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及对策摭探

2021-09-03 23:39姜盼龙
成才之路 2021年26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留守儿童

姜盼龙

摘 要: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要了解当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特征,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可以从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团体心理辅导、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提高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444;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6-0043-03

我国农村中小学有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些长时间呆在农村、缺少父母关爱的儿童,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层面的问题。而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提升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必要前提。从政策上看,国家不断地将公共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这体现了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要了解当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不善与他人交流

一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性格变得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流。由于缺乏家人的照顾,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性格转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善于和陌生人交流、自我封闭等。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更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2.学习自主性不够

一些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没有得到来自家庭的引导和督促,再加上自身具备一定的惰性,所以只是被动地学习,学习主动性不强。另外,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由家里的隔辈家长管理,而隔辈人年纪较大,难免出现监督不力的情况,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不主动。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在其他方面也容易分散注意力、缺乏积极性,以致养成懒散、消极的个性。

3.集体观念淡薄

一些留守儿童的集体观念淡薄,在班级集体生活中没有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在学校或班级的集体活动中表现得较为消极,甚至进行逃避。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心理认知上觉得自己很难融入集体,就会对集体敬而远之,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这不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及社会适應能力的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落后

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最重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再加上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这一课题没有深入的了解,以致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一些学校和教师认识到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也只是做到了形式上的关心,没有深入到学生内心。一些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经费及硬件设施上的投入不够,既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又没有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在应付上级检查时,临时开设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临时设立一个心理健康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有专业资格的专业人士来开展。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一些学校虽然有心理健康教师,但并不具备专业资格,而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这些教师由于不具备足够的心理学知识,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并不强,难以有效调节和疏导学生的心理,难以给学生提供实际帮助。

2.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首先,一些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认为这样就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矫正等,而不是简单说教。其次,一些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脱离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只是生硬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心理健康概念和原理,没有采用心理沟通、角色扮演、心理测量、自我体验、信心训练、行为矫正等策略和方法进行实际的心理疏导。

3.教学设施设备缺失,教学条件简陋

在我国,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较为普遍,这导致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备匮乏,教师无法高效开展工作。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条件简陋,有的心理辅导室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没有任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设备。甚至有的农村中小学并没有独立的心理辅导室,而是与医务室或政教处办公室合用一间,这导致学生的隐私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策略

1.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前些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峻,这其中不乏信息交流技术不发达的原因。当时信息交流技术不发达,人们之间沟通的及时性较差。一旦父母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就很难经常与父母沟通,只能在家中被动等待父母的消息。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多网络沟通软件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留守儿童可以随时利用语音或视频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与父母沟通,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了解父母的工作状况等,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缓解自己心中的思念之情。同时,教师也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告诉他们应多关注孩子,给予孩子更多关心,还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就学生的问题随时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困惑并需要家长的帮助时,教师就要及时与学生父母取得联系,让其关注孩子,及时与孩子沟通。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避免负面情绪在学生内心积压最终出现不良后果的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工具定期召开线上家长会,向家长普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引起家长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另外,教师也要利用网络沟通的便利性,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留守儿童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