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权力如何监督?大家“有事好商量”呗

2021-08-24 04:29许然
廉政瞭望 2021年14期
关键词:市中区商量乐山

│文 本刊全媒体记者 许然

楠园村年轻党员正在使用“有事好商量”小程序查看表决通知。

6月29日,天气炎热。下午两点,一场基层党员表决大会在乐山市中区苏稽镇楠园村举行。与往常不同,40多岁的女党员颜丽曼被“挡”在了门外。楠园村党支部副书记陈燕琼掏出一张印有二维码的A4纸,让她扫码注册。

“现在开个会都要线上签到啦?”颜丽曼感到疑惑。

“这可不是签到,也不是搞形式。我们今天要试运行这个线上表决小程序。”陈燕琼边说边翻出了颜丽曼的账号和初始登录密码,让其登录后修改密码。之后,又教她如何进行线上表决。

只用了两分钟,颜丽曼就注册成功,进入到后台。后台包括“通知”“表决”“公开”等三个板块。此时,前来开会的人渐渐多了,大伙儿一块跟着学,都认为“这东西还挺实用”。

线上表决初试水

楠园村试运行的这个小程序,叫“有事好商量”,是一款关于村级议事决策的线上小程序。

试运行中,楠园村率先上线了首个表决内容,内容涉及到乐山师范学院的征地拆迁项目。在村委会的电脑端上,管理员陈燕琼点开了“有事好商量”系统后台。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该后台分为“工作台”“表决管理”“统计分析”“消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等多个板块。在“人员信息管理”栏,能看到村民的身份类别和具体信息。

陈燕琼介绍,身份类别是系统对村民的分类,包括村党组织成员、“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村民。不同的身份类别,村民在手机端上看到的会议表决环节不同。

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四议两公开”的要求,凡是农村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都要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对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需要经过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然后进行决议的公开、实施结果的公开。

负责该小程序后台管理的市中区委组织部干事吴金蔓表示,“有事好商量”的决议程序就是按照“四议”的要求来设置。“‘有事好商量’将需经过村民大会、党员大会表决的事项提前3天在系统发出通知,保障了外出务工农民、流动党员表决权和知情权,使村民参与率提高到80%以上。”

6月下旬,乐山师范学院的征地拆迁项目上线后,村党组织、村“两委”成员已经在线上进行了表决。6月29日当天下午召开的党员大会,则是党员对该项目进行审议。所以该村党员的手机端上能看到这个项目。

楠园村支部书记严崇伦回忆,试运行当天,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可能是第一次在线上表决嘛,感觉很新鲜。”

但现场也出现了一些状况。由于没有智能手机,一些老党员只能“干瞪眼”。另外在操作中,由于后台故障,部分用户没有接收到短信验证码。为确保由本人操作,系统在每次表决前,都会向用户发送短信验证码,进行核验。

这下怎么办?严崇伦想到了“线上+线下”的办法。未在线上完成表决的这部分党员就在现场进行举手表决,由陈燕琼拍照后,上传至后台审核。

“在试运行阶段,我们主要是找问题,继续完善好‘有事好商量’平台。”市中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余江说。

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有事好商量”是如何出炉的?这还得从今年3月说起。乐山市中区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完成,124个村选举产生“一肩挑”书记122名,比例达98%以上。当时正值四川省委深改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的实施方案》。

上述方案明确,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重点,在全省开展15个“微改革”试点项目,并在全省推广试点经验。其中,健全“一肩挑”村干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是乐山市中区承担的试点项目。

为健全上述制度,市中区前往9个镇进行全覆盖调研,对两项改革和换届工作后村级班子运行、村干部队伍、干群融合等情况详细摸排,在12个村试点开展“三张清单”机制建设,运行“有事好商量”小程序。

“三张清单”具体指《村级党组织责任清单》《村级事务运行清单》《村级便民服务清单》。党组织责任清单,让87项基层党组织规范运行的要求一目了然;事务运行清单,明确了村干部的责任、履职标准;便民服务清单,指导村民如何办理各项事务。“三张清单”界定了“一肩挑”干部权力边界。

该区委组织部相关人员介绍,为明确村干部履职标准,全区各村制定的《村级事务运行清单》列出了三资管理、工程项目、集体经济等“三重一大”事项,公示办理流程、受理主体、决策流程等关键程序。去年以来,村均审议重大决策70余项。

“农村信访多数源于用权不规范、公开不到位。”余江表示,推行“三张清单”,就是要把小微权力装进制度笼子,做到一切权力入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根据《村级事务运行清单》中对公开“三重一大”事项的要求,“有事好商量”会发布相应的事项内容,让相关村民进行表决。

今年5月,乐山市中区健全“一肩挑”村干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改革省级试点现场启动仪式暨“有事好商量”微信程序系统培训会召开。“目前‘有事好商量’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后台录入了12个村的村民信息,共计2.2万余条。”吴金蔓说。

“看似我们只是通过这个平台,把表决的程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但背后的意义并不止于此。”余江说,如果村干部不提前上门把工作做通,线上表决时,议题就不一定能通过,“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倒逼村干部主动上门,履职尽责”。

与大多数位于城乡接合部的乡村一样,楠园村涉及的征地拆迁项目较多。近几年,奥体中心、苏棉大道、乐山师范学院搬迁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楠园村。

被征地的村民,社保怎么来买?“大家都想拿到社保名额,其中涉及的利益关系很复杂。只要一两户出了问题,今后可能会造成更多问题。”严崇伦说,涉及这类重大利益的,村干部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最终才能在线上表决时达到100%的通过率。

从被动到主动的嬗变

曾几何时,个别村在涉及重大支出、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等需要经过“四议两公开”的事务时,一些村干部在线下开会时往往“一句话带过”,语焉不详,甚至故意为之。党员、村民代表在表决时,因怕被村干部针对,只好习惯性地举手同意。

在前几年的党建督查中,组织部门发现,原关庙乡建国村党务、村务记录本上,需要村民签字的地方由村干部代签,直接屏蔽了村民真实意志的表达。

“现在有了线上表决平台,谁也不敢再这样操作了。”苏稽镇党委副书记康迪说,在这个平台上,村民的表决只能由自己操作。“原来有些村干部做不下来村民的工作,在表决时就找他人代签,现在不敢了。”

将表决程序搬到线上后,要求村干部在处理这类事务时更加严谨。“这需要主动走村入户,与他们夜谈。倾听群众的意见,不断完善资金分配方案。方案完善后,及时通过‘有事好商量’程序第一时间推送到村民手机上。”康迪说。

在达到表决条件后,村干部便可以在平台上直接发起表决,设定表决期限。相关村民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表决。

“对我们来说,这既是监督也是保护。一方面,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村集体事务中,可以减少一些村民因为信息不畅对我们造成的误会。另一方面,这也节省我们的时间。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挨家挨户地找村民签字,或是找场地让大家到现场表决。”严崇伦说。

有了“有事好商量”后,以前很少参会的年轻党员,也变得主动起来。34岁的陈建刚是该村的一名无职党员。以前,村党支部召集党员开会,城里上班的他总是无暇顾忌,“还不如忙自己的事呢”。

6月29日的党员大会当天,陈建刚在线上表决完后,感慨地说:“现在参与表决的渠道更便捷,提的意见也更受重视了。参与民主决策,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走过场’。”

有专家认为,围绕财和人两个关键,该区率先在全省开发的“有事好商量”议事决策信息交互系统,让村民更便捷高效地参与到村务决议、村务监督中。这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履职水平,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完善。

在乐山市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看来,要从过去原始化的手段走向技术化的手段,中间还有个转换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要培养村民进行线上表决、意见表达的习惯。“‘有事好商量’要在全区推开,发挥作用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要时间。”

据介绍,此项改革将于今年底在乐山市中区124个行政村全部铺开,该区还将持续跟踪督导、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强化“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身份监管,建立起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展机制。

猜你喜欢
市中区商量乐山
商量
和人商量办法多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你会和别人商量吗?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学会商量
意料之外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洁宣教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以乐山市中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