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串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21-08-23 09:50苏烈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问题串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苏烈

【摘要】本文论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问题串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提出设计目标性问题串、设置启发性问题串、运用层次性问题串、利用并列式问题串、采用辐射式问题串、使用开放性问题串等教学建议,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习得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问题串 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128-02

问题串指的是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一系列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一起思考、讨论、分析与研究,使其在问题导向下拥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让他们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最终通过问题的处理收获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串进行提问,不仅能够让数学课堂更高效,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设计目标性问题串,明确学习方向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整个教学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的教学计划与教学行为均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具体到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来说,教师运用问题串时,首先要具有目标性,不能随心所欲地提问,而应该把整体教学目标拆解成多个小目标,通过问题将这些小目标串联起来,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使其在目标导向下认真学习。

在进行“有理数”教学时,教师事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区分有理数,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照要求分类;了解分类在有理数中的作用;知道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初步认识集合,等等。课堂上,教师先提出“大家在小学都学习过哪些数”的问题,要求学生獨立思考,动手写出名称,并举例。小组汇总后展示,如整数:0,1,2,3;分数(小数):[12],[13],2.5,4.2等,并告知他们自然数是整数,小数都能化成分数。接着,教师提问:“由于负数的加入,现在的整数指哪些数?分数又指哪些数?在初中阶段你们又会学到哪些数?”学生举例说明,如整数:-1,-2,-3;分数:-[12],-[15],-0.2,-3.8等。此时教师追问:“如何对以上各种类型的数进行分类?”进而组织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分类。

如此,教师始终围绕整体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串,引领学生通过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完成一个又一个小目标,帮助其找到明确的学习方向,由小目标过渡至中目标,最后实现最终目标。

二、设置启发性问题串,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数学属于一门集思维性、抽象性与逻辑性于一体的学科,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相比,难度、深度与广度均有所增加,不仅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这一时期也是发散他们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为了使运用问题串教学让初中数学课堂更高效,教师可设置启发性的问题串,深刻意识到“启”与“引”的作用,借助启发性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层次发展,使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理解与掌握知识,让他们摆脱死记硬背的困扰。

例如,在“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中,教师先利用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然后提出问题:“如何比较三角形三条边的大小?”带领学生回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即度量法和叠合法,引导他们归纳讨论结果,并用圆规演示比较三条边长短的方法,使其顺利得出结论,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做好铺垫,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接着,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怎么比较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大小?”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比较方法,得出结论:可用量角器先量出角的度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然后启发他们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将这三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随后教师继续提出启发性问题:“如何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归纳比较方法和结果,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角的大小比较过程,使其获得直观感知,收获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特征设置启发性问题串,引导学生向深处思考,使其了解和掌握运用类比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进而深刻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巧用层次性问题串,确保学生动力不减

从问题串的定义视角来看,问题串就是将一系列和教学目标密切相连的问题“串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串”,再采用提问与回答的方式展开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前后之间均有着一定的联系,前者通常是后者的铺垫与基础,后者则往往是前者的持续与延伸,教师可基于数学知识的延续性特征运用层次性问题串,由旧及新、由浅及深地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确保他们的学习热情始终不降温,使其体会引人入胜的感觉。

以“整式的加减”教学为例,教师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什么叫单项式与多项式?”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接着创设“青藏铁路上,在格尔木到拉萨有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20千米/小时”的情境,引出问题:“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的1.2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t小时,那么怎样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总长?”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下,引导学生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接着,教师出示式子100t+252t,提升问题层次:“该式子能化简吗?依据是什么?”引领学生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探究其中的道理。教师继续列出式子100t-252t,3x2+2x2,3ab2-4ab2,进一步提升问题层次:“上面三个多项式由哪些单项式组成?每个多项式中的单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引他们计算出答案-152t,5x2,-ab2。

这样利用层次性问题串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求知心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无限激情,通过观察多项式中各项的特点,得出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四、应用并列式问题串,发展学生横向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层次性问题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使其由表层逐渐向深层递进。不过这样的提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可用并列式问题串做补充,发展学生的横向数学思维,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具体而言,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所授内容巧妙设置一系列平行问题,组成一个并列式问题串,在难易程度与主次上没有明显区别,有着同等重要的功能与作用,进一步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与互动,改善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平行线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先抛出一个实际问题:“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一样,第一次拐弯的角是120°,那么第二次拐弯的角是多少?”学生交流与讨论后发现需要研究有关平行线的知识,使其反向思考,即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由此揭示新课主题。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画出经典的“三线八角”图,并设置问题:“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位角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展开猜测并证明,让他们得出平行线的基本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之后,教师提出并列式问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引领学生运用“几何法”求证,组织他们归纳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上述案例,教师从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出发设置并列式问题串,引领学生横向思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五、采用辐射式问题串,推动学生全面思考

辐射式问题串是指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向外辐射,引出众多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通过应用问题串让课堂更加高效,教师可精心设计辐射式问题串,先确定一個核心知识,通常是一节课中的难点、重点或疑点,再以此为中心向不同方向设置问题,最终形成一个辐射式的网状问题串,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与视角展开思考与讨论,使其更加全面地研究数学问题,从而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帮助他们更好地内化与吸收数学知识,突破疑难点。

例如,在开展“垂线”教学时,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就是“垂线”,教师可以此为中心采用辐射式问题串,先结合课本知识提问:“两条相交直线在什么情况下具有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举例说明)你会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经过已知直线上一点或直线外一点你会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能得到什么结论?能举出生活中的应用吗?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什么?其与两点间的距离有什么异同?”带领学生结合旧知识及个人认知自由作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之后,教师出示相交线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α是如何变化的?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此时,a、b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在学生认真思索与探讨后,师生共同给出垂直的定义。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精心设计辐射式的问题串,引领学生全方位思考与讨论,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想象、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帮助他们全面、透彻地理解垂线的概念。

六、使用开放式问题串,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常用方法与常规环节,不过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少问题以封闭形式出现,即问题的条件确定、结论明确,虽然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但他们的空间思维因受到限制,很难向高阶方向进化。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围绕课本知识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素材,灵活设计一系列开放性的条件或结论,建立开放性问题串,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

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中,教师先要求学生出示课前按照要求剪好的三角形,利用三角形模板验证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的同时,让他们回答裁剪方法的理论依据,借此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接着,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如何判断三角形相似呢?目前你掌握的方法有哪些?(提示:判定两三角形相似时,定义的条件过多,预备定理的使用要求具有局限性,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判定方法?)”指引学生根据知识基础与认知水平讨论与回答,鼓励他们畅所欲言,从而对新课充满探究欲望。之后,教师设疑:“你们认为可以从哪着手研究?”引导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猜想,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组织学生尝试证明本命题,帮助他们掌握本节课的几个公理。

基于上述案例,教师使用开放式的问题串,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进一步发散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学会运用类比的方法猜想和证明命题,增强用化归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问题串构建高效课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教师仍然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根据数学知识的特征及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灵活设计和运用问题串,使其在课堂上始终动力不减,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苏 烈(1975— ),男,汉族,广西玉林人,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玉州区仁厚初级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数学教育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问题串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精心设计问题串 提高复习有效性
以问题串为主线、以概念图为依托的课堂教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精心设计“问题串”,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