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攀险山 逆行蹈火守平安

2021-08-27 04:23曾鹏
消防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火线甘孜州火场

曾鹏

百姓口中“猴子都站不稳”的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三岩龙乡柏林村绒古组后山,4月9日,被背负20公斤灭火机具的四川省森林消防指战员所征服。

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的493名森林消防指战员闻讯九龙县三岩龙乡发生森林火灾后,立即从成都、雅江、康定等地火速驰援,直奔海拔3300米的柏林村绒古组后山火场。此地林相以高山松、高山栎为主,杂灌相间、植被茂密,山势陡峭,坡度超过七十度,且林下堆积物和可燃物载量巨大。他们在难以直立行走的峭壁架设水泵,拦截火头,守护38户75名群众的生命财产。

领导率先垂范 实施精准指挥

4月8日17时许,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政委金德成第一时间赶到指挥中心,召集基指分析研判火情,调集甘孜森林消防支队183人先期赶赴火场实施扑救。10日,刚刚结束木里县博科乡森林火灾扑救任务的总队长夏进荣带领阿坝支队冕宁驻防分队、凉山支队直属大队、特勤大队、乡城大队310名指战员从三个方向日夜兼程增援九龙火场。抵达火场后,夏进荣总队长带领各支队指挥员携带红外望远镜、夜视仪和无人机攀高山、进沟谷勘察火场,详细了解地形地貌、林相植被、火场态势和水源分步等情况,精准实施灭火决策。

最先抵达火场的甘孜森林消防支队支队长王绍刚,始终走在灭火队伍的最前方,带领队伍从山底追击火线超过垂直高度1000余米;从木里火场转战而至的阿坝支队支队长黄泽君,在集体勘察火场、受领任务结束后,带领各级指挥员提前2小时进入任务区域进行再勘察,及时掌握火場发展变化;凉山支队政治委员颜金国,多次利用红外望远镜侦查观测火线变化和队伍纵深清理情况,实时调整队伍扑打清理方向和节奏;总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孟庆瑞全程蹲守在火场对面大山制高点——柳沟,实时观测火场态势整体变化和各队伍协同配合情况,实施不间断指挥,为队伍稳控火场态势提供了支撑。

传承优良传统 凝聚战斗意志

回望初心,不忘来时路。从因林而生、因林而兴的武警森林队伍转制到以森林草原防灭火为主,抗震救灾和防汛抗洪为辅的“一主两辅”综合性国家救援队伍,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在党史教育和森林消防队史教育中,传承了军队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

在三岩龙乡柏林村,各级指挥员和消防员一道吹气垫、住学校,一起打地铺、睡农园。橙色灭火服下,不看胸标和消防救援衔,很难分清相同的烟气火味和干裂黝黑脸庞下的他到底是指挥员还是战斗员。

他们根据火线烟点地处峭壁悬崖,乔灌相间、林下可燃物载量大,站杆倒木滚石多,队伍攀爬接近火场难、架泵铺设管带难、明火扑打推进难、火点烟点清理难的实际,向火场接近时,不论干部还是消防员,每个参战人员都要背负最大负荷的灭火水泵和管带攀爬上山,以确保火在哪里,水泵管带就可以铺设到哪里。

笔陡的山势、3000多米的海拔、后背的水带和胸前指挥器材包,让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吴鹏每攀爬100米都要靠在树上站立歇息一会,他喘着粗气给大家也给自己打气:“这次山陡路险,我们宁愿辛苦多背点,也不愿大家冒险爬上爬下,咬咬牙,马上就到火线了。”

看着前后负重、上气不接下气的吴鹏,队员们深吸一口气,齐声调侃:“副大,雄起!”拉起吴鹏一起向火线挺进。

多路密切协同 筑牢安全屏障

一边是“猴子都站不稳”峭壁悬崖,一边是35户75名群众生命财产和郁郁葱葱的秀美山林。这火能不能打?当地百姓,一度认为这火太危险,不能让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和半专业扑火队的娃娃为了些屋子冒险。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肩负森林草原防灭火职能使命的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甘孜州专业扑火队和半专业扑火队岂会坐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置之不理。三支队伍中的党员干部站了出来,请求组成突击队,率先进入火场打开突破口,追火头、攻险段。

为确保灭火行动安全稳妥,灭火联合指挥部积极协调省应急管理厅、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航空护林总站与森林消防队伍、甘孜州专业扑火队、半专业扑火队协同作战,相互支援。在组织火场攻坚上,三支队伍分工明确,在火头压制、火翼扑救和火尾清理中各有侧重、配合得当;在处理人员难接近、悬崖峭壁上的火点、烟点时,总队观测员和通讯人员向直升机驾驶员通报精确坐标,护林总站的直升机吊桶作业定点清除峭壁上的零星火点,提高了火点烟点扑救效益,成功控制了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明火。

猜你喜欢
火线甘孜州火场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穿越火线之巷战攻略
前方火灾,超人出动!
火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