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组壶“叠秀提梁”的和谐设计和文化寓意 *

2021-08-26 01:10朱水芬
陶瓷 2021年7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艺术作品

朱水芬

(宜兴市丁蜀镇泓一阁陶瓷经营部 江苏 宜兴 214221)

前言

宜兴,自古以来就有着“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美誉,在6000多年以前,陶器的制作已经在这里诞生,逐渐形成了以均陶、彩陶、精陶、青瓷和紫砂为代表的艺术形式,深刻的影响着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特别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变迁以后,紫砂器成为了宜兴最负盛名的代表和名片,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不断的深入到我们的千家万户。紫砂泥料独特的透气性和可塑性,带给我们非常好的饮茶体验,同时又融合了书法、绘画和篆刻等等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一门综合性的文化。

在宜兴紫砂艺人的辛勤耕耘之下,紫砂艺术的发展从过去的实用器逐渐的向赏玩性转变,其中寄托着紫砂艺人对于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思想的呈现,折射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更加的能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2005年年底,传统的紫砂陶制作技艺如期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既是对于我们传统艺术的支持,更是对于紫砂艺人付出的汇报,紫砂产业成为了宜兴支柱产业之一,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一代一代的紫砂艺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促进了紫砂事业更大的发展。

1 “叠秀提梁套壶”介绍

这组紫砂作品“叠秀提梁套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莲花花蕾绽放的形态抽象而来,结合了提梁的设计,一壶二杯既不繁复,又非常实用,让我们能够体会到紫砂雅器最为直观的视觉体验。关于花卉形态题材的紫砂壶,历史上也非常的多,特别是紫砂花器的设计与制作,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壶壶身作为花瓣的形态环绕而成,五个花瓣交叠构成一朵半开的花,相拥而上正努力绽放开来,花瓣的线条流畅,舒展自如,静中寓动,仿佛正在随风微微拂动,富有自然生态之美。壶嘴弯流婉约,出水爽利,壶盖嵌入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形态如同花蕊一般,采用不同颜色的泥料点缀出来,提梁的设计非常飘逸灵动,如同丝带一般横跨两端,形成了虚实结合的空间形态,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之感,象征着生命的诞生和延续。两个小杯的设计延续了一样的风格特征,和壶身一脉相承的,同样用叶子包裹起来,非常的隽永和谐,实用功能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我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希望通过花卉的形态,把我们喜闻乐见的题材经过全新的演绎之后,更好的展示出其中的和谐设计和文化的内涵,从整体上来看这组紫砂作品“叠秀提梁”,组合的形式虽然更费功力和时间,但是更加的和谐融洽,把层叠的花瓣捏塑的非常自然,富有生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扩张力,更赋予了紫砂艺术鲜活的生命力,同时把作者高超的紫砂技艺和对于花器的理解准确的阐释出来,令人观之啧啧称赞。

这样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在茶座之上冲泡茶叶使用,还是陈列起来供朋友们把玩欣赏,都是很好的珍品,可以让我们更好理解了紫砂艺术的真谛和对于生活的影响,从而从其中得到更多的灵感启发和感悟(见图1)。

图1 叠秀提梁套壶

在紫砂的造型艺术之中,花器作为一门重要的器型类别,从紫砂的发端开始就初见端倪,明代仕人吴颐山在宜兴金沙寺内读书的时候,他的小书童利用休息时间,在寺内僧人的指点之下,根据寺内千年银杏树的树瘿形态,设计制作而成“树瘿壶”,上面的肌理形态不仅仅和树瘿惟妙惟肖,更是把岁月的沧桑之感和我们对于时间的感悟充分地展示出来,仿生就成为了一种基本的紫砂创作手法,在后来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之中不断地完善,让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这种类型的艺术作品。

以花作为我们紫砂创作的灵感并不鲜见,从菊花、菱花、莲花等等都是从展示其中的筋纹工艺闻名于世,但是这件艺术作品独辟蹊径,主要是描绘了花朵层叠的效果,环环相扣,丝丝入厘,把花朵绽放的勃勃生机和带给我们的无穷惊喜展示出来,主要凸显出来一种令人愉悦的视觉冲击力和心旷神怡的大自然美感。

我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绿色生活的向往特别的明显,尤其是在今天繁忙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之中,需要一定的调节和放松来让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得到休憩,饮茶就成为了一种禅茶一味的生活方式,非常适合紫砂壶的发挥,从不同的造型之中能够读懂不同的文化内涵。花儿的含苞待放,其实代表的是一种希望和新生的感觉,也正是紫砂艺术之所以能够传递给我们最多感受的元素之所在,这组紫砂艺术作品“叠秀提梁”恰恰就是把我们最为熟悉的花卉元素和提梁结合起来,经过抽象的演绎之后,更加的具有艺术的气息。而在文化的层次方面,则让我们从中能够联想到古人吟诵而出的“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的感慨,从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们对于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其中喷涌而出的无穷生机和带给我们更多的文化体验,则是紫砂艺术最为根本的魅力之所在。

2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艺消失殆尽。紫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大力的传承和有效的保护。我们对于紫砂的热爱,也是从茶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开来,“时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人雅器存在,慢慢的它的实用价值在使用的过程之中逐渐的降低,而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则是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的年轻一代的紫砂艺人参与到行业之中来,也让紫砂技艺薪火相传,能够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紫砂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艺术作品
无相
宜兴釉陶
刘少白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