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2021-08-27 08:53贾袭清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0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贾袭清

摘 要: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能够贴合实际运用,对现代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数学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的使用能力。结合教学经验与学生情况,根据当代小学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培养学生数学在生活与学习中的应用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新时代的数学课堂要求培养学生全面的数学综合能力,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外,教师还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因此数学教学不能纸上谈兵,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充分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手法,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当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优质的数学课堂质量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更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小学数学教育已在逐步完善,然而还有一些弊端需要数学老师积极面对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

1.数学课堂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场所,学生知识的获取、数学技能的培养及数学思维的养成都来自教师的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有效传授学生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受传统数学教学的影响,很多老师的数学课堂枯燥无味,一味地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失去了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天性爱玩,自制力差,容易被各种外界事物所吸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上课无法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的原因之一。教师要积极改善传统课堂中的填鸭式教学,充分优化数学教学,当代的数学课堂应紧跟新时代下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应用型数学教学、体验型数学教学和拓展型数学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就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模式,课堂内容不能单一地以讲解为主,而是要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动手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也是当前大多数学课堂欠缺的教学方法。

2.应试教学下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双向的,既需要教师的充分引导,又需要学生用对的学习方法,然而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学习偏书面化、题海战术,而忽略了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很多学生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进行题海战术练习,做题方法、解题模式都套用固定的模板,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死记硬背概念和解题流程,而忽略了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与思考,这种学习方法只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死板地应用而失去对数学的思考与分析。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从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数到货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统计图的学习等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生活中的知识进行学习应用,让学生灵活地学习、灵活地做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采用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广大数学教育者不断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数学教学课堂,各种新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教学的机遇,也是教学的挑战。现代教学提倡“探究合作式”“情景式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方法”“分层式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模式已经研究实践过并证明确实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却并不适合所有的学校、学生。笔者认为每位数学教师都应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理解情况、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教学的变化,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探究合作式教学显然是不可取的,刚入学的学生大脑没有任何知识储备,探究与合作是师生双向开展的,低龄儿童的知识储备量完全达不到与教师的双向合作,因此,教师在教学创新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可盲目乱用。教学模式是固定的,教和学却是灵活多变的,要想真正有效提高数学教学,就需要教师要多变通,变通的前提是学生适应并认可该教学模式。

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数学一直是所有学科的重点及基础,基础教育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比起传统应试教育,这不仅是对小学数学的优化,更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只有充分优化数学教学课堂,才能够促进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优化数学教学也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优化,这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新课标的目标将进一步激励着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及专业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从备课到课堂讲义、课堂练习巩固、课后作业及内容测验都要进行优化,从日常教学抓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

三、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究

在新课标的推动下,大多数数学教师积极创新,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上更加多元化,教学内容上更加丰富,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广大数学教师摒弃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运用各种途径以达到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目的。

1.寓教于乐相结合,提高课堂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培养上,教师要熟悉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生理状况。首先从心理上来讲,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上课容易开小差,从身体状况上来讲,小学生需要活动、休息,一节课四十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很多行为不受自身约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寓教于乐,在数学课堂上适当插入与学习相关的小游戏,既能让学生进行身体活动,又能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通过数学游戏得到锻炼,巩固所学知识。如金字塔算术游戏,在学习完加减乘除法之后,为了锻炼小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的分组比赛,在黑板上画上金字塔,每一个塔上都有对应的算术题,如“5×(35-18)+7,24÷6×2-6”,學生分为两组,以接力赛的形式进行计算,哪一队在短时间内先做完题并错题最少的情况下获胜,可以获得一些实质性奖励,类似的游戏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纷纷跃跃欲试,并且乐此不疲,该类数学游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通过快速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学习接受能力设计出不同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寓教于乐相结合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