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联合创新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

2021-08-26 08:53陈平
求知导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劳动教育

陈平

摘 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重申加强劳动教育的明确要求。学校应基于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聚焦社会热点,聆听家长呼声,以人为本,创新实践,合力开展家校社劳动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校内外劳动育人环境,充分利用县域内各类教育基地平台,互联互通共享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全面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健康的人生观。

关键词:家校社;劳动教育;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6-0018-02

引 言

如今,部分教师、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内涵有一定的误解。在家校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过多地被狭窄化为学生参与的简单体力劳动,是学生学业外的任务。家校忽略或忽视了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日常学习的紧密关系,从而无法意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劳动教育的内涵也没有得到全面解读和深度挖掘。鉴于以上现状和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家校社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劳动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实践[1]。

一、家校社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一是家校社三层面认识度不够,重视力度不足,联合教育协同低效,严重影响了家校社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联合开展;二是劳动和教育相互促进和影响不同步,有劳动实践未必有教育意义,有教育目标未必在劳动实践中实现;三是至今仍有部分教师、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内涵有所误解,认为劳动教育是学生的额外负担,也因此无法使劳动教育的价值得到体现;四是现实中,劳动教育常常被误认为日常教学中的简单任务、单调的体力教育及技艺学习,有时甚至被变相异化为娱乐活动、惩戒及驯服手段;五是缺少符合区域特点的劳动教育实践分段分层内容及指导评价手册[2]。

二、联合家校社创新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

本文目标特指,以小学生、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联合家庭、学校、社会,以协同互补共育方式,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三种劳动(体验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锻炼中学习、在磨炼中坚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其是对学生系统文化知识学习之外的重要补充,是学生成长成功的必由之路,是催化并促进学生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新时期家校社合力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一)时代的要求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做出了顶层论证和全面部署。

(二)劳动教育内涵需重新审视及归正的要求

现阶段,对劳动及劳动教育内涵的把握,家校社做得均不全面,导致目前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学习和劳动对立、“玩乐”劳动取代劳动真乐趣、劳动单一体验代替劳动融合及跨学科教育的情况。要想避免家校社劳动教育缺乏包容性、全面性、连续性及持久性,家长、学校、社会需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对劳动教育内涵进行深刻反思[3]。

(三)教研成果在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1)解决当前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问题。课题研究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日常家务劳动、校园常规劳动、校外计划劳动、志愿公益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2)解决当下家庭劳动教育盲目凌乱问题。比如,家庭劳动启蒙教育不恰当;孩子小,怕添麻烦,认为孩子不适合参与劳动;孩子学习忙,怕耽误时间;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参与劳动;部分学生生活富裕,家长认为没必要劳动;用劳动惩罚孩子,使劳动教育价值背离初衷。以上家长的负能量和低认知,是学生失去劳动主观能动性和实践体验感的重要原因。

(3)解决当下学校劳动教育片面轻劳重学问题。学校劳动教育的缺失,是学生重学习、轻劳动的原因之一。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过多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没有机会和时间参加社会公益劳动。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对劳动经验的获取、劳动技能的掌握及劳动乐趣的发现。

(4)统一当下社会劳动教育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共识问题。例如,社会片面的成才观、主流观和价值观认为,金领、白领地位薪酬高,蓝领、灰领地位薪酬低等。课题组认为,人的发展均要在劳动实践中获取,这就要求家校社必须基于学生的成长,遵循党中央重申加强劳动教育的明确要求,合力共育,从而实现个体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需求的统一。

四、联合家校社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劳育实践的创新

近年来,劳动特色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被忽略、忽视,劳动教育出现淡化、弱化现象,一些青少年不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劳动面前,不主动问、不主动学、不主动做现象比比皆是。课题组基于以上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以切实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家校社联合劳动教育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对一的互动教育,是新時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特色鲜明,效果显著。

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拉开了儿童与大自然的距离,使本应在大自然进化并成长的个体“主动”放弃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与塑料玩具为伴,与手机虚拟环境相处,使儿童生活偏离了自然纯真本性。本课题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如何引导具有独立人格的儿童通过劳动教育重新回归自然这一问题。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我见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