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胎盘水泡样变

2021-09-01 03:45宋丹阳李洋洋宦大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样变水泡核型

宋丹阳,李洋洋,宦大为

(1.沈阳市妇婴医院超声科,2.病理科,辽宁 沈阳 110000)

产前超声已逐渐用于监测早期妊娠及早发现胎盘水泡样变。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and coexistent fetus, CHM&CF)、部分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 and coexistent fetus, PHM&CF)及胎盘间叶发育不良(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 PMD)超声均可提示胎盘水泡样变,而预后不同,使得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例产前超声提示胎盘水泡样变孕妇,观察CHM&CF、PHM&CF及PMD超声表现及转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9月—2020年9月52 800名孕妇于沈阳市妇婴医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其中7例(7/52 800, 0.01%)胎盘水泡样变;该7例孕妇年龄21~40岁,平均(30.2±3.5)岁,于孕13周+2~17周+5首次检出胎盘水泡样变。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E8或E10超声诊断仪,C5探头,频率2.5~5.0 MHz,嘱孕妇仰卧,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12)》,观察胎盘位置、厚度、病变范围、内部回声及血流等,并对胎儿进行系统超声检查;之后每2~3周随诊1次,并结合羊水穿刺核型和术后病理进行分析。

2 结果

7例中,双胎妊娠CHM&CF 1例,合并妊娠高血压(180/100 mmHg)、尿蛋白(+++);胎儿生物学测量结果正常,无结构畸形,羊水穿刺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超声见左侧壁胎盘内大小不等水泡样囊性无回声区,右侧壁可见正常胎盘组织回声,2个胎盘之间界限清晰(图1),脐带胎盘入口位于右侧壁正常胎盘;CDFI于囊性无回声区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孕妇于孕17周+4接受引产术,证实双胎妊娠;术后病理诊断左侧壁胎盘完全性水泡状胎块。3例PHM&CF,胎儿生物学测量结果均正常,1胎全前脑、喙鼻,1胎永存动脉干、左肾囊肿,1胎合并脊柱裂,羊水穿刺细胞染色体核型均为三倍体。超声见右侧壁胎盘内大量大小不等水泡样囊性无回声区,与正常胎盘组织分界不清(图2),脐带胎盘入口均位于病变处;CDFI于囊性无回声区未探及血流信号;孕妇分别于孕18周+2、17周+5、16周+2接受引产术,术后病理均提示右侧壁胎盘部分性水泡状胎块改变。3例 PMD,胎儿生物学测量结果均正常,未见明显结构畸形,羊水穿刺细胞染色体核型均正常;超声均见胎盘内大小不等水泡样囊性无回声区,与正常胎盘组织分界清晰,CDFI于囊性无回声区未探及血流信号;其中1胎超声见脐带胎盘入口位于正常胎盘处,孕28周起病变范围逐渐减小,后足月自然分娩;1胎超声见脐带胎盘入口位于病变处,之后病变范围逐渐增大,足月自然分娩;1例孕妇反复阴道出血,超声见脐带胎盘入口位于病变处(图3),之后病变范围逐渐增大,于孕29周早产;病理均提示胎盘间叶发育不良。

图1 孕妇,26岁,孕13周+2,双胎妊娠CHM&CF 超声声像图示左侧壁胎盘内大小不等的水泡样囊性无回声区,与正常胎盘组织分界清晰 图2 孕妇,32岁,孕13周+5,PHM&CF 超声声像图示胎盘右侧壁内大量大小不等的水泡样囊性无回声区,与正常胎盘组织分界不清 图3 孕妇,24岁,孕17周+1,PMD 超声声像图示胎盘内大小不等的水泡样囊性无回声区,与正常胎盘组织分界清晰

3 讨论

产前超声有助于诊断CHM&CF、PHM&CF及PMD,以决定是否建议继续妊娠。

CHM&CF发生率1/22 000~1/100 000[1],常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滋养细胞肿瘤等,为避免不良妊娠结局,常建议孕妇终止妊娠;如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且无结构畸形时,可在密切监测下继续妊娠。MASSARDIER等[2]报道14 例CHM&CF孕妇中,仅3例娩出健康新生儿,7例孕妇合并滋养细胞肿瘤。本组1例CHM&CF超声于孕13周于脐带胎盘入口见独立正常胎盘组织,羊膜囊包围胎儿和正常胎盘,囊性病变位于羊膜囊之外;孕17周+1孕妇血压升高(180/100 mmHg)、尿蛋白(+++),乃终止妊娠,行引产并抽取羊水行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未见异常。

部分性葡萄胎约4%侵及子宫,一般不发生转移。PHM&CF时,胎儿多生长受限并存在结构畸形,染色体核型多为三倍体(多余一套染色体来自父方),常见核型为69 XXY、69 XXX或69 XYY,应建议孕妇终止妊娠。本组3例胎盘内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性无回声区,与正常胎盘组织分界不清,且胎儿结构畸形;遂引产并抽取羊水行染色体核型检测,均为三倍体。

PMD系罕见胎盘血管异常,与多种围产期结局有关,包括胎儿生长受限、胎死宫内、早产及贝-维综合征[3];病理学表现为胎盘局部绒毛膜板及近端绒毛干血管瘤样扩张,无滋养叶细胞增生。产前应抽取羊水行染色体核型检测,以评估胎儿染色体核型;发现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且无结构畸形及生长受限时,应持续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羊水量及血管搏动指数(脐动脉、大脑中动脉、静脉导管)。本组3例PMD中,1例胎盘病变于孕28周后范围逐渐缩小,与文献[4]报道相符;2例足月自然分娩,孕期胎盘超声表现、胎儿情况与文献[5]报道相符。

产前超声发现早期胎盘水泡样变时,应根据以下指标初步鉴别CHM&CF、PHM&CF及PMD:①水泡样变范围、演变过程;②与正常胎盘组织分界;③脐带胎盘入口位置;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有无结构畸形;⑤羊水穿刺胎儿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对评估孕妇是否继续妊娠和预后至关重要。CHM&CF和PHM&CF多伴恶性滋养层疾病,而PMD结局较好,应避免非必要终止妊娠。产前超声结合孕妇临床症状、胎儿发育情况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并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样变水泡核型
SNP-array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胎儿超声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果分析
宫颈糜烂样变患者60例临床疗效观察尝试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艾草水泡脚改善肺功能
抽掉梯子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2040例不孕不育及不良孕育人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全基因组芯片扫描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