略。出于对这支离破碎的世界的厌恶,他将自己的理想倾注于文字,《海底两万里》应运而生。

“尼摩”的拉丁文意为“不存在的人”。凡尔纳写尼摩船长的厌世逃避,其实是写自己的无助与失望;他写尼摩船长对海洋的痴迷狂热,其实是写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渴望;他写《海底两万里》,其实是为自己虚构了一个浪漫的英雄主義世界。

不光尼摩,阿龙纳斯教授对仆人的关照也同样令人动容。作为一个社会地位很高的教授,却在临行前询问仆人是否愿意与之同行,与当时随意作践仆人的社会风气背道而驰。

凡尔纳借尼摩船长之口说过:“人只有在海洋里才是独立的,在这里,我不听命于任何人,在这里,我是自由的。”时至今日,人类终于制造出了小说中的鹦鹉螺号,依然在探索着大海的无穷奥秘,依然在为拥有自由而不懈努力着。

世界上真有桃花源吗?我想是有的,它存在于凡尔纳、陶渊明的笔下,也存在于每个拥有理想的人的心中。

(指导教师:赵玉娥)

猜你喜欢
尼摩凡尔纳仆人
给约翰·克鲁斯的一封信
暴风吹响自由的钟声
奇异的海底夏令营
海底危机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FUNNY STORIES
有能耐的人
凡尔纳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