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游戏在中低段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2021-08-23 12:23郑频颖
考试周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趣味游戏数学课堂小学

郑频颖

摘 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才能够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但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忽视了学生逻辑思维培育的重要性,教师仅仅注重知识传授,未能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强趣味游戏在中低段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各类趣味游戏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

氛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趣味游戏;小学;中低段;数学课堂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虽然看起来较为简单,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限制,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他们对于许多数学知识存在模糊的认知,缺乏与现实的直接联系,无法高效展开数学学习。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优化,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还加强了对学生主体的关注度,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较为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因而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很难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合理加强对趣味游戏的应用,从而为小学生营造全新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可以自主展开学习,打造多样化趣味教学课堂。

一、 趣味游戏在中低段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方向

(一)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兴趣展开游戏教学

趣味游戏在中低段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应当做到尊重学生,围绕学生兴趣,创设不同的游戏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许多小学数学教师虽然创新了教学模式,加强了对游戏教学的应用,但他们仅仅是围绕知识传授展开的一些简单活动,如课堂提问、做题比赛等。这类活动本身不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就难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发挥趣味游戏在中低段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数学教师应当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去创设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尽可能提高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确保游戏趣味性的同时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观察学生,并与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课下活动内容,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展开游戏内容创设,让学生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

(二)结合教材内容引入游戏,保障知识的有效传授

虽然游戏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游戏,但它的目的在于教学。因而,教师有必要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引入游戏,从而保障数学知识的有效传授。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开展的基本载体,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应当加强对数学教材的重视度,并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接着,以此为根据,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并引入相关的游戏,使得小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得小学生能够自主展开数学学习与实践。另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确保所选择的游戏较为简单有趣,不可以选择过于复杂的游戏,否则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导致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在实际的游戏主题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小学生的实际参与兴趣,合理选择数学游戏主题,确保游戏主题能得到小学生的喜欢。比如,在学习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时候,教师便可以结合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带领学生展开相关游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拿出许多大小不一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自行拼凑,要求学生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完成教材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丰富游戏形式,拓展数学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事物有着相当大的好奇心,他们对于游戏也不例外。因而,在为小学生引入数学游戏活动的时候,应当逐步丰富游戏形式,不可以局限于一两种游戏内容,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游戏参与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学主题,不断丰富游戏内容,将一些新鲜的元素添加到数学游戏当中,从而确保小学生能够保持对数学游戏的参与兴趣。在丰富游戏形式的时候,教师一方面应当合理设计游戏,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多样化的游戏主题,并在课堂上加以实施。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从而吸引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使得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对相关的数学知识产生探索兴趣。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这游戏的过程中,就是可以向小学生提出问题:现在还剩下几只小鸡,被老鹰抓走了几只?这些问题的提出,将引导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思考。在游戏进行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小鸡”设置复活机制,每隔两分钟复活一只小鸡,然后再进行提问,小学生在这时候不仅需要运用到减法,还需要运用加法,这可以极大锻炼了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二、 趣味游戏在中低段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一)把控游戏流程,做到游戏与教学相结合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身的控制能力有所不足,经常在课堂上出现精力不集中的现象,从而跟不上教师讲学进度,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难以达到。面对这样的状况,在将游戏教学应用到中低段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时候,教师应当合理把控游戏过程,做好每个环节的科学设计,使得所有数学知识都能够与数学游戏环节相互结合,从而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通过这样的实践方法,能够营造全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使得小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课堂,愿意主动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做到游戏教学相平衡,教师一旦发现活动的游戏性过强,且不具备学习性特征,那么应当及时作出调整,控制游戏活动进程,以发挥游戏的教学功能。如果教师发现一些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强,注意力也不集中,不能够有效参与游戏活动,也应当对他们进行提醒,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但应当注意的是,教师所采取的提醒方式不应该过于严肃,而要采取激励或者引导的方式,避免小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这样不仅会影响游戏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得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严重下降。

比如,在学习“位置”的时候,教师便可以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引入“你在我哪边”游戏,并注重对整个游戏过程的合理把控。首先,教师应当对小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以各自组内的一个小学生为中心点,其他组员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以中心同学为参照,

猜你喜欢
趣味游戏数学课堂小学
小学低年级游戏教学方法之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