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市新区建设相融合的变电站外观

2021-08-27 08:48毕巧莹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融合措施

毕巧莹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变电站的外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变电站自身带有浓厚的工业特征,怎样改变这种特征并与城市发展建设协调发展,是变电站建设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建设;变电站外观;融合;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5.02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对电力的需求也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电力负荷节节攀升,特别是大城市新区的建设与发展,都对电力的供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供电的持续性,变电站要设置在用电负荷中心的位置,这也是变电站从郊区延伸到城区的必然趋势。但是变电站属于邻避设施,通常都是单独用地,城市用地资源较为紧张,规划点难以落实。所以,要选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建筑形式并进行充分的融合,最大程度的减少人民群众的反感心理。

1、城市变电站建筑的外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景观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变电站的设计不但要符合变电站自身的功能和电气工艺等要求,还要对外形设计和周边的城市风貌、地域特色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与之搭配协调。有一些变电站还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建筑美而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变电站作为一种邻避设备,其建筑风格和周边的环境要融为一体,具有协调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人民群众被对变电站建筑的抵触情绪。目前,我国通用的是《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这个标准采用的是模块技术进行变电站的安装,对它的长宽、面积和外观材料等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变电站建立起来的形状是一个盒子,外观具有明显的工业特征,这与城市风格和人们的审美观点是不相符的,有很大的出入,严重的还会令人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城市变电站的外观设计和周围环境的融合就变得十分的重要。我国当前有很多城市的变电站打破了传统工业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还与当地的文化相互呼应,有的还成为了城市的“名片”。例如,广东的儒林变电站,他的位置在广州黄埔区内,旁边紧挨着广州大学城。这个变电站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建筑模式,不再是工业色彩浓重的建筑,在配电装置上外立面的外观与大学城的建筑风格相符,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成为了回应社会的城市变电站质疑的示范展厅。再例如青岛的水城变电站,这是山东省的第一座景观式的变电站,它的外观看起来像一座体育馆;广州的尖峰变电站,它的形状类似于亚热带风情街,其中运用的技术都是国际领先的尖峰模式;重庆的石板坡变电站,依山而建,十分的壮观,与“新城区”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这个变电站结合了重庆地域特色,充分的利用了当地的地形优势,外立面运用假山造型进行设计,与周围的公园融为一体。

2、与城市新区建设相融合的变电站外观设计策略

2.1合理布置

要对变电站进行合理的布置,其中包括变电站范围内建筑群的布局和每个建筑个体功能空间的布置。地上的变电站多数是由区内多个建筑物组成的,他们之间的位置、形态和体量也会对城市街景产生直接的影响{2}。例如,综合楼或者是控制楼大多数的比例是合适的,尺度也与民用建筑相接近,所以,可以设置在临近城市街道的位置上。然而,体型较大的建筑则需要向后位移一下,这样有利于较好的处理外立面。有的变电站在设计上为了消除人们的畏惧心理,除了变电站自身的供电功能之外,还设计了开放空间,并在变电站内放入了绘画、科普等小型的展览馆,对城市电力基础设施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使之变成了一个小型的公共社区或是娱乐中心,这使人们在根本上消除了内心的恐惧心理,并且与日常的生活相结合,还发挥着一定的教育作用,让人们从心理上接受变电站。

2.2立面设计

变电站的外立面儿设计不是单独存在的,是由建筑功能衍生出来的,是比例、体量和空间的外在表现,所以空间布局是外立面设计的根本,并在约束的范围内做出适当的调整与装饰。这时就要对变电站自身的功能进行充分的分析,对周边的环境和城市的地域特色运用一种最合适的方式将二者的矛盾化解,使二者相辅相成,融合为一体,进而充分体现出变电站的使用性质和较为稳定的美感{3}。例如,美国西雅图的丹妮变电站,它是一项改造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建成后为联合区提供全部的电力资源。该变电站打破了传统的建筑风格,把城市景观与基础的设施融合在了一起。若是站在变电站的最高处,可以看到西雅图的整个美景。周围还设有多层的阶梯,可以把行人吸引到变电站周围,让人们通过景观和图文解释更加的对变电站有一个充分全面的了解,可以对变电站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还设有一个展厅,使带有工业色彩的变电站变成了一个文化观光中心。

2.3综合设计

有的變电站是设置在地下的,这种建筑通常由体量很小的出入口和通风口组成,采用的设计手法也是园林小品的方式,或者是通过对色彩、材料的选用,让它“隐居”到建筑环境之后,成为城市背景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静安寺地下变电站。在设计上简单大方,主要以建筑尺度的比例为主,使其功能上增加高低错落和虚实的对比,尽量避免对建筑造成视觉争夺。该变电站的墙面运用了灰绿色的人造石材,墙面也是参差不齐,使建筑和城市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在大的环境当中使人们几乎察觉不到,进而使得该变电站既保持了整体性,又与城市协调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形式会呈现多样化,现在所积累的经验都会成为未来建筑的宝贵材料。变电站的建设要和城市周围的地域特色和环境进行充分的融合,在保证城市环境的情况下使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把他的功能进行延伸,让人们对变电站形成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为我国发展“智慧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罡,周显贵,朱涛,等.与城市新区建设相融合的变电站外观研究[J].建筑科技,2019,3(01):5-8.

[2]曹林放,潘洪垚,张同万.高度重视变电站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J].上海电力,2003,016(004):306-310.

[3]肖红芳.新建城区中压配电网规划的研究[D].2019.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融合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破次元
融椅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