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TK1、CEA、CA19-9检测在老年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2021-08-26 08:51胡先林吴凡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病理

胡先林,吴凡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普外科,南京 江苏 210006)

胃癌作为老年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适症状,晚期时通常会出现疼痛、呕吐、呕血和黑便等,还可能出现肿块、上腹压痛、脾肿大和黄疸等体征[1-2]。由于大部分胃癌患者平均生存期较短,死亡率较高,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3]。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临床通常以胃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胃癌的金标准[4],但由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在胃癌的早期筛查中应用受限;另外,尽管内镜检测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且能够直接观察胃部是否存在病变,但该方法为侵入性检查,可能会引起受检者不适,对伴有心、肺、脑等严重疾病者常不能耐受。因此,探讨其他有效诊断胃癌的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不同人群中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的水平,分析其在老年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老年胃癌患者、胃良性肿瘤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胃癌组(n=115)、胃良性疾病组(n=64)和对照组(n=53)。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1)胃癌组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测确诊为胃癌患者,而胃良性疾病组则经胃镜或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胃溃疡或胃息肉者,对照组为健康人群;(2)受检者病例资料相对完整者;(3)所有受检者均对本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者;(2)胃癌组患者入组前接受过放化疗治疗者。

1.2 方法

1.2.1 TK1、CEA及CA19-9检测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2天,采集其清晨空腹静脉血各7 mL,4 000 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TK1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及CIS-1化学发光数字成像仪均由深圳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CEA和CA19-9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ELecsys 202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仪购于罗氏公司,操作参考仪器说明书进行。

1.2.2 病理学检测 首先配好固定液,然后将取好的胃癌粘膜组织投入该溶液让组织细胞的蛋白变性凝固,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HE染色:组织固定好后转移到包埋盒中,用清水冲洗3遍,然后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将其放入不同浓度的酒精中进行脱水,再放入既溶于酒精又溶于石蜡的透明剂二甲苯中进行透明,再浸蜡包埋,冷却凝固成块即可,然后对包埋好的组织进行切片,通常切成5~8 μm薄片,再放入加有水的载玻片上固定,于45 ℃恒温箱烘干,用HE进行染色,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记录胃癌分化程度、肿瘤位置以及淋巴转移等相关病理学指标。

1.3 观察指标

(1)血清TK1、CEA和CA19-9水平;(2)血清TK1、CEA和CA19-9对胃癌的诊断价值;(3)血清TK1、CEA和CA19-9水平与胃癌病理特征相关性。胃癌病理特征主要包括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TNM分期;采用AJCC拟定的胃癌TNM分级与分期系统确定其TNM分期:T1为肿瘤浸及黏膜或黏膜下层,T2为肿瘤浸润至肌层或浆膜下,T3为肿瘤穿透浆膜层,但未侵及邻近器官,T4为肿瘤穿透浆膜层,侵及邻近器官;N0为无淋巴结转移,N1为淋巴结转移数目在l~6个,N2为转移数为7~15个,N3为16个以上的转移淋巴结;M0为无远处转移;M1为有远处转移。TNM分期中T、N、M确定后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总的分期,即I期、II期、III期、IV期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TK1、CEA和CA19-9水平比较

胃癌组及胃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清TK1、CEA及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胃癌组高于胃良性疾病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TK1、CEA和CA19-9水平比较

2.2 血清TK1、CEA及CA19-9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 TK1、CEA、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均有诊断价值(AUC>0.7),且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P<0.05)。见表3。

表3 血清TK1、CEA及CA19-9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2.3 血清TK1、CEA及CA19-9水平与胃癌病理特征相关性

肿瘤直径大、位于胃上部、低分化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TK1、CEA及CA19-9水平高于肿瘤直径小、位于胃中下部、高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P<0.05);CEA及CA19-9随肿瘤TNM分期递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1随肿瘤TNM分期递增,其水平也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1、CEA及CA19-9在鳞癌、腺癌及大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血清TK1、CEA和CA19-9水平与胃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3 讨论

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胃癌的发生会造成消化功能受损,使患者生活质量急剧降低。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积极意义[5]。近年来,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筛查受到医学界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6]。

TK1属于催化胸腺嘧啶核苷转化为单磷酸胸腺嘧啶的重要酶,为国际公认的细胞异常增殖标志物。由于胃癌源于胃黏膜上皮,属异常增殖类疾病,因此认为TK1在胃癌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7-8]。相关研究[9]显示,TK1在健康成人血清及组织中的水平极低,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会随肿瘤细胞增殖速度而升高,因此血清学TK1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动态观察体内肿瘤细胞增殖的指标。目前,对TK1的研究大多聚焦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应用中,而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报道还较少[10]。CEA和CA19-9也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其中CEA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肿瘤中,成年人胃肠道中也有少量合成,但不进入血液系统,而胃肠道发生肿瘤时,血清中CEA 表达可明显升高[11];CA19-9属低聚糖肿瘤相关抗原,主要表达于消化系统的食管腺上皮、胃肠道上皮、胰腺导管上皮等[12]。既往研究[13]显示,CEA和CA19-9主要用于评估胰腺癌和诊断肺癌。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及胃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清TK1、CEA及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胃癌组高于胃良性疾病组(P<0.05),与杨莉等[14]研究结果一致。ROC曲线分析发现,TK1、CEA、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的AUC>0.7,表明三者对胃癌的诊断价均有价值,其中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8%和98.34%,说明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大、位于胃上部、低分化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TK1、CEA和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小、位于胃中下部、高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P<0.05),其中TK1随肿瘤TNM分期递增,其水平也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K1、CEA和CA19-9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也进一步说明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血清TK1、CEA和CAl9-9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均存在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效能,可将其作为潜在肿瘤风险高危人群的重点观察指标。

猜你喜欢
胃癌淋巴结病理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