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2021-08-26 18:51张蓓
求知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因子心理健康

张蓓

摘 要:文章的目的是了解镇原县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利用了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镇原县六所高中的28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做比较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镇原县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正常人群,不同性别的教师之间和不同年级教师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其他教师。文章作者得出的结论是镇原县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亟须引起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贫困县;高中教师;心理健康;SCL-90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3-0006-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开始关注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主体之一的教师不仅有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责任,还肩负着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良好个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引起重视。镇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思想和教学设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本研究以镇原县六所高中的280名教师为调查对象,了解镇原县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镇原县六所高中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一共有280 名。调查的人员中,男教师188人,占67%;女教师92人,占33%,这一现象符合目前很多高中教师的性别比例,女教师偏少。在此次调查中,各年级教师的人数分布比较均衡,教高一年级的教师99人,教高二年级的教师84人,教高三年级的教师95人,两个缺失值没有纳入统计。

三所中学在地理位置、生源、硬件设施、校园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

(二)方法

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280份,回收有效问卷 280份,有效率100%。采用统一指导语,集体施测,匿名操作。

测试工具及评分标准。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2]进行测试,该量表由 90 个项目组成,包含 10 个因子。本研究对其中的 9 个因子进行统计研究,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采取 5 级评分制,用 1~5 分表示症状的程度,依次为无、轻度、中度、偏重和严重。各因子得分大于等于3则被认为是有某项心理卫生问题。

数据处理。运用SPSS 18.0将回收的数据录入数据库,进行整理统计。

二、结果

(一)镇原县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从表1可见,本地六所高中280名教师在SCL-90量表中9项因子与全国常模的差异都达到了特别显著的水平(P﹤0.001),这说明镇原县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群。

(二)镇原县高中教师心理问题检出率

本次调查中,自测总分超过160分的高中教师有150人,属于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占总人数的54%,其中总分值超过200分可能具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教师就有85人,占总人数的30%。上述六所学校接受调查的高中教师9个症状所占的百分比反映该地区高中教师排在前五位的心理卫生问题依次是强迫、敌对、人际敏感、抑郁、躯体化。可见,高中教师工作的乏味和来自学生考试分数的压力,让许多教师产生难以摆脱的强迫症状。再加上目前的教育体制和考核制度,使得教师在平时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产生敵对、抑郁、敏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另外,很多教师因为繁重的工作压力积劳成疾,身体的病症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心理健康。

(三)男女教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较

表3数据显示,在本研究调查的280名高中教师中,女教师在焦虑、强迫和敌对三项因子上的均分略高于男教师,男教师在偏执、精神病性两项因子上的均分略高于女教师,但总体上男教师和女教师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不同年级高中教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较

表4数据显示,高二年级教师在人际敏感、抑郁、偏执三项因子上的均分略高于高一年级教师和高三年级教师,这可能与高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有关,高二学生相比高一学生已经很适应高中生活,比较活跃,又距离高考还有一年时间,心理和行为上比较放松,教师管理起来相对困难。高三年级教师在躯体化、焦虑和敌对因子上的均分略高于高一、高二年级教师,高三升学压力大,工作任务重,使得高三教师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焦虑、敌对心理。加之高三年级工作时间长,周末和假期休息时间少,长期劳累使得身心俱疲,身体的拖累也影响到了心理健康。但是,总体上不同年级教师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较

在本次调查研究的280名高中教师中,班主任94人,非班主任181人,有5个在班主任维度上的缺失值,没有纳入统计分析。根据表5数据显示,班主任教师在SCL-90量表的偏执因子上与其他非班主任教师存在差异显著,并且9项因子分均高于其他非班主任教师,这说明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其他非班主任教师。

三、讨论

(一) 关于镇原县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镇原县被调查的六所高中教师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这说明镇原县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这一结果与国内有些地区教师群体中进行的同类研究结果一致[3][4][5][6]。但与大多数研究结果出入较大。究其原因,应该是各次调查的时间和地区各不相同以及受调查的人群不同,加之镇原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很多人的观念还是很陈旧,有些教师的观念依然是“棍棒底下出人才”“考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等,无形之中就加大了自身的压力。再加上心理知识的匮乏,缺少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导致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也有可能是目前国内常模修订时间早,近十几年社会发展变化太大,人们的心理变化也非常大,所以国内常模偏低。

(二)关于镇原县不同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从SCL-90量表的数据处理结果来看,镇原县六所高中280名教师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4%,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高中教师检出率有30%,这说明镇原县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不容乐观。另外,对不同教师群体的数据结果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镇原县高中男女教师、不同年级教师的心理健康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国内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不同[7][8]。班主任在偏执因子上和非班主任教师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非班主任教师。这与国内大部分研究者的同类研究结果一致[9][10][11]。究其原因,可能与班主任的工作性质有关系,班主任除了教学任务,还要负责管理班级日常琐事,镇原县的高中班主任还要跟班,就是比学生早到学校,晚离学校,课间操、自习班主任都要跟班,比其他教师少了很多自由支配时间,这可能使班主任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本研究显示,镇原县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急需引起关注和重视。一线的许多高中教师都受到各种各样心理问题的困扰,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肩负着或许改变学生及其家庭命运的重担,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巨大,加上成就感不高,经常受到挫折,经济状况不尽如人意,人际关系复杂等因素,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闲适安定的教师这门职业,如今已成为心理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 [12]。镇原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受经济、文化、交通等各种因素影响,在积极脱贫的过程中,心理健康并未真正受到重视,目前,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处于盲区,包括一部分教师。所以,笔者认为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助于维护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刘启珍.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101-103.

[2]郝元涛,方积乾,李彩霞,等.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及其中文版[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3):118-122.

[3][12]腾友启.连云港市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4][7]丁玉莲.柳州市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5][11]曹张莹.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无为县为例[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6][8]杨春林.腾冲县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9]程梅.昆明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及对策[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10]吴洪艳.内江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与医学,2014(15):2720-2723.

课题项目: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策略的调查研究——以镇原县为例”(GS〔2017〕GHBZ132)。

作者簡介:张 蓓(1990— ),女,甘肃正宁人,中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因子心理健康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