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框》标准下的外语等级测试
——以法语等级考试DELF/DALF为例

2021-08-30 08:26魏元琪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口语考查考试

魏元琪

(昂热大学,法国 昂热 49035)

《欧框》自2001年问世以来,在欧洲国家被广泛接受,并且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欧洲以外。在语言测试方面,《欧框》所提出的三级六等语言能力量表,已经成为诸多大规模语言测试所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在法语等级测试中,国际认证的考试TEF、TCF、DELF及DALF等都是以《欧框》所提出的三级六等语言等级为参照。那么,《欧框》测评理念有哪些重要思想,《欧框》标准下的外语测试有哪些特点,对我们的外语教学测评有哪些借鉴意义呢?笔者作为上海法语联盟教师及上海地区DELF/DALF的考官,将以2021年3月份的考试为参考,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欧框》简介

(一)《欧框》的意义及“面向行动”理念

《欧框》问世以来,作为欧洲语言教学及测试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影响了很多国家语言测评体系的制定。它的出版主要基于两大目的:第一,鼓励包括学生、老师、语言专家等语言使用者对很多问题进行思考,比如如何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以及怎么帮助别人更好地学习一门语言。第二,促进语言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欧框》明确指出,此框架的制定并不是对老师日常教学内容及方法做出指令,而只是提出问题,希望大家进行探讨。在对《欧框》的研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章节末尾小结部分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

《欧框》一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欧框》制定的基本原则及现实意义。欧盟理事会希望加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欧洲人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与合作。欧洲理事会鼓励教学人员以学习者的需要为本,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及个人特性。

《欧框》第二章中提出了“面向行动”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以行动为导向,阐述了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都是社会人,学习语言就是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完成各种任务。在这一章节中,语言能力被分成个人能力和交际能力, 其中对语言知识点的掌握只是个人能力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交际能力, 包含学习者的社会语言学及语用能力。在这一章中,语言活动被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语言的输入、输出、互动以及媒介[1](P14),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其中语言的媒介活动主要是指翻译。传统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被归类在输入及输出两项语言活动中。

(二)《欧框》的语言分级体系

《欧框》第三章提出了三级六等的语言分级体系(A1-C1)。这种体系并不是在2001年才被提出来的。早在1975年,第一个等级,也就是目前所知的B1等级就已经由John Trim提出并应用在英语教学中[2](P41-42)。当学生到达了这个语言等级,表明他能够在目标语国度旅行,并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在这个等级被提出后,后期的研究者们认为,学生如果要达到这个等级,在前期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由此,在广大教师培训机构的要求下,更低的基础等级和更高的语言等级被定义出来,也就成了初、中和高三个等级。今天我们看到的《欧框》三级六等树状结构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见下图。

根据《欧框》的理念,这六个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把它们重组或进行拆分。比如可以把六级分成三等:初级,中级和高级, 或者把其中某个等级,比如B1级别根据教学需要分为B1.1, B1.2等, 教学单位及教师可以灵活运用。

(三)《欧框》的语言能力量表和测试

《欧框》的三到五章展示了不同维度的语言能力量表。这几个章节分别以不同的切入点对每个等级所能进行的语言活动进行了描述。语言教学政策的制定者可以自由选用所需要的部分来使用。能力量表都是由正向的“能做……”为表述,旨在对学习者的现有能力做出肯定评价。

《欧框》2018补充版在原有语言能力量表基础上,作了更为详细的补充。在2001版已有的语言能力活动比如输入、输出活动等,补充版扩充了更多的能力量表。在2001年版本中缺失的语言能力量表方面,比如媒介活动及多语言能力这两项,补充版也进行了详尽的补充。

《欧框》的第六章介绍了不同的教学及学习方法,和之前几章一样,此框架并不强制规定采用某一种方法,甚至没有作任何推荐,而是介绍了多种选择。第七章介绍了如何进行任务型教学。第八章针对语言的政策制定者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要注重多语言教学环境等。

《欧框》附录内容旨在进一步补充测评方面的有关事宜。比如附录C与D介绍了一套由欧洲联盟提出,可以线上使用的测试系统DIALANG,即《现代语言评估体系》。

《欧框》第九章是关于外语教学测试的。其中有一些关键性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二、《欧框》标准下的语言等级测试

(一)《欧框》标准下测试理念

作为评估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欧框》在很多方面对外语教学测试都提出了指导意见。比如对于测试内容的确定,《欧框》建议广大教师参考第四章第四节“语言交际活动”的相关部分。正如上文提到,语言交际活动分为输入型、输出型、互动及媒介活动。那么在设计考试形式时,为了更全面地考查学生能力,听说读写译和交际活动等都要涉及到。但是《欧框》同时强调,评估的可行性是能力评估很重要的一点,各教学测试设计团队都应在充分考虑测评可行性的基础上来设计考试。《欧框》同时强调测评的信度及效度。要使某测评结果有说服力,测评必须是让人信服且对学生能力进行有效测评。以口语测试为例,《欧框》设计的交际活动有“表达”和“互动”,在考试中,需要学生既要有事先准备的发言,还要和考官进行讨论或目标性合作。这些在DELF/DALF题目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在确定具体测试内容时,《欧框》建议参考第四章第一节“语言的使用环境”,包括语境、条件等。《欧框》还建议参考第七章“教学任务及其作用”,鼓励广大测试设计者思考测评要求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语言程度之间的关系。各个级别的测试内容所提供的语料及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需要符合他们的需求。比如说,不能为A1级别的学生设计长达30分钟议论文形式的口语展示。

《欧框》还区分了13对共26种不同形式的测评方法, 帮助老师们进行对比,选择更合适的形式考查学生能力。另外,《欧框》还对一些概念进行了强调。比如,《欧框》区分了“失误”和 “错误”两个概念。其中,“失误”可能是因为学生不小心或者在某一方面语言能力有欠缺才产生的,对于母语使用者,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并不需要纠正。只有“错误”才应该在测评活动中被纠正。《欧框》标准下的考试也贯彻了这一理念。比如今年三月份的一道DELF B2听力题目问: “我需要带什么去参加晚餐?”正确答案是“面包(baguettes)”,如果学生多加了不定冠词或者数量冠词,回答“一些面包(des baguettes) ”“两个面包(deux baguettes) ”等,都算是正确答案。因为这些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所以如果在输出方面出现错误,会按照“失误”而不是“错误”来进行处理。

(二)《欧框》标准下语言等级测试

《欧框》出版以来,很多欧盟国家的语言等级测试设计都遵循了它的测评理念。在法语教学领域,大型国际认证的考试都已经与欧框等级相对应。例如,TEF与TCF考试所出具的等级证书会标明A1到C2的等级; DELF考试有四个等级,分别为A1, A2, B1和B2; DALF考试有C1与C2两个等级。法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也将这些语言等级纳入自己的考评系统, 如果外籍学生在法国高校入学,必须达到DELF B2等级以上。

DELF/DALF还在多个维度遵循了《欧框》的理念。首先在考试设计方面,由于《欧框》将学生的语言活动分为输入和输出型,所以DELF/DALF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这四项必考内容。其中听力和阅读理解题型多样,有选择题、连线题、简答题、对错题、图表题等等。

口语和写作都是以日常生活为主题进行题目设计。笔者作为2021年3月期上海DELF考官,参与了B1及B2级别的口语及写作考试评分阅卷工作。这次口语考试的主题有男女平等、贫富差距、环保以及未成年人是否应该参加选举投票等社会问题。其中一个口语辩论命题为是否在学校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就可以消除学生间的差异。在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有校长、老师、学生家长、专家学者所持的不同观点。有些学者认为:统一校服试图隐藏社会等级差异,而掩盖社会等级差异并不意味这些差异就不存在,因此他们不同意穿校服这件事情。当然,所有这些角色的观点只是为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并对此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开拓视野。

写作测试也是基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熟悉的场景设计的。比如针对初学者基础等级的A级, A1等级的写作测试会有填写报名表一类的题目,这是外语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可以遇到的日常场景。比如注册某个培训课程或者填写体育俱乐部的报名表,其中有姓名、年龄、国籍、邮箱电话等信息。

中高级别的考试内容设计同样也来源于考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本期B2考试让学生思考大学一年级学生是否应该参加实习。 有同学写到:大一学生不应该参加实习, 因为课程很多,没有时间,应该到大三大四再参加实习。有的同学认为大一学生不应该参加实习,因为大一处于基础学习阶段,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满足具体实习工作岗位要求,并举例说,有一个学机械的同学大一去某公司实习,结果连基础的图纸都看不懂。 这样具体的例子就会在语用能力的评分项中得到加分。

三、《欧框》标准下评分标准

(一)评分理念

DELF/DALF考试的评分标准也严格遵循了《欧框》的理念。首先,口语及写作评分中侧重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而不是语法能力。其次,就是上文提到的,《欧框》区分了“失误”和 “错误”两个概念。在评分标准中,只有错误才会扣分。这个理念体现在输入类的题目中,也就是听力和阅读题目中,若学生在做这些题目时出现了语法错误,在不影响阅卷老师理解的情况下,都属于正确答案。除了上文所说的关于“面包(baguettes)”的例子,学生加了定冠词或数量词都不会扣分。在初级A等级的考试中,只要学生的拼写符合法语的拼读规则,哪怕词语拼错了,也是不扣分的。比如一道题目的答案是“周六(samedi)”,如果学生写成了“çamedi”或者“ssamedi”,按照法语拼读规则,这两个词发音与正确答案是一致的,所以虽然这两个词拼写有误,但是也算正确答案。

(二)口语测试部分

以B2等级的口语考试为例,该考试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学生抽取一篇短文,在30分钟的准备时间内,以这篇短文为基础作一个简短的演讲。这个口语展示大概5到7分钟,其中需要介绍短文内容,提炼出主旨思想,并从多个角度来对于主题进行探讨。类似写作中的议论文形式,但是不考查写作内容,只注重口语表达。第二部分是与考官的辩论。考官会围绕此主题与考生展开10-13分钟的辩论。学生需要在交流中以事实为依据,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两部分的考试内容一共25分。

B2口语考试的评分标准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占7分。比如是否能提炼出文章主旨,是否能举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是否能把不同的意见清晰地连接起来。 第二部分考查在题目中学生展现出的语用能力,比如能否坚持自己的立场,与持不同观点的人(比如考官扮演的角色)进行辩论,能否对某一观点进行展开讲解,而不是泛泛而谈。

以上文所提到的学校是否应该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的题目为例,若学生认为统一校服的做法是好的,可以消除贫富差距,那么此时考官往往会扮演一个持反面观点的人。比如一个法国考官可能会问,一个贵族学校和一个普通公立学校同时要求学生穿校服,如果来自这两个学校的学生在大街上相遇, 这不更加表明了他们身份差异了吗?此时学生需要找出合适的观点或例子与考官辩论。考官所问的问题是根据学生的立场来决定的,目的并不是故意不同意学生的观点,而是考查学生在与目标语人群对话中,当对方观点与自己不一致时, 如何使交流顺畅合理地进行下去。口语评分表的第二部分占6分,前两项考查语用能力的分值共计13分,超过满分25分的50%。

B2口语评分表的第三部分是对语言能力的考查,其中包括词法、句法以及语音语调,分为三小项,一共12分,比如词汇量的丰富程度,词汇的准确度,句法的准确性,语法的正确性,以及语音语调是否清晰自然。这些语法点的考查所占分值为12分,小于满分25分的50%。 所以DELF口语的侧重点仍然在语用能力而非语法能力。

(三)写作测试部分

写作考试也遵循了同样的理念,即偏重语用能力而非语法能力的考查。以B1等级写作评分为例,在满分25分的写作中,只有12分是考查语言知识的掌握能力,这12分包括两大项六个小项,第一项是词汇能力,其中包括三个小项: 词汇的丰富程度,选择词汇的准确度,词汇拼写。第二项是语法能力,包括句型丰富程度,动词的时态语态选择,动词阴阳性单复数等配合。其余的13分是对语用能力的考查,其中又细分为四个小项,比如文章结构和主题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考生所举的事例是否丰富恰当,文章是否连贯,前后是否呼应等。

四、《欧框》对我国法语测试的借鉴意义

在我国,测试大学法语专业学生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法语专四和专八考试,相比于DELF/DALF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查,目前我国法语专业四级、八级的考试形式仍然是以考查知识点的掌握为主,而且没有口语考试形式。鉴于此,我们认为《欧框》标准下的测试理念和实践对我国的法语等级考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根据《欧框》 “面向行动”的教学理念,学习语言就是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完成各种任务,语言知识点的掌握只是个人能力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交际能力, 包含学习者的社会语言学及语用能力。在考试内容上,要突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考查,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用环境和语言材料,选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情景和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表达对某些社会问题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题型设计方面,我们可以使用单选和其他题型,比如对错题、连线题、图表题等。

在口语及笔试考试的阅卷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参考《欧框》标准下的考试评分标准,考查学生的语言技能及语用能力。即使短期内不能考查语用能力,起码可以把对语法内容的考查分成类别,比如词汇量、词汇的正确性、句子的丰富程度、句子的准确程度、动词的时态选择、动词的变位是否正确等等。这样将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分门别类地去评价,能够更准确地体现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测试的效能。

五、结语

《欧框》作为欧洲语言学习和教学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欧洲各个成员国之间有效交流。《欧框》中关于测评的一些理念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作用,使我们更好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积极正向的鼓励与评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口语考查考试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酒中的口语诗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口语对对碰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