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课程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2021-09-03 17:36李国会邹定琼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7期
关键词:神农架林区管乐古筝

李国会 邹定琼

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实验初级中学秉持“学校有特色课程、学生有专业特长”的办学思想,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在特色学校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特色课程的大胆探索。从2014年开始,学校就在探索研究特色课程建设问题,先后开发了“行进管乐”“墨香书法”、古筝、二胡等特色课程。

“行进管乐”在山区学校是比较难开设的课程,一是师资匮乏,二是学校投入负担大。为此,学校从武汉聘请丁胜军专业教学团队,每月来学校开展两天集训。集训期间,管乐特长班的学生和学校音乐教师同时参加学习,平时的训练则由音乐教师负责。

“墨香书法”、古筝、二胡特色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科学规划,逐步实施,规范、整体地推进特色课程。一是学校将特色课程建设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在推进过程中“由点带面”,逐年开展特色项目,通过总结上一个特色课程实施的经验,评估下一个特色课程项目,保证课程实施的规范性与可行性。2014年秋季學期,学校开设“行进管乐”课程,2016年开始实施校园足球和冰雪运动项目,2017年开设书法特色课程,2019年开设古筝、二胡课程,2020年开设篮球、足球、排球课程。二是特色课程建设具有整体性,融合在学校整体课程框架中,围绕培养目标,体现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学校通过“特长班”方式和分年级管理的办班模式,以课程特色为切入点,开展校本课程研究。三是科学组织实施。学校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科学安排师资力量和教学时间,并利用寒暑假开展专业集训活动。学校还编写了《古筝二胡教材》《管弦乐训练教材》《书法教材》等校本课程教材。

加强组织领导,整合资源,营造可持续发展局面。一是在组织领导方面,学校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特色课程有章可循,稳步前进。二是在师资训练方面,学校采用资源整合、校内外结合、“外聘内训”优化配置的方式,拓宽学校教师的专业培训渠道,提升体音美教师的专业水平。三是在经费保障方面,学校每年投入几十万元,用于添置设备和专业教师劳务费用。这些经费来自“三个一点”:政府支持一点、教育局奖励一点、学校争取社会部门支持一点,最终将特色教育的目标任务落实。

特色发展的成果与成效。搭建特色教育成果展示平台。学校每学期举办艺体特长训练汇报表演,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区级以上体育艺术展示活动,让学生的特长训练有阶段目标,有展示舞台。

形成特色品牌引领学校发展。特色课程建设逐步形成品牌,让学校收获了一张张“名片”:全国“行进打击乐”示范基地、湖北省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湖北省体育先进单位、神农架林区体育艺术先进单位、神农架林区文艺工作先进单位、神农架林区双特教育项目学校、湖北省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等。

收获满满。一是学校教学工作成果丰硕,薄弱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二是在2015—2019年,“行进管乐”特长班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连续获得五个金奖;在湖北省第十一届黄鹤美育节优秀节目评选中荣获初中组(乐器类)一等奖。三是“墨香书法”班徐瑞安、胡文静等35名学生参加“诗润荆楚·翰墨新传”2019年湖北省中小学师生书法评展宜昌赛区比赛,收获软、硬笔书法一、二、三等奖。四是“林海雪鹰”冰雪运动队在国家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在2018年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冬季阳光体育大会上取得雪地障碍项目第二名的成绩。

学校将继续坚持“特色课程·特色发展”理念,通过建设一流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神农架林区管乐古筝
2022第二十届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举行
湖北神农架林区发放首笔“碳林贷”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管乐合奏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基于TOPSIS方法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我的古筝之旅
大山深处的幸福梦——湖北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20年变化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