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备考中语言解码能力的提升策略

2021-08-27 09:17宗学耀杨燕格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

宗学耀 杨燕格

摘 要 高考诗歌鉴赏题备考的关键在读懂诗歌。而如何读懂诗歌呢?基于调查研究,备考中应该特别关注四个层面的关键能力的获取:一是明确高考诗歌鉴赏题选材的方向性,关注古诗词的当代价值;二是增强诗体意识,熟悉诗歌体式对内容的内在规定性;三是要关注诗歌的整体性理解和多义性表达,构建诗性思维;四是要增强传统文化常识和历史典故的积累。

关键词 诗歌鉴赏;诗体意识;诗性思维;文化积淀

当前,高考诗歌鉴赏备考侧重题型研究,将考查题目分为形象鉴赏型、技巧分析型、语言赏析型、评价探究型四大类,并进一步细化为十几个小类;与其配套的则是答题步骤的固化,美其名曰“答题建模”。这种备考思路虽不能完全否定,却没有抓住备考的关键。

高考诗歌鉴赏题备考的关键能力是什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在“‘四层考查内容的构建原则”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对于语言类学科而言,语言解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知识获取能力群中的考查重点。”[1]3相比于小说、散文,古典诗歌语言符码更为抽象、概括、凝练。训练学生的解码能力,让学生能够透过符码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领会诗人思想,才是高考诗歌鉴赏备考中需要培养的“关键能力”。

笔者以2017-2020年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题为材料,辅以调查问卷、学生访谈和学生自我评价,测试学生的语言解码能力,寻找学生鉴赏过程中的“绊脚石”。基于调研,笔者认为高考诗歌鉴赏备考过程中应该做好四个层面的准备,才能真正提升学生高考诗歌鉴赏的关键能力。

一、把握诗歌选材的方向性,重点关注古诗词的当代价值

通过调研过程发现,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解读古诗词时思维固化僵化,学生对古诗词情感、主旨的把握不是从文本细读中来,而是依托脑袋中的固有观念解读文本。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视野不宽阔、思维相对封闭。这种现象的出现又与学生高中古诗词学习经历有关。新课标推荐古詩词达40首,单从数量看是比较庞大的,但题材却并不丰富。40首古诗词中抒写功业之愁的达19首,表达男女之情的有7首,抒写家国情怀的有5首,其他题材仅有9首。换句话说,功业未成之愁、离别相思之苦、亡国之痛三种情感占了推荐诗词的四分之三以上。单一的情感在多首诗词中不断出现,此类情感便在学生脑海中不断得到强化,甚至走向了固化。出现这个问题,原因在于教材选编者在选择、推荐古诗词篇目时更多关注篇目的经典性。虽然教材编写者在统编教材中也反复强调要“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但这种选择标准客观上影响了学生的视野,造成了思维的固化。

但高考选择考查篇目时,对经典性要求不是太高,在育人功能方面要求却颇高。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要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需要从诗歌选材到题目设计都强化其育人功能,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所强调的:高考语文科“要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在考查情境中得到品格之美的浸润和熏陶,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品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和精神文明水平”。[2]这一目标任务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有更为细致翔实地论述,认为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劳动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1这些论述直接影响着高考命题者对诗歌鉴赏题的选材方向。下面以2020年教育部命题中心命制的五首诗歌鉴赏题为例分析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命题实践的指导作用:

由此可见,在复习备考诗歌鉴赏时,首先在选择训练题时要依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出发,选择恰当的诗歌题材,有效进行训练;其次让要让学生领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涵,熟知《高考评价体系》中的“核心价值指标体系”。学生有了这样的知识背景和有效训练,面对高考诗歌鉴赏题才不会思维窄化、固化、僵化,才能摸准把握命题者的脉搏。

二、完善诗歌体式,明了诗体对内容的规定性

在调查中,课堂所学与高考真题不对路,除了题材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诗体意识淡薄,不懂得文学的规范形式“有时会扼杀内容,强迫内容就范,预期内容,衍生内容”,理解诗句内容时不考虑诗体对内容的规定性。而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备考中没有强化学生的诗体意识,且涉猎的诗歌题材范围不够宽泛。

下面以2019年全国卷Ⅱ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为例,谈谈诗体对诗歌理解的重要性。学生在初高中学过一些干谒诗,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但学习时老师并未明确提出“干谒诗”这一概念,只是当作一般的情景交融的诗歌来讲,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看到“投长沙裴侍郎”这个题目时,一头雾水,不明就里,不知道这是一首干谒诗。还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了解干谒诗,但不懂得诗体对诗歌内容的规定性,导致对诗句的理解存在障碍。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它一方面要表现自己的才华,一方面要含蓄表达自己入仕的欲望。我们分析《投长沙裴侍郎》,其实整首诗是非常符合干谒诗的文体特征的:“此身虽贱道长存”表明自己虽然身份地位不高但一直在求道之路上,是一个有志向和学识的人;“男子受恩须有地”中也包含着对自己才华的肯定;“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则是在表达自己想入仕为官的诉求,但话语含蓄婉转,不卑不亢,没有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和摇尾乞怜之感。总之,整首诗的内容还是围绕求官入仕这一目的组织语言的。学生一旦明白干谒诗及其文体特征,其难度便降下来了。备考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诗歌文本体式的理解和把控,理解诗体对内容的限制性,训练学生能够通过诗歌题目判断诗歌题材,并大胆揣测诗歌内容。

此外,复习备考中,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思乡怀人诗、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闺怨宫怨诗、边塞征战诗、咏物抒怀诗等是重点准备的诗歌题材,而干谒诗这类题材很少涉及。从近几年高考真题来看命题者似乎有意规避常见题材(近三年全国卷仅考过两首),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扩大备考范围,拓展学生视野。除了干谒诗外,题壁诗、题画诗、唱和诗、哲理诗等也需要考生多加关注。

三、引领学生感悟诗化语言,构建诗性思维

从问卷调查来看,学生的语言层面的阅读障碍并不是难字难词,而是学生缺少诗句还原的本领,更进一步说,就是学生对诗化语言感受力差、诗性思维缺乏。有人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实更准确一点说,诗歌是语言变形的艺术。诗歌创作是一个在情感具像化指导下,依靠想象联想,运用象征、比喻、双关、通感、反语等技法裁剪、浓缩、变形语言的过程;诗歌鉴赏则与之相反,即是运用想象联想,对诗句进行补充、扩展和还原的过程。

诗歌鉴赏过程的特殊性,呼唤读者对诗歌进行整体性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用语上注重简洁性、概括性、形象性、反常化和非直指性,逻辑上则富有跳跃性、无理性。一首诗中单抽出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句话都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不应过度重视个别字词的释义,而更要重视总体的品鉴和整体的理解。如《野歌》中学生对“黑肥”一词不理解,其实将其放在前两联中整体理解就比较简单:前两联塑造了一个仰天弯弓射鸿的射手形象,“黑肥”是在对其进行外貌描写,表明其穿着又黑又肥大的麻衣。在古典诗歌中出现颠倒词序、改变词性、省略成分,不符合语法规范,不符合逻辑思维的情况是诗化语言本身的特点,这也是诗歌语言魅力所在,“貌离神合,无理而妙”。备考中引导学生改变逐字翻译的思维,改用整体化策略,把难字难句放在整首诗的诗境中理解,方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诗歌鉴赏过程的特殊性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诗无达诂,也就是诗歌具有多义性特点。为了阐明古典诗歌的多义性,袁行霈先生提出了两个概念:宣示义和启示义。宣示义是诗歌借助语言明确传达的意义,启示义则是诗歌借助语言和意象暗示给读者的意义[3]。诗歌的多义性要求学生鉴赏诗歌时,不仅要读懂字面意义,更要透过语言和意象领悟其深奥的神秘的启示义。在学习《野歌》时,我问学生“弓”“北风”等词有深刻内涵吗?学生一脸茫然者有之,显然都没有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孙绍振教授有过精辟的分析:“文本分析不下去,第二个原因是得象忘意,也就是把景语仅仅当作景语,忘记了为景语定性的情语,忘记了外在景观是由内在情志选择、定性的。[4]”引导学生抓住诗眼、调动联想,从意象、意象群落中把隐藏的贯通首尾的意脉梳理出来,把诗人要表达的情志挖掘出来,这才是真正读懂诗歌。比如《野歌》的意脉就应该这样梳理:作者借用弓箭射落鸿雁说明自己有才能考中科举,然而并未考中,因此黯然神伤。自己也曾借饮酒高歌抒发愤懑之情,也曾抱怨考官不能公平对待考生,但沉静下来之后,又变的“心不穷”,依然决定“冲北风”,坚忍不拔,勇敢面对,依旧对未来充满期望。在备考中要训练学生能够像鲁迅笔下的狂人那样“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把握诗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能够将诗歌意脉清晰梳理出来,明白诗歌的启示义。

四、增加学生文化积累,积淀文化常识

“请回顾你做近三年高考真题的经历,分析阻碍你理解诗歌的主要因素!(最多写三条)”从收回的问卷看,认为文化常识会扰乱诗句理解的占63.5%,认为历史典故是理解障碍的高达85.2%。总之,古典诗歌中文化因子几乎成了学生理解诗句难以逾越的高峰。

古典诗歌是一种高度提纯的语言艺术。正是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土壤中不知疲倦地吸收着水分和养料,才绽放了这朵娇美的语言之花。而这土壤就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说没有厚实的文化积淀,破解一首诗很困难。例如,想要读透2017年全国Ⅰ卷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就至少要熟悉三方面的传统文化:一要了解中国官职体系、科举制以及科举考试的流程和时间,才能读懂“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紫案焚香暖吹轻”;二要知道古代行军打仗夜袭时会“人衔枚,马裹蹄”以保持安静,才能理解“无哗战士衔枚勇”;三要知道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中的察举制,才能把握“乡里献贤先德行”的内涵。在欧阳修写作此诗时,这些文化因子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呈现出来的,但让今天这些与当时的时代相隔久远的学生来理解此诗时,这些文化因子就成了重重屏障。

用典也是诗人的一种文学的自觉,以典抒情、借典言志是诗人的惯用手法。可以说,几乎找不到不用典的诗人。用典对诗歌表现大有裨益,这一点启功先生有过经典的论述:用典是把事物压缩成为‘信号,即把一个复杂的故事及其蕴涵的意义,经过剪裁、压缩、简化、命名等,做成一个小小的集成电路放到读者脑子里,这样就有助于引发联想,有助于说理,有助于在有限的文字中表达了尽可能多的信息。[5]就诗歌表达来说,确实便利了詩人,可以用更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多层次的内涵;但就诗歌理解来说,剪裁、压缩、简化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设置理解障碍的过程,那些没有相关典故积累的学生是接收不到典故发出的信号的,他们无法从语言层到达语源层,这就是学生畏惧典故的原因。2019年全国Ⅲ卷考查了刘禹锡的《插田歌》,最后两句“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就给绝大部分学生造成了理解障碍,只有那些对阳春白雪这一典故和竹枝词这种诗体非常熟悉的学生才能领悟作者之用意。文化积淀不是通过短时间的诗歌鉴赏训练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一个长期浸润和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养成两种意识:一是聚沙成塔,对学到的每首诗歌都要解剖麻雀,挖掘其中的文化因子,见一个积累一个,高中三年不停歇;二是追本溯源,对历史典故除了不断积累,更为关键的是要注重其本源义和发展义,在大脑中做好启功先生所说的“集成电路”。

明确了高考诗歌鉴赏的难点所在,对症下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分析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保障了高考诗歌鉴赏备考用力方向的正确性。我认为从以上四个方向发力,高考诗歌鉴赏的备考才不会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本文系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高中语文经典文本‘守正出新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批准号:3703022)及2020年度山东省教师教育研究课题“基于语文实践活动的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策略实施研究”(编号:2020JXY29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2.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

[4]孙绍振.审美阅读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17.

[5]启功.汉语现象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05.95-102.

[作者通联:山东淄博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
赋物随形,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培养要用好课本这眼活水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摭谈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
古诗鉴赏“四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