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危险品货物运输消防问题分析

2021-08-27 04:23黄发佺
消防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钦州市消防安全

黄发佺

摘要:近年来,钦州市石化产业发展快速,同时危险品货物运输事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事故的发生让人触目惊心,其危害性强,社会影响大,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遏制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本文就从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如何有效管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出停放和预防与处置危险品运输车辆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钦州市;危险品运输;消防安全

近年来,随着钦州市经济发展,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华谊集团、桐昆石化、天恒石化、玉柴石化等几个集团公司落户钦州港区,使钦州港区成为石油危险品化工企业的重要基地,危险货物运输领域发展迅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量逐年增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业户、运输车辆、从业人员逐年增加。危险品货物运输火灾爆炸、储存泄露、交通环保事故等问题已成为钦州市政府必须重视与研究解决的重要任务,也是钦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面对“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重点研究的课题。下面列举两个例子:

2017年5月12日16时20分,钦州市天锰锰业有限公司一在建储罐发生硫酸泄漏事故。该公司在建储罐6000立方米2个,600立方米4个,200立方米4个,共储存硫酸1.5万吨。由于业主瞒报硫酸实际储量和泄漏量(业主瞒报为1吨),且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将大量硫酸从外省运输进入辖区,事故未得到有效控制。13日上午,现场开始出现硫酸大量泄漏,泄漏的硫酸扩散至整个施工坑,造成必须疏散周边的大量群众,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金,经过6天处置事故才得到有效控制,并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后续处理。

2017年8月31日0时57分,钦州市兰海高速公路一辆装载19.3吨的液化天然气(LNG)槽车在行驶过程中被一辆半挂货车追尾,导致槽车尾部液相管线泄漏并引发大火。事故发生后,钦州、北海市消防支队25辆消防车119名消防指战员以及钦州市公安、交警、安监、沿海高速、供电、医疗、环保等应急联动部门第一时间前往处置。事故造成半挂车2名司乘人员当场死亡。

一、钦州市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基本情况

(一)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情况。全市危险货物运输企业20家(2019年新增5家),其中,钦南区8家、钦北区5家、钦州港区7家。办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证共1850本(重型牵引车和挂车分别办证),其中,动力车辆数为1207辆(一体式危险品运输车589辆,重型半挂牵引车618辆),重型罐式半挂车643辆。全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3422人,其中,危运驾驶员1866人,危运押运员1556人。经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了解,全广西共有道路危运车辆8563(有动力)辆,钦州市车辆数排全区第二位。

(二)钦州市危运企业主要运输货物种类。2类1项液化石油气,2类2项瓶装高压氧气,3类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三甲苯、异辛烷和MTBE,4类黄磷,5类1项氧化剂、双氧水,6类2项医疗废物,8类硫酸、硝酸、磷酸、液碱,9类杂项(主要运输危险废物)。目前,钦州市危运企业没有运输1类爆炸品及7类放射性货物的资质。

(三)危险货物运输停车场情况。钦州市危运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配套有自用停车场,停车场总面积83171平方米(约125亩),其中钦州港区有8个企业自用停车场(泰禾顺发公司经营地址在钦北区,停车场设在钦州港区),总面积2592平方米(约39亩)。目前,钦州港石化园区的企业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各码头的仓储也不断发展,园区的企业、码头仓储等货物绝大部分都需要运输,除了海运和铁运,大部分都用危化品运输车辆运输。现在除了中石油炼油厂建设有独立的危化品停车场之外,其他的危化品企业、码头仓储均没有设置专用危化品停车场。进入到钦州港区域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基本上停靠在一些不规范的、没有安全防范和设备设施简陋的停车场,且普货与危货混停,安全隐患较大,也给石化园区和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安全威胁。

二、钦州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行业安全监管情况

钦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以加强日常检查和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等形式,強化对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总抓手,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强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源头治理,重点检查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及制度落实情况、检查驾驶员和押运人员安全学习情况、车辆技术管理执行情况、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落实情况、停车场地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生产闭环管理等重点环节、安全标准化考评落实情况等。2017年以来,钦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持续推进开展全市危险货物运输综合整治工作,对全市危险品运输企业检查覆盖面达100%,2018年取缔了钦州湾运输有限公司、广西明得化工有限公司等2家资质条件不符合规定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通过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全市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管理,夯实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确保了全市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三、钦州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危险品进出情况

(一)据向钦州市应急管理局了解,钦州市有20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其中,钦州港区8家,灵山4家,钦北工区4家,钦南区4家。规模较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钦州港区,分别为广西石化、泰兴石化、玉柴石化、天恒石化、天亿石化、泰兴石化、澄星化工、山东宏达化工等公司,主要产品为液化石油气、汽柴油、煤油、乙酸乙酯、磷酸等。

(二)据向钦州市商务局了解,钦州市2019年1—10月成品油采购量为38.9万吨,其中汽油量共18.3万吨(中石油加油站5.3万吨、中石化加油站9.7万吨、其他加油站3.3万吨),柴油量共20.6万吨(中石油加油站8.9万吨、中石化加油站8.8万吨、其他加油站2.9万吨)。

据了解,除本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外,还有较大数量的石化产品和化工产品是从国外及国内的海南、福建、广东、山东等地通过海运到钦州港后,再以公路运输的方式运往各地。

四、进出钦州市危险品运输车辆调查情况

(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提供数据,2019年11月27日(24小时监测统计),进出钦州市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数为3263辆。

(二)钦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也要求各县(区)对进出本辖区车辆进行调研统计,但是12月2日各县(区)反馈钦北区6辆(主要运输铅泥),灵山14辆(主要运输烟花爆竹),浦北7辆(主要运输汽柴油),钦南区和钦州港区无法提供相关数据。

五、道路危险品运输现状

(一)产品流向。目前钦州港拥有大量石化生产企业和仓储码头,是石化产品的主要输出地,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主要辐射广西区内和周边云南、贵州、广东等省份。

(二)本地和异地车辆经营情况。通过公路运输输出的危险货物主要以石化产品为主,少部分非石化产品为辅,包括成品油、航空煤油、二甲苯、液化石油气、MTBE、异辛烷、沥青、甲醇、磷酸、硫磺等。通过公路运输输入的危险货物有双氧水、硫酸、液碱、黄磷、甲醇等。从运力来源方面看,石化产品板块除成品油、液化气、航空煤油外,大量的石化产品销往广东方向,广东茂名的危险品车是这一块运输业务的主力军。其余的化工产品,如双氧水、甲醇、硫酸、液碱等也基本是按照属地配送原则,由外地车运输为主,如防城港的酸碱车、柳州的双氧水车、贵港的甲醇车等。钦州当地运输企业大多以运输产品油为主。

(三)经营方面。目前危险品运输基本上都是按照标吨进行装载,超限超载行为基本杜绝,但运输价格偏低利润小,并且价格不稳定,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装运回头货,还是可能会存在不按充装介质要求充装货物的问题,存在安全风险。

六、存在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效综合监管。危险货物运输缺乏有效的跨部门、跨区域的监控手段,没能真正做到对危险品运输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无法掌握全面的数据。

(二)安全设施不完善。缺少共用的危险运输专用停车场地,外地进入钦州市的危险品运输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三)运输企业规模小。钦州市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危化专业知识人才储备不足、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消防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薄弱等方面。

七、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加强信息共享。政府主导,加大监督力度,发挥行业监管作用,联合应急、消防、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检查,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对企业存在问题进行监督指导,由排查静态隐患向动态隐患深入,进一步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夯实企业基础管理、提高企业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危险货物运输智能化管理,通过大数据管理,规范进出钦州市危险品运输车辆监控,实现数据共享。

(二)严把市场准入关,积极引导企业优化升级。科学预测钦州市运力与运量的供求关系,严把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市场准入关,新增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优先发展投入节能、环保车型。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整合资源,合并重组壮大经营,实现危险品运输企业集约化、专业化经营。

(三)强化科技兴安,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利用安装、使用道路运输车辆及人员管理系统,通过安装智能视频监控,动态监控、手机App等方式对车辆和驾驶员进行有效监控,做到车辆一动,全程网络监控。继续强化驾驶员、押运员安全学习教育培训力度,确保安全学习真正落实到每个驾驶员和押运员,从而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生产。

(四)强化危化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开展系统、专业化培训,加大危化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安全防范和現场紧急救援综合能力。

(五)加快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遵循以“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形成合理规划和安全为主的停车供给格局。建议在各县区尤其是钦州港区内建立多个综合性的公用危运车停车场,满足进出钦州港区域的危运车集中停放,并设立指挥监控中心,利用智能监控设备和车辆动态监控等进行实时监控进入钦州市辖区内的所有危运车。同时公安交警、应急、交通运管部门要实现数据联通,进一步核查进入钦州市辖区的危运车产品相关数据信息和相关驾押人员信息,确保车辆和人员合法合规。

(六)加强灭火救援专业能力的建设。一是加强战术战例学习和研讨。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尤其是继续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技术培训力度,熟练掌握各类事故战术处置要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心理素质训练,强化攻坚训练和辖区熟悉,开展无预案实战演练,提升消防指战员的技战术水平。二是推进部门联勤联动机制建设。推动政府积极构建信息共享、反应迅速、联勤联动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落实各级职责任务,明确响应级别。定期组织开展灾害事故处置多地、多部门联合演练,切实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抵御灾害事故能力。涉及多地联动处置方面,应提请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指挥。三是不断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要不断落实钦州石油化工专业队伍建设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区内外专业化队伍的组建、训练、执勤模式,配齐配强石化灾害事故处置专业器材装备,开展专业训练。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钦州市消防安全
童画世界
黑白灰
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筑火灾“防控网”
浅析高职院校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坍塌式腐败
尖耳兔小电之志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