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创新研究

2021-09-03 00:34颜依莎
成才之路 2021年26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标创新

颜依莎

摘 要:目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缺少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师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师生关系不够融洽等问题。因此,基于新课标的背景,教师要积极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品格。具体策略有: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对教师培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标;現状;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6-0136-02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体育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设计课程,实施课程,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创设师生和谐互动、形式灵活多样、气氛热烈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运动的乐趣,理解运动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转变,乐于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和竞赛,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但目前,高中体育教学还存在一些影响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本文以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切入,探究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缺少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但部分教师缺少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片面追求体质发展或运动技能提高,忽略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能力、基本体育意识和习惯。而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新课标的贯彻、落实,制约了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固守一种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有的教师甚至没有任何教学方法,直接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而不给予任何指导,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单一知识点的教学,而把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割裂开来“灌输”给学生,有的教师不注重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上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体育实践中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

3.教师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在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具备这样的素质、能力,有的教师消极对待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工作态度不端正、不积极,教学不认真,对学生不负责任,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不及时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相关理论与技术动作的专业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就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技术、知识传授时,缺乏专业性、科学性,进一步影响到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师生关系不够融洽

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媒体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基本要素还包括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素质全面的教师、学生在教学中良好的状态、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模式等。有效的师生互动既是知识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有利于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但部分教师不注重创造师生互动的机会,在教学中习惯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做这做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对此,学生也在心里筑起一道针对教师的“防火墙”,没有学习热情,当遇到困难时,不敢也不愿意向教师请教,课堂学习效率明显不高。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激励学生创新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积极投入到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以饱满的热情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以及目标引领内容和方法的思想,将课程目标具体化到每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实现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树立新的知识观,从注重单个知识点和技术教学向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转变。在每堂课,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动作技术的学练,增强知识点之间或动作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优化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统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背越式跳高动作时,教师示范过杆动作的速度较快,不利于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此时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用视频的方式慢放动作,让学生观察到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现代化的学习体验,使单调乏味的体育课堂充满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活动情境,打造形式灵活多样、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教学形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乐,让学生形成丰富的、深刻的、个性化的运动体验。

3.加强对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工作态度决定着体育课堂的质量。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组织者与引导者的教师一定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并积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运用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而为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搞教学科学研究,外派教师学习或者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给教师创造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同时,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还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给予教学成绩突出、贡献大的教师奖励,激励其更加有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新课标创新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