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对话意识,指导整本书阅读

2021-08-27 02:33魏建胜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鲁侍萍周朴园整本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展开整本书阅读,和文本、作者进行愉悦的对话,和同伴、教师进行深度合作,进而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效率。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到对话的角度,掌握对话的方法,渗透对话意识,这样才能提升他们整本书阅读的效率。

一、对话重点句子,揣摩深层含义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阅读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先自主阅读作品,为后续深入探究打下基础。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解决“这个句子在说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作品中的重点词句,在理解文字表面意思的基础上,尝试深入探究下去,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分析其深层次含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初步和文本对话,了解了作者的内心想法。

在学习《雷雨》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课文的选段入手,尝试找到其中的重点词句展开分析,对话文本,思考一下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然后再展开拓展阅读,阅读整本书,并挖掘其它的词句,思考有什么特殊的意味。例如当周萍打了鲁大海之后,鲁侍萍惊愕地说:“你是萍”,她原本是感到惊诧,不明白朝思暮想的儿子竟然会如此狠毒,话出口后变成了“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里“萍”和“凭”是谐音,用得十分巧妙,展现了鲁侍萍心理情感的急剧变化,她已经不想认儿子了,内心对周萍极度失望,充满了悲愤之情。

高中学生在理解字词意思方面并没有什么障碍,但是对于一些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词句,他们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刻。此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话这些重点词句,尝试透过表面深入下去,试着揣摩其深层含义。若有条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查阅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而辅助其理解。

二、对话文本梗概,厘清基本架构

在检视阅读的阶段,学生深入下去,探讨“这本书讲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此时教师要让学生在零散词句解读的基础上整合掌握的各种信息,尝试整理出文章的梗概。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深入下去,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不仅要理清楚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是什么,而且还要对话作者,思考一下作者为何要选择这样的结构。这样学生就能带着思辨展开生本对话,提升对话意识。

在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时候,教师让他们先看一下《雷雨》的序言,这样就能对话作者曹禺,了解对方创作该作品的动机,同时也能整理出作品中各个人物的关系,了解他们的性格,这对后续阅读很有帮助。此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下《雷雨》的结构,看看它是否体现了普通戏剧的结构特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有助于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整体框架。此后学生再略读全文,结合各个章节的注解、文献资料等辅助阅读,更好地展开生本对话,然后总结文章的梗概。在学生了解作品情节的发展趋势之后,教师引导他们展开生生对话,尝试说说自己读到了哪些内容,在交流互动中可以补充整理,发现自己忽略的地方。如有学生只关注了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情感,在和他人对话后才发现周萍和蘩漪的恋情等内容也十分重要,自己在此前的阅读中忽略了这些内容,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整理文章的梗概。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看一下书名页和目录页,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一下这本书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结构是否清楚。这样能为进一步总结文本梗概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结构和整体趋势,调动阅读欲望。后续学生要展开略读,整理重点问题,思考作者在构思上是否有独具匠心之处。

三、对话重点问题,理解主要矛盾

在分析阅读阶段,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话文章中的主要问题,尝试把握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展开分析。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作品中不合常理的地方,然后尝试标注出人物关系,思考各个人物之间存在哪些矛盾,然后结合文本找出能体现矛盾的词句,进行深入解读。这样也能促使学生对话文本和作者,理解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在学生整理了《雷雨》的故事梗概后,教师引导他们尝试抓住作品中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对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各个人物按照矛盾关系分成若干组,然后分别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周朴园和蘩漪,他们是没有情感的夫妻,他们之间的矛盾体现为新旧思想和文化之间的矛盾,还有周朴园和鲁大海,他们原本是父子,但是鲁大海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了周朴园家的矿工,同时也成了新生工人阶级的代表,所以他和周朴园之间的关系就从单纯的父子关系变成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此外还有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冲突,周萍和四凤的冲突,周萍和周冲的冲突等,学生都要一一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这些矛盾展开分析,抓住那些看似不合常理的对话进行探究,学生发现,如果能将人物关系融入进去,那么就能更清晰地看到人物的立场和思想,也能理解那些矛盾地方。

老舍先生提出写作要找出矛盾和冲突,矛盾越尖锐,才越会有戏,所以不能平铺直叙,而要随时发生矛盾,制造出火花,令人心动,最后再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对话文本的时候,教师也要让他们着重寻找作品中的矛盾和冲突,并思考作者如何环环相扣,合理处理好这些矛盾冲突。

四、对话艺术手法,渗透审美意识

在主题阅读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特定的主题展开探究。以艺术手法这个主题为例子,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手法,然后对话作者,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揣摩一下作者为何要如此创作。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作者的创作理念,从而提升审美意识。

在学生阅读《雷雨》后,教师引导他们结合作品的艺术手法展开深度对话,尝试展开主题探究的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着重分析一下雷雨明暗双线的结构特点,学生首先找出哪一条是明线,哪一条是暗线,发现周朴园和蘩漪之间的冲突是明线,而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情感则是一条暗线,两条线索同时存在,给人错综复杂的感觉,这就让整部作品体现出了独特的设计感,展现出了艺术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引导学生和作者对话,思考作者为何要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如有学生认为:“作者觉得戏剧需要体现出强烈的冲突,这样设计的话,就能展现出这一点。”还有学生认为:“因为作品人物关系很复杂,所以必须要设计两条线索,才能讲清楚。”最后教师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审美感受,分析一下如何在写作中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变化美。

围绕作品艺术手法这个主题展开探究,学生不仅能对话作品,掌握各种写作手法,而且还能整理归纳,并将它们运用到阅读其它作品中。这样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就能快速把握住作品的艺术手法,体会到作品之美。

五、對话语言特色,加强学以致用

对话作品的语言特色,这也是主题阅读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对话语言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叙述语言有什么特色,分析一下其中是否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此外还要让学生围绕主要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看看是否能通过语言看到人物的性格,让他们尝试和角色进行对话互动。

《雷雨》中各个人物性格鲜明,他们的话语也体现出了性格特点,要让学生更好地展开生本对话,就要让他们围绕作品的语言展开主题活动,探究作品语言的独特之处。例如鲁大海说了“你们这一群强盗”,而鲁侍萍也说了“这真是一群强盗”,这两句话出于两个不同的人之口,教师让学生分析一下它们的隐藏含义是否一致,分析一下作者是否应该修改一下,避免重复,展现出语言的丰富性。在细细琢磨后,学生发现这两句话虽然内容相似,但是结合人物性格和身份可以看到表达的内涵其实不一样。鲁大海说这句话主要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认为资本家不关心工人的死活,所以是一群“强盗”,而鲁侍萍除了有对资本家的仇恨以外,还包含了对于周朴园个人的仇恨,因为鲁侍萍觉得鲁大海是周朴园的儿子,他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在一番分析后,学生认识到人物对话暗含深意,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其实正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除了让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以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展开仿写、扩写、创写等活动,尝试将掌握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到自主创作中。这样学生就能学以致用,真正掌握写作手法。

在指导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多元对话,培养自己的对话意识。学者莫提默·艾德勒提倡阅读要有四个层次,在基础阅读中要了解文章的字词,在检视阅读中要总结文章的梗概,在分析阅读中要抓住重点问题展开分析,在主题阅读中要结合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主题展开深入分析,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阅读,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本对话,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效果。

魏建胜,新疆哈密市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鲁侍萍周朴园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雷雨》(节选)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破解周朴园的“真情”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