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功能变化趋势微探

2021-08-27 05:31徐璟玮龚诗昆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文化功能服务功能高校图书馆

徐璟玮 龚诗昆

摘   要: 探讨高校图书馆及服务功能的现状,分析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变化,并就大数据时代的影响、文化功能和全球化趋势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文化功能   服务功能

2019年9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提道:“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①图书馆是一个承载国家和民族文化底蕴的场所,高校图书馆正是其中一个特殊的场所。

我国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和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变化紧密相连,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和图书馆工作的重视贯穿始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科的规范化研究及管理,尤其是在图书馆学这一学科建设方面,不仅重视资金投入,还重视人才培养、学科职称晋升、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等各方面。第二,对于高校图书馆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投入,大部分高校一直从学校整体人文底蕴角度对图书馆规模、藏书种类和数量、信息化程度等进行考量。第三,圖书馆管理方面的规范化建设。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功能愈发细化,使高校图书馆日常管理的规定和规则更完善。

一、高校图书馆及其服务功能现状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意义上看,高校图书馆肩负文化传播、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功能,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教学科研发展和图书馆功能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密切相关。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在不知不觉中和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等一些“网红”名词逐渐产生了联系。

(一)不同类型高校图书资料库的使用偏好。

高校图书馆的资料库和藏书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整体教学科研和文化底蕴的重要依据。信息化时代,一个小小的磁盘可以将过去数箱的书本材料储存在一起。高校在电子资源库的选取方面差异较大。按照国内大学的大致分类:学术研究型、研究应用型、应用型和技术型(高职高专),笔者调研了四个以上类型的学校,包括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拥有实体馆藏文献总量480.11万余册,其中图书395.70万余册,期刊合订本40.90万余册,古籍文献33.36万余册,学位论文5.16万余册,非书资料4.97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58个(450个子库),其中电子期刊7.54万余种,电子图书214.3万余种,学位论文689.14万余篇。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网站上提供的各类数字文献链接近100个,其中全文数据库74种,题录文摘索引数据库16个,各类视频数据库10个,还自建了“本校硕博论文库”。上海健康医学院的数据库有23个:掌阅精选—电子图书平台,“可知”电子书,worldlib国外文献整合平台,worldlib人工智能在线咨询平台,爱学术(Iresearch)平台,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Begell House,万方医学网数据库,超星发现,超星期刊,世界艺术鉴赏库,华艺-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知识视界,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新东方多媒体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Science Citation IndexTM Expanded (SCIE),ScienceDirect,Emerald全文期刊库(管理学),SciFinder数据库,ClinicalKey for Nursing,Clinical Skills。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主要的数据库共9个,分别是超星期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台湾地区学术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汇雅电子书和EBSCO-HTC。

从上述数据库和藏书情况可以看出不同类院校对图书资源库的使用偏好,主要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藏书量和电子数据库和学校学科数量成正比;第二,不同类院校图书资源的数量层级差异比较大;第三,专业定向的院校在本专业网络数据库方面投入较大。具体而言,研究型学校的图书数据库管理分类更细化和全面,应用型高校的数据库兼顾国内外数据库、综合与专业数据库等,高职类院校主要聚焦于国内的常用数据库。

(二)大数据和云计算对图书馆管理的辅助功能。

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和云计算有助于图书管理系统实现最优化目标。大数据一词是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觟nberger)及肯尼斯·库克耶(Kenneth Cukier)于2012年提出的一种计算行业术语,通过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获得优化和高效的分析结果。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搜集和流转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汲取大数据带来的养分。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又各含特点。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系统在检索、流通、采编、分析和统计时,通过大数据的规整梳理和云计算的分析统计,很快可以导出适合相应学科、不同类型及内容特殊的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新技术和新学科对于传统学科的冲击愈发明显,跨学科和融合学科的增加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可以高效地处理图书资源的流通和变化,文献传递功能可以提高图书资料和各类数据资源的使用率。

(三)图书馆资源利用中的区块链技术功能。

区块链技术的兴起给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带来了新的转变思路。尽管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的线下教学,但在线学习的辅助功能愈发明显,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也是如此。由于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身份转变有一段过程,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阶段需要适应,学生初入高校时仍习惯去图书馆查取纸质资料,不能充分利用电子数据库资源,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快地让学生在过程逻辑上学会合理使用图书馆资源。通过区块链的理念,合理安排分布式存储、非对称加密与在线化、分布式之间的中心化管理模式。在与多方合作、参与在线认证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可采用区块链分布方式监督学生的学习任务,通过中心化的互联网平台向学生推荐偏好性的图书资源,借助在线化的手段减少实体教学资源的浪费。

区块链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将图书资源利用共同“链”结成完整的学习型区块链。按照区块链分析的一般要求可以将借阅前、借阅中、借阅后三个阶段分为三个区块。在借阅前的日常学习中,第一阶段学生将学习要求、学科重点内容和学习方式偏好制成第一区块,基于区块链的图书资源会成为该生的偏好,每次进入此区块,图书管理系统会自动弹出相应类型的推荐书目和资源,形成学习轨迹记录。第二阶段集中在借阅期间,尽管这个阶段整个物理时间不长,但是整个过程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分析借阅者阅读时间的长短,可以获取读者分布存储于各节点的学习轨迹,高校图书馆可以使用此轨迹证明读者的学习过程。第三阶段是借阅后的区块管理,通过统计分析学习内容量,生成相应的凭证。学生可以在后继学习查阅过程中迅速找到之前的记录,同时方便同类学习研究者归纳和查找之前阅读的内容,这些记录是真实且不可虚构的。这样一种完整的学习管理方式不但可以让直接参与者受益匪浅,而且可以提高其他阅读者的阅读和学习效率。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变化趋势

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功能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潮中不断变化,首先是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之间的博弈,其次是我国国力增强后的国家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功能,最后是涉及高校图书馆和“互联网+”、信息化等方面的关联。

(一)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影响。

图书馆资源作为高校公共资源体系中的重要载体之一,主要体现于服务功能方面。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教师在科学研究中需要查询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尤其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纳米技术等专业学科和新型融合学科中,科研工作者需要对比大量的国外资料。全球化的大环境给科研工作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是中国目前有突出成果的科研人员呈现年轻化、专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逆全球化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求高校图书馆更主动地对接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对接行业,同时不断思索如何开辟新的渠道,调整图书资源的采购渠道和方式,分类管理不同引进周期的资源,助力国内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除了以上功能建设转变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更从容地梳理之前积压的一些资源,化去之前的存量,提炼出有利于科研工作者吸收的精华部分。

(二)发挥文化功能,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习近平同志还指出:“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文化自信是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步形成的主体自觉。通过民族精神的弘扬培育教育对象的文化感知力,唤醒文化基因,形成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以德行追求见长,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在启迪智慧、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培养人的文化自觉方面作用巨大。对大学生的教育,只有从他所处的环境和具有的文化身份出发,才能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配合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建设,比如:举办主题读书月和服务月读书系列活动,让师生充分了解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主动探究师生在新时期的诉求。高校需在优化图书馆空间环境方面下功夫,设计图书馆大厅智能图书预约柜项目,增设学生自修室、存包柜、雨伞架、防水防滑地垫,吸引学生访问实体图书馆。同时,不断更新数据图书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访问界面人性化、图书资源查询网格化、图书资源更新常态化。高校近期将课程思政和计算机信息化课程建设纳入中心工作,给高校图书馆建设带来新的契机。高校图书馆可以在采编和分类过程中充分考虑新的趋向,进一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建设工作。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新思路。

当今时代是大数据时代,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等辅助功能在高校图书馆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经历了集中于传统纸质图书到计算机信息化发展后的电子数据库运用阶段。现阶段,如何合理结合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成为热点问题。通过“互联网+新型物流”的运用,可以让高校图书资源的流转变得更便利,不同高校间、不同校区间、不同专业科目间都可以通过便利的物流实现。同时,校园实体书店的建设即将或者已经纳入很多高校的实施规划中,高校实体书店不再局限于人们传统思维中的图书馆阅览室,还兼顾学生活动、师生交流、科研火花碰撞的功能。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依然占有很大比重,图书馆应该更高效和全面地发挥文献传递功能,更多地利用大数据共享提高资源使用率。只有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配合,才能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的功能,才能在现时代转变高校图书馆功能,以适应新的改革和发展。

注释:

①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EB/OL].新华网(学习进行时).2019-9-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9/09/c_1124978597.htm.

参考文献:

[1]吴俊绒.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研究——评《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12):106-107.

[2]李丹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职能拓展分析[J].福建茶叶,2020(3):34.

[3]史艳芬.国内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现状调查及关键要素分析[J].图书馆,2020(5).

[4]刘莉.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策略研究[J].食品研究與开发,2020(11):234-235.

[5]马炎.中外图书馆发展史概论[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8.

[6]刘芳.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7]徐璟玮,魏春英,龚诗昆:刍议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6(18):116-117,119.

[8]Karl Min Ku. The Website Library and Its Parliamentary Information & Dissemination Service[J].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2001(16).

本文系2018年度上海健康医学院“种子基金”研究项目(SFP-18-11-TSG-001)资助研究成果之一。

通讯作者:徐璟玮

猜你喜欢
文化功能服务功能高校图书馆
新闻学的人文学科基础研究
服装广告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