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秀的芳华

2021-08-24 04:31肖鑫睿
廉政瞭望 2021年14期
关键词:黄文秀百色市家乡

文本刊全媒体见习记者 肖鑫睿

百色市位于广西最西部,与云南省接壤。

1989年4月18日,黄文秀出生在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她从这个穷山沟里走了出来,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却又毅然决然地走了回去,考取百色市选调生,到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不幸的是,2019年,黄文秀在工作返程途中,遭遇突发的山洪罹难,生命停留在了30岁的芳华。

今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百坭村发生了巨大变化。黄文秀被授予“七一勋章”,是29名获得者中最年轻的。如果可以,我想把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告诉她。

人生无处不青山

记者:你考进了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也拿到了国家电网的工作机会。你的导师说以你的能力,留京和出国都没问题,为什么你要坚决回到家乡呢?

黄文秀:我家里并不富裕。我上高中的时候靠着国家给的教育扶贫资助才顺利毕业,研究生期间也得到了国家的帮扶。我还有哥哥姐姐,他们一直在背后支持我,让我能够完成学业。我的运气很好,但是在我的家乡,比我家庭条件更差的人还有许多。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很多孩子早早出身社会开始上班。像这样循环往复,百色是永远发展不起来的。

我的家乡实在是太穷了,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是总要有人回来。我的老师一直劝我继续深造,她说只有学得更多,才能更好地建设家乡,但是我觉得不能再等了。

2015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这是多好的机会啊。我的目标很明确,一定要回到家乡,给家乡做贡献。我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这是我的人生信条。

在我读研究生期间,曾经在北师大就业中心担任学生助理。我问过很多同学:“基层很需要人才,有没有考虑过回家乡?”有的人不愿意,但很多人也会开始思考这个选择。2016年的时候,我带着同学陈丽美去参加广西定向选调生的宣讲,并且一起考上了。她后来从事住房保障工作,我经常跟她讨论工作上的问题。

黄文秀生前照片。

记者:你作为一个高材生回到农村,有没有受到质疑呢?

黄文秀:其实在我之后,还有不少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选择回到家乡工作。特别是我的同乡,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的黄世芳在2017年回到家乡,来到百色市德保县城关镇党建办工作,协助开展扶贫攻坚工作。这更加坚定了我留在家乡干事创业的决心。

我刚到村里的时候,去走访贫困户,别人把大门一关不让我进,说我就是来镀金的,干不了什么事,我可委屈了。后来我想啊,一个陌生人,拿着笔记本问你收入情况,谁都会有警惕心的,我应该先跟他们熟络起来。

我曾经看过一个大学生去做村官的报道,里面说到他为了跟乡亲拉近距离,每次都把外衣反穿,把花花绿绿的那一面藏在里面。我就向他学习,到了村子之后我很少再穿裙子,还学了村子里的方言,有空的时候去帮他们做做农活,乡亲们就愿意亲近了。

路修远以多艰兮

记者:你刚到百坭村的时候,村里是什么面貌?

黄文秀:我刚到的时候,村里关于贫困户的数据已经是一年之前的了。为了更好更精准地帮助乡亲们脱贫,我抓紧时间在村里挨家挨户走访,最后统计出来一共有195户贫困户。我还在日记本里画下了村里人家的分布图,这样能更快地找到他们。

有一天我在走访回去的路上,看到一个骑着摩托的老人摔进了坑里。后来我经常去县里,申请拨款修路,给道路做硬化亮化。资金项目没落实,我就时不时跑去催。后来路修好了,晚上走夜路就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而且以后村子里其他农产品也可以通过这些路运出去。

一些人“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这是最棘手的。我必须一边做思想工作,一边带头把事先干起来,让村民们看到实惠。

记者:你在百坭村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村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黄文秀:百坭村的主要产业有油茶、杉木、烟叶、生猪养殖和砂糖橘,分布在五个屯。由于种植技术落后、管理方法不当等原因,农作物产量十分低下。我们决定依托原来的砂糖橘园区建一个产业园,最后结果算是比较成功,砂糖橘的产量一年提高了八倍。

橘子采摘的那段时间,我也去园里帮忙。正巧那年直播带货火爆了,我们就尝试去开发电商途径,通过网络来销售我们的产品,效果很好,好几个种植户收入超过了十万元。后来他们靠着这笔收入翻新了房子,看着整整齐齐的,特别亮堂。

记者:你生前最盼望为百坭村的孩子建一所幼儿园,现在幼儿园已经落成,今年就将迎来第一批学生了。

黄文秀:太好了。幼儿园的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以前百坭村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小学,孩子们要上学都得走很远的路,到隔壁村的谐里小学去,很多孩子因为这个原因不想去学校。等这个幼儿园开学了,不仅百坭村,周围几个村的孩子们都可以来这上学。

莫愁前路无知己

记者: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1800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你这么年轻就走了,大家都为你感到惋惜,你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黄文秀:这些牺牲的干部中,有比我还年轻的。2018年,江西修水县的吴应谱和妻子樊贞子遇难时分别只有28岁、23岁,我也为他们感到惋惜。但我相信他们没有后悔选择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斗,我也一样。我看到自己的家乡在一天天地变美,乡亲们脸上有幸福的笑容,心里是很满足的。

广西百色,山青水秀的百坭村。

扶贫工作就是一代接着一代干。我走之后,一定还会有人来接棒,继续走完脱贫攻坚的“长征路”。

记者:是的,你走之后,百色市委宣传部新闻办主任、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党委副书记、扶贫工作分队分队长杨杰兴担任百坭村第一书记。他带领的工作队中,有一名新队员是毕业于兰州大学29岁的谭天社。2016年大学毕业后,他被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录取,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乐业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的到来给百坭村注入了新鲜血液,后来带领全村脱贫了。贫困户梁祥胆就在当年脱贫之列,他还获得了一个新称号“鸭司令”。你虽然走了,但很多人受到你的精神鼓舞,不仅自己脱贫,还带领别人一起脱贫。

黄文秀:听到这个消息,我太激动了。如果能带给大家这样的精神鼓励,我也就不留遗憾了。

记者:近年来,中央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近日,人社部会同中组部、教育部等部门发布通知,决定于2021年至2025年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每年选派3.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你想对这些年轻人说些什么?

黄文秀: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不同,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如今,大学生“村官”当选人大代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充分说明“村官”这个群体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肯定,基层也能成就人生梦想。

现在正是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目标不同、任务不同,更需要有知识、懂技术、善于创新的人才。现在的年轻人有新思想、新方法,到了基层,既能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又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处理矛盾,能够实现乡村振兴事业与人才锻炼的“双赢”。

时代赋予的使命正落在每个年轻人的肩上,我相信基层这个广阔的舞台一定欢迎你们,也一定不会辜负你们。(本文根据黄文秀生前的采访、日记等资料整理写成,对话场景为虚构)

猜你喜欢
黄文秀百色市家乡
黄文秀:返乡扶贫 奉献青春
百色市2012-2019年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状况评估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缅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Applying emotion factors in English teaching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到广西百色市调研
夏天的家乡
进一步推进百色市农村公路养护发展的思考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