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里隐藏的东西

2021-08-30 01:17高维生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腐乳鲇鱼驴肉

高维生

鲇鱼炖茄子

东北俗话:“鲇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鲇鱼炖茄子是一道特色炖菜。

鲇鱼炖茄子是东北的金牌菜,离开大铁锅,炖出来不一样。在姥姥家过暑假,经常吃鲇鱼炖茄子,以后再找不回那种味道。姥姥家门前有一条小河,两岸边生长着密集的野艾,清澈透亮,水声潺潺,能看清河底沙子。这条河没有大鱼,只有小鲫瓜子、泥鳅和青蛙。有时姥姥赶大集,买回几条鲇鱼炖茄子。茄子不用买,去前面的菜园子里,摘几根茄子,清水洗净。下锅不能用刀,而是手撕,这样做出的茄子好吃。姥姥家的落地灶,烧大块的桦子,屋子里炭味弥漫,桦子烧得正旺,大铁锅中的油熬得吱吱响,浮起金色细泡。爆香姜和蒜,放酱油,黄豆酱,花椒粉,加水放人茄子和鲇鱼。

炖出的鲇鱼肥而不腻,茄子新鲜味浓,人口鲜美。坐在大炕上,围着小方桌,吃一碗二米饭,留在记忆的深处里。姥姥多年养成习惯,饭前拉过烟匣子,卷一棵烟,然后才能吃饭。她一边抽烟,一边望着大家吃饭的样子。来山东三十多年,我尝试着做这道菜,每次都找不回那种味道。我怀疑食材的问题,缺少大铁锅和桦子。做出的鲇鱼炖茄子缺少什么。我每次回东北老家,找一家小饭馆,只点鲇鱼炖茄子,安慰漂泊的心。在网上读刘磊的小文,他写出鲇鱼炖茄子的民间传说:“当年北宋亡于金,宋徽宗、宋钦宗被俘押往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途经松花江时士兵捕来一些鲇鱼,托当地渔民做成菜肴。渔民见鲇鱼数量不多,为了充数,就在里面加上茄子一起煮。徽钦二帝吃了这道菜,觉得味道鲜美,连声称赞,后来这道菜就被戏称为‘撑死老爷子。其实这个传说并没有什么历史依据,或许人们总是想让自己喜欢的家常菜带上一点儿传奇的色彩。事实上,每年茄子上市的季节正是鲇鱼最肥美的季节,鲇鱼肉多刺少,鲜美肥嫩;茄子营养丰富,人口软糯。荤素相得益彰,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

刘磊说鲇鱼炖茄子,和宋徽宗、宋钦宗被俘押往五国城,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依兰县有关系。我对这个地方有特殊感情,80年代,读长篇小说《历史的回声》,书中的主人公魏泰山的老家在三姓,就是依兰县。李克异,原名郝维廉,1919年8月出生于东北沈阳市大北边门里奉系军人家庭。青年时代流亡到北京,参加中共地下党活动,开始创作,以袁犀为笔名,发表小说反映东北沦陷区人民的生活,当时很有影响。依兰原名三姓,满语依兰哈喇。1616年至1620年,努尔哈赤派大臣招抚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努业勒——卢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姓,三个赫哲氏族姓氏,先后来依兰居住,从此该地区称为三姓。2017年8月,我在朋友的陪同下,从哈尔滨出发,走哈同高速公路,越野车行驶二百五十多公里,来到历史小城三姓。金代五国城遗址,据史书记载,是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遗址。

五国城系辽代五国部之一,依兰是越里吉故国,在五国部的最西面,是一个盟城,故称依兰五国城为五国头城。靖康初年(1126年),金兵攻破东京,俘徽钦二帝及其宗室三千余人被迫北行。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抵金国胡路,即今依兰五国城,开始他们漫长的屈辱生活。至宋绍兴五年(1135年)、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徽钦二帝死于五国城。我去的那天,因为金代五国城遗址内部维修,不对外开放,只能趴门缝向里观望。很遗憾走这么远的路途,不能进院子里,感受皇帝坐井观天。三江地处小兴安岭、完达山脉、张广才岭延伸地带。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

我们一行人询问路人,来到江水交汇处。望着宽阔水面,几只水鸟飞动,阳光下的江水波平浪静。

五通桥椒麻腐乳

方形玻璃瓶,红色的铁皮盖,中间铜钱的图案,方孔为中心,呈四根对角线,桥牌腐乳四个字组成,每个空格是一个字,铜钱外,有一行“百年传承,传承百年”弧形的字。在雄风超市货架前,看到五通桥椒麻腐乳,买一瓶回住处。离做午饭还有一段时间,泡一壶绿茶,察看椒麻腐乳。

椒麻腐乳的产地在乐山的五通桥,德昌源酱园厂是老字号,在四川和重庆一带有名气。五通桥去过一次,高淳海在乐山师院上学,我们为了看小西湖。五通桥是一座水乡古镇,在乐山市以南的二十四公里,有涌斯和芒溪两条河,将五通桥分割成四望关、青龙嘴及竹根滩三大部分。五通桥背依青山,又有大水傍过,养育古老的民风。五通桥水多,自然桥不能少,各种风格的桥,体现建筑师的个性,把三片独立的陆地连接起来,形成特有的水城。清代诗人李嗣源称赞“烟火万家人上下,风光应不让西湖”。诗中说的湖,便是人们称谓的小西湖。

五通桥是文化厚重的地方,始于东汉时期的西坝米酒、远近闻名的苦竹,都是当地的特产。它的端午龙舟民俗,一直没有间断。源于清顺治年间,乾隆年间,开始龙舟竞赛和抢鸭子活动。咸丰年间,经过整治河道后,龙舟会更加昌盛,附近水路码头都有龙舟赶来,参加每年的竞赛。五通桥的豆腐乳,人们习惯称毛霉豆腐乳,也是大放光彩,它是传统的酱菜。由于五通桥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特殊,独生的毛霉,使豆腐乳香味浓郁、香气扑鼻,回味不尽。很多到过这里的文化名人,徐悲鸿、张大千、丰子恺、冯玉祥、刘伯承诸人,品尝过后都赞不绝口。

清代同治年间,德昌园酱园在当地就是最大的豆腐乳作坊。豆腐乳制作严谨,经过多年的酿制,形成自己的工艺流程。从磨浆、点脑到定形、蒸坯、划坯、培菌、后发酵,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选材也很讲究。一是必须用河西片区不含盐碱的山地上种的小黄豆;二是要用凉水井的水淹浸泡适度,精推细磨;三是毛霉菌丝长似鹅绒;四是酒用西坝米酒,香料精挑细选;五是大坛储存小坛出售。

五通桥的老百姓称豆腐乳为豆腐鱼,传说中的“德昌源”,由同治皇帝亲笔题写。

当时嘉州的府台,想创一个品牌流传后世,选中五通桥的豆腐乳,但必须想办法,把它送进京城宫里,他開出千两银子的悬赏。有一位姓杨的青年,自己开一家“江东园”作坊,做出的腐乳风味独特,色香味俱全。他将榜揭下,与府台谈的条件是,拿出祖传秘方做的腐乳,“不要赏银,只要御笔”。府台一听大喜,让他准备几坛上好的腐乳,亲自押送进京,作为贡品献上。“时值盛夏之时,慈禧食欲不振,太医也束手无策。同治皇帝将嘉州府进贡的腐乳献上。慈禧在病床上,闻之有异香迎面而来,食欲大增,精神爽朗,即下诏让嘉州府每月上贡十坛。同治大喜,即招府台上殿觐见,府台告之杨的请求后,万岁爷连声道好,欣然提笔书‘德昌源三字,释日‘德为道,昌自然。”

早餐煮面条,拿来椒麻腐乳,拧开铜钱图案的盖,麻辣气息,疾速地冲来。一块块腐乳泡在麻油汤中,不似北京“王致和”,乳块腌红汤间。不同的汤汁表现两种文化,承载的故事,有了不一样的结果。

我夹一块椒麻腐乳,舌尖抿一下,冲劲十足的麻辣,顷刻间,回荡豆腐乳的香气。

当年不知驴肉美

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驴肉味道鲜美,中医认为,驴肉性味甘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去烦。

1983年,我家从东北搬迁山东滨州,第一顿饭在作家飞雪家,他上了一盘广饶驴肉,介绍说这是当地名吃。这是对广饶的最初认识,当时属于滨州,未划人东营市。

德州驴产于滨州,以无棣为中心产区,又称无棣驴。早在清乾隆年间,无棣农民常用驴运盐,去德州进行盐畜交易,德州聚集滨州的商贩,他们的货大多靠驴驮运过来,德州驢由此而来。这种驴体形高大,按毛色分为三粉、乌头两类。

东北人很少吃驴肉,对于驴的认识,灰褐色的动物,个头不大,耳朵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蹄小坚实。它能拉车载货,作为交通工具供人骑乘。我家附近向阳红商店,进货的运输工具就是毛驴拉的车。小动物可爱,不做出激烈反应,给人造成伤害。

作家席间讲述广饶驴肉的传说,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肴驴肉经县城十一村武举崔万庆举荐至兵部差务府,自此以后,肴驴肉进入京城宫御膳房。肴驴肉常吃能生力气,适于练武人的下酒菜,广饶县大王镇的田门,出过皇帝侍卫,据说和肴驴肉有关系。光绪年间,康有为途经广饶,品尝肴驴肉后,写过一首诗:“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当年不知驴肉关,何事叩门却芳香。”

名人伴名菜,自那时起,广饶肴驴肉的名声远播。广饶肴驴肉用料讲究,十七种传统香辛料,驴肉配以陈年老汤煮。肴驴肉纤维透明,充满弹性。

广饶肴驴肉正宗的是十一村崔家肉铺,崔成文生于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童年读过私塾,由于家庭贫穷,十几岁务农,在家种几年地,靠天吃饭,勉强维持生活。他头脑精明,善于琢磨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有卖肴鸡的,卖猪肉的,看不到卖驴肉的。这是难得的商机,卖驴肉无竞争对手,别人抢不走买卖,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钱。有一天,他在西关大集,碰上卖一头伤腿的驴,价格便宜。他买下瘸驴回家杀了,用作肴鸡的香料,加工出肴驴肉,余下的卖生肉,想不到的是买肴驴肉的人多,价格又好,两天的工夫就卖完货。他深受启发,觉得此买卖可做,大有赚头,至此做起肴驴肉的生意。

崔家的肴驴肉,洗净的驴肉切成大块,加水和老汤,放多种调料,急火烧三小时,汤中除油,肉瘦添加老汤。汤中的薄油,罩住热气不易蒸发,石头压肉入汤,改文火焖蒸四五个小时。出锅的肴驴肉红中透紫,横刀断丝,肉质纤细,香而不腻,汤中有中药,夏天苍蝇不叮,所以不会变质。

1984年,我来山东的第二年,准备回老家东北探亲,向身边的人询问,决定带广饶的肴驴肉。东北人很少吃驴肉,肴驴肉在当地名气大,具有代表性。托人从广饶买回十几袋子真空肴驴肉,带着情感回老家。亲戚朋友每家分一袋,吃后感觉味道不错,有人建议引进这种美食。

至今在滨州不论大小的饭店,经常见广饶肴驴肉的菜名,驴肉真假,难以辨认出来,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正宗的广饶肴驴肉。

原载《小说林》2021年第2期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曲光辉

猜你喜欢
腐乳鲇鱼驴肉
一块腐乳12克盐?
腐乳含盐量高
河北名吃
鲇鱼捕老鼠
体弱多病者宜食驴肉
河间驴肉
吃腐乳防痴呆
鲇鱼钓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