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文化与旅游发展

2021-09-01 23:43吴晓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旅游发展

吴晓星

摘要:人文旅游产业在当今旅游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个地区原有旅游业可以保持继续良好发展状态的原动力所在。针对寺庙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展开研究,分析可开发的寺庙文化旅游资源,寻找并分析开发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应解决对策,借此带动我国寺庙文化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和经济建设,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发展;传承与保护

前言:人文旅游是全体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产业结晶,同时也是展现一个民族风貌与名族特色的有效手段。寺庙文化属于人文旅游项目资源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同时涵义深刻,民族性、艺术性、思想性效果极佳。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发出部分可供人们旅游参观的宗教文化活动项目,可以人们更加真实的感悟到佛教独有的内涵与文化特质,真正发挥出人文景观所具有的资源效果,为寺庙旅游业在未来阶段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作用。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需要更加关注寺庙文化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发展寺庙文化旅游产业的必要性

佛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结构,思源则是佛教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佛教文化在当今社会最为直接的体现形式。自近代以来,佛寺兴废始终与社会文化的实时变迁具有直接关联相关。近几年间,我国旅游开发速度十分迅猛,佛教文化资源在此时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结合开发正式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项新发展热点,佛寺在宗教驻地的意义基础上,同时又被赋予了全新的旅游景点含义[1]。

佛教文化与地区性旅游产业开发之间产生的互动与互构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已经成为近几年间的一个热点话题,参与者的讨论活动主要围绕如何为佛教资源做出更为优质的旅游项目开发为主。但是,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产业本身便会对佛寺及佛教文化形成冲击和重构作用,并且佛教在全新的社会思潮下保证自身的良好延续状态,留存自身精神文化和思想内涵等问题也在成为人们不得不关注到的关键性问题。特别是部分佛教文化的最直接载体便是佛寺,但是在新型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佛教文化正在面临“出世”与旅游产业开发提的“入世”的锚段之间找到得以延续的方式,佛教文化实质和佛教精神依托的存在价值同样需要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寺庙文化旅游开发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交通不便

交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注意到的必要条件之一,旅游业同样如此,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优质的交通条件。但是,大部分寺庙距离城市的距离较远,虽然部分寺庙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比此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寺庙需要承载的游客数量正在呈现出一种十分迅猛的发展态势,此时的交通运输情况仍然表现出一种滞后的状态[2]。随着车流量的逐渐大,道路的路面窄,道路路况不佳等情况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行车速度,同时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旅游路程上的交通事故影响极大,即使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会给游客留十分不好的印象,影响到产业发展。

(二)旅游环境不佳

历史的、地方的、民族的文化特色,大多需要外部环境或者建筑环境的衬托,才能够使游客感受到一种足够神秘的氛围[3]。但是,当下部分寺庙中的佛教文化典籍或者建筑内涵正在逐渐流失,尤其是在其正式成为一种旅游产业中的高价人文旅游资源后,随着管理人员的管理认知水平滞后,使得这部分文化遗留收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旅游氛围也因此受到不利影响。在进行实地调查后,反馈信息显示,70%以上的游客对寺庙旅游环境质量存在不满意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下述几方面内容:

(1)部分寺庙大门前设置的旅游商品摊位不规范,看起来杂乱无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寺庙佛教所具有的神秘气氛,不利于游客对寺庙的外观欣赏。

(2)部分如:“城北派出所”、“旅客须知”、“优秀文明景点单位”等类型的牌匾或者条幅悬挂位置不当,在景区中显得不伦不类,这也对寺庙外观的的整体和谐性造成了破坏,会对游客的游览兴趣造成影响。

(3)部分寺庙中的环境卫生条件差,特别是洗手间等区域亟待改善,给游客带来的生活体验极差。

(三)导游人员素质偏低

大部分地区的地方导游人均素质不足,甚至不具备导游资格证以及上岗证,地区旅游局凭借所在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以及寺庙佛教为主的多种宗教文化并存的实际情况,大量发展旅游业,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关于基层和中层旅游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培养和锻炼工作并不及时,也不到位,正式这些不合格的导游大量存在,导致寺庙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十分不利的影响[4]。

三、寺庙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对策

(一)加强交通建设

对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言,需要保证旅游区内道路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依据方案提出的具体内容开展施工建设。如:在正式施工前的准备阶段,需要明确该旅游设施的具体位置,合理布置道路走向,与周边环境尽可能保持同一基调,同时还需要保证交通建设与旅游产业之间的有效结合,在不破坏固有生态体系的条件下,对约项目施工单位加以约束。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需要有关部门对交通设施进行有效管理,因为交通设施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坏,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好设施问题,很有可能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需要制定更为科学的运行管理方案,以此保证交通设施的管理工作有效性,尽可能延长交通设备的有效使用时间,减少在旅游景区内的施工作业频率,保证游客的观感。

(二)加强环境保护

大部分寺庙所在地都有着“依山傍水”的地理条件,所以周边的生态保护问题需要受到重视,随着农业化和牲畜业的持续发展,寺庙周边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变得越发严峻,给参观者的视觉体验形成了极大程度的破坏,在此间想要保持更加真实的生态置换,需要设定更加完善的、科学的、系统的自然环境管理体系,借此保证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协调发展,持续完善并优化现有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将寺庙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更为有效的结合,持续加强对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三)提升导游人员专业素质

导游是景区与游客之间进行直接接触的最直接桥梁,因此导游人員的个人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各地方旅游产业管理部门需要对现有导游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工作,在保证导游人员优良素质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导游从业者的工作热情,通过导游的热情引领,为游客带来更为优质的参观体验,进而产生对寺庙文化的了解兴趣,带动寺庙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寺庙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属于一项新兴产业结构,并且有着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因此需要受到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视,解决寺庙交通不便问题、处理好寺庙环境被破坏问题、提升导游人员的平均素质,为寺庙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更为优质的基础。

西安欧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2018XJSK23

参考文献:

[1]金勇强."一带一路"视野下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84(005):40-47.

[2]黄思嘉,缪军.中国寺庙园林意境与旅游文化结合初探[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097(003):172-172.

[3]范哲昱,李天庆,冯雅琦,等.探索寺登村的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218(003):93-97.

[4]李雪静.数字VR技术在古寺庙建筑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8,154(010):67-68.

西安欧亚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旅游发展
河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研究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黄公望景区发展研究
张家界市休闲旅游发展研究
关于扬州口头文学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