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对高中生的影响力调查及参与心理分析

2021-08-26 08:51张军
求知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网络直播高中生

张军

摘 要:随着网络直播的飞速发展,其已深入高中生的生活并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高中生网络直播参与情况、受影响程度和价值认同度三个维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指出高中生参与网络直播既有娱乐、求知和群体社交的直接需求,也有自我表达与从众心理的共同交织,以及非理性的认知等多种心理特征。

关键词:网络直播;高中生;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G444;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5-0007-02

一、网络直播对高中生的影响力调查

(一)问卷的制订及回收

近年来,网络直播飞速发展,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高中生也深受其影响。为深入了解网络直播对高中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此次调查以甘肃省环县第五中学高中部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从三个年级共计1223名学生中由计算机随机抽取21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1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5.2%。问卷分高中生网络直播参与情况、受影响程度和价值认同度三个维度。

(二)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1.高中生网络直播参与情况分析

(1)网络直播在高中生中整体受众度比较高,接触率达100%,經常观看直播的学生占接受调查人数的30%左右,每周看1~3次的学生占比将近50%。大部分学生每次观看直播的时间在两小时以内,57.5%的学生观看网络直播在一小时之内,也有少部分学生观看直播比较入迷。整体来看,高中生对网络直播的关注是受众度高而沉迷程度不深,但对学习时间很紧张的高中生来说,部分学生的观看时间仍然较长。

(2)高中生关注的网络直播平台主要是快手,其次是抖音、斗鱼。在关注内容方面,以游戏、美食、音乐和日常生活为主,对影视明星类的直播关注度不高。大部分学生认为,关注游戏、美食、音乐等直播可以让他们获得身心的愉悦、放松,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知识和技巧(非学校设置的学科课程知识)。

(3)高中生极少存在沉迷于打赏“网红”主播的现象。网络直播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受粉丝狂热追捧的直播播主,即“网红”。高中生作为“网红”主播的关注者,在送礼物、打赏网红主播这一方面,他们表现得较为理性。在高中生与主播互动时,他们大多数选择在直播间积极发言,在看到精彩的内容时选择送一些直播平台的虚拟礼物,以此引起主播的关注。高中生表示,他们打赏主播一般不会自己花钱送礼物,而是打赏一些自己通过定时观看得到的免费礼物。

2.高中生受网络直播影响程度分析

(1)高中生参与网络直播活动,对他们与亲朋好友之间正常沟通的影响很小。从调查结果可知,73.5%的学生表示,他们尽管偶尔观看网络直播,但并不会因此忽视与亲人间的聊天和沟通。其中只有5.5%的高中生表示,他们会有通宵观看直播的现象。大多数学生观看网络直播具有一定的自律性。此外,绝大多数家长对高中生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监督和指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络直播对高中生的影响程度。但也有很多家长的关注仅停留在口头表达态度层面,没有深入。

(2)高中生跟风、模仿网络直播行为的比例较低。高中生整体对网络直播具有理性的态度和一定的自律性。绝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并没有定时去观看网络直播,对特定对象的关注度也少。30%的高中生表示愿意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发布内容,发布的动机复杂多样,以赚取名气(关注)、寻找乐趣和展示自我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愿意尝试做网络主播的高中生,更多的是倾向于游戏主播和音乐主播等方面,但“尝鲜”心态多而坚持做的少。

3.高中生网络直播认同度分析

(1)大部分高中生认为,网络直播的内容、风格符合社会的道德、发展,但并不认同追捧秀场直播是一种时尚。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认为网络直播的内容、风格完全符合社会的道德、发展,其余的学生均认为二者之间有些符合,这说明高中生在网络直播的认知方面,需要一定的引导。因为并非所有网络直播的内容、风格都符合社会的道德,但高中生对这一点的认知并不是很清楚。

(2)高中生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制底线,并没有因网络直播而失去分辨力。在对网络直播的看法上,很多高中生的回答体现出他们具有良好的价值观。部分高中生认为教师有必要进行专门的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很多高中生认为网络直播不是一种工作或者职业,而是一种休闲和娱乐的方式。对于有些网络直播间用一些挑逗性的动作、言语来赚取人气、钱财的行为,绝大多数高中生并不认同。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期待的网络直播内容应该是各式各样的,既有游戏、音乐等娱乐性的存在,也希望有学习、教学等资源的出现。总的来说,高中生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制底线,并没有因网络直播而失去分辨力,但网络直播对他们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对他们的“三观”造成的影响还需要我们持续的观察、研究。

二、高中生参与网络直播的心理特征分析

(一)娱乐、求知和群体社交是高中生参与网络直播的主要需求

高中生观看网络直播的首要目的是娱乐,但与高中生能够参与的其他娱乐方式相比,观看网络直播所带来的快乐具有相对比较隐蔽、微弱和转瞬即逝的特点。高中生观看网络直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假期和晚上,多为独自观看,观看网络直播填补了他们的空闲时间,幽默搞笑的直播给他们带来解压的作用,但由于直播内容的浅层次所以带给他们的快乐是有限的,更多是起到打发时间的作用。

高中生正处在求知最旺盛的年龄,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课程本身的高难度和考试的压力使得部分高中生产生了焦虑、逆反等心理。网络直播开放的平台、丰富的内容则可以给高中生提供诸如网络游戏、美食、音乐等可以满足他们对兴趣和特长方面追求的知识。但高中生对这些知识的获取更多的时候体现出一种随机性,缺乏长期规划和明确目的,因此很多时候看起来好像是给自己沉迷网络直播造成时间浪费找的一种借口。

网络直播社交是一种群体社交,即时、随性的弹幕让参与者解除了社交表达的压力,热闹的互动营造了一种共同在场、情绪共振的氛围,让高中生很容易获得一种参与感、归属感。虽然这种社交是浅层次的,但好处是这是一种平面社交,主播一句“老铁”“家人们”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这种社交中彼此的社会地位、身份角色等都被隔离了,因而很容易忽略其舞台表演性的特点。在这个主要由陌生人组成的圈子里,大家有了共同语言、共同的兴趣,组成了一个情感密集体,在现实世界里无法言表、无法倾诉的言语在这里可以尽情表达,在虚拟集体的欢乐中获得一种满足。高中生沉迷于这种社交会引发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

(二)自我表达的需要与从众心理的交织是高中生参与网络直播的直接诱因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在迅速觉醒,其自我感觉已经长大成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让他们意识到自我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的,因而正是自我表达需求最为旺盛的时候,他们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认同,迫切想融入一个群体当中。网络直播间构建了一个社交的房间,热闹的表演、狂欢的场景、率性表达的弹幕、随意的吐糟等可以满足高中生个性化自我表达的需求,使其忘却学习生活的苦闷,排遣空虚无聊和焦虑的情绪。在直播形式的吸引和“粉丝”追捧下,很多高中生也开始通过直播自己的生活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面貌。

网络直播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在共同生活的空间中观看网络直播的行为,会引发同伴的带动效应,使参与网络直播的行为得到迅速传播。与此同时,网络语言也进入到学生的日常交流当中,使用网络语言交流能带给人更幽默、更亲近的感觉,讨论游戏直播、讨论某些网红特别是本地网红等成为高中生社交的日常,这些信息的交流进一步引发高中生的从众心理,增强了网络直播的吸引力。

(三)“尝鲜”与模仿心理及非理性的认知激发了高中生对网络直播的深度参与

高中生正处在好奇心与创造性最强的年龄,“网红”超高的人气、不菲的收入对高中生形成了强烈的刺激,而网络直播的低门槛和部分高中生本身不错的才艺使得其萌发了“尝鲜”与模仿的心理。他们也想在直播中展现自己活力四射的青春和无限的创造力,自信自己比那些“网红”更有才艺,因而积极参与其中。很多高中生会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拍摄短视频上传网络直播平台,还有一些高中生开始在学生群体中发展自己的“粉丝”,甚至有个别学生想把直播作为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

高中生对待网络直播的心理一方面显示其作为年轻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强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显示其对网络直播缺乏理性的认知。高中生对待參与网络直播的非理性认知表现在:一是高中生在深度参与网络直播时很少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一时兴起玩玩的成分很大,但他们在玩的时候又热情满满,这无疑会耗费其大量的心思、精力和时间。二是高中生在制作网络直播内容时很少思考网络世界的权利与责任边界,没有尊重隐私、尊重知识产权等意识,只想着如何迅速“吸粉”,迅速“蹿红”,因而更容易受那些为搏出位而无限炒作行为的影响。三是高中生在把从事网络直播看作是可以从事的新兴职业的同时并没有看到其存在的技术性含量低、容易过时等风险。四是高中生在参与网络直播时对直播内容过于草根化而导致的低价值缺乏警醒,加之他们在深度参与网络直播时产生的情感依赖,因而使其价值观极易受到影响。

高中生对网络直播的参与是网络直播这一新事物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和高中生自身的多重心理共同造就的。学校与教师能做的就是在承认网络直播不可避免地对高中生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去认识高中生参与网络直播的心理,研究具体的引导策略,使其对网络直播形成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博逊,初明利.“网红”的发展脉络及其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

[2]孙晓蓓.从“网红”大火现象谈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主体性危机[J].当代青年研究,2017(3).

[3]郭杰彬.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8.

基金项目: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直播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策略研究——以庆阳市某高中学生为例”(GS〔2018〕GHB312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 军(1980— ),男,甘肃镇原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网络直播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浅析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借阅心理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