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负累的“仪式感”

2021-09-05 03:05李伟明
杂文月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微友仪式感问候

李伟明

打开微信,总有几个“微友”每天坚持不懈发来一个问好的表情。我这人多少有点强迫症,看到微信显示有新消息,不管对方熟悉与否,都要点开看看是否有需要回复的内容。如此一来,这些毫无新意的“问早”信息便多少要耽误几秒钟时间了。我这人又多少有点脾气不好的毛病,次数多了,便忍不住回复一句:“本人不习惯这一套,以后还是有事直说、无事就别问早了吧,谢谢支持!”这么一说,有人便果然打住,不再自讨没趣,但也有人认真地告诉我:这是为了给生活增添“仪式感”,让你我的友谊变得不一样!

这样的“仪式感”,也许制造者觉得很有意思、很有品位、很能体现自己的“人情味”,否则他也不至于如此孜孜不倦。这种做法,别人喜欢不喜欢,我无权干涉;但我觉得,不管什么“仪式感”,你还得找准对象,才能皆大欢喜、和谐持久。倘若面对的是我这等无趣的人,它就不仅没法提升“品位”,还会成为别人的一种负累——说白了,在不对路者如我辈眼里,这就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形式主义。

日子每天都在过,您这样每天坚持普发这种“拿来主义”的表情(注意两个“关键词”:一是“普发”,二是“拿来”),意义何在?说难听点,指望这种偷懒的方法积攒丰厚的人情,天下恐怕也没那么便宜的事吧!在我看来,如果两个人熟到相当的程度,那是根本无需“铺垫”就可以直接交心的;如果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只是普普通通,我更不相信你会选择一个这种寻常交情的“微友”天天发表情秀感情。所以,这种“天女散花”式的发送,如果不是为了广泛套近乎,那就只能说明你确实闲得无聊,而且还要拉着别人陪同你一起无聊。要是微信上的联系人个个都有这般爱好,那你整天就坐下来刷手机好了,还想有時间干正经事?

这种“仪式感”,当然也不是现在才有的。记得多年前,还没有微信时,流行手机短信拜年。大家或许都有印象,过年那几天,手机嘀嘀响不停,但收到的可能八成以上是大同小异甚至一字不差的新春祝福语。开头一两年还好一点,时间一长,那些群发的信息,估计大家其实都没往心里去,甚至难免有点厌烦,所以后来渐渐地拜年信息就少了。这个现象说明,这样的事,到底还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吧!大家的时间都宝贵,还是用来干点有意义的事吧,如果真有那份心意问候别人,也该说几句点对点、个性化的有意义的话才对。

在这种生活琐事上寻找“仪式感”的人,多数是出于对别人的不了解,一厢情愿,以为自己喜欢的事,就全世界人民都喜欢。他们当然是一番好意,除了认识上有点偏差,其他倒不好多批评。但也有极少数人,却可能是别有用心,打着“仪式感”的幌子,其实在谋求达到某个摆不上台面的目的。

讲个故事给你听。话说很多年前,某地有个年轻商人,为了和某位手握实权的领导拉上“天线”,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点子。该商人在这位领导根本不认识他的前提下,每天准时跑到领导办公室门口,和他打个招呼,每次只是自我介绍一句“我是某某某”,问候一句“领导辛苦了”,然后没等领导回过神来便迅速闪人。如是者坚持了一段时间,该商人突然中断了几天不去见领导。然后,当他再次出现在领导面前时,领导便忍不住问道:“小伙子,怎么这几天不见你啦?”就这样,该商人成功进入领导视线,被领导不经意地记住了,为其往后承揽某些业务打下了基础。

那个年代,交通不发达,通讯也不便,领导们走动的频率远不如现在,对于某些“有志者”来说,只要脸皮厚一点,用这种土办法,接触领导确实可能有效,只不过那时还没冒出什么“仪式感”的说法而已。现在当然不一样了,交通、通讯都便捷,领导常在外面辛苦,即使没外出也是关着门办公,可不是那么容易见得到了。但如果通过某个渠道获得了联系方式,大智若愚地来点四处撒网的“仪式感”,特别是针对某些人眼中的“潜力股”(成长中的“准领导”)下手,焉知会不会有所收获?

倘若是出于这种目的,这种“仪式感”,就不仅让人负累,更让人后怕了。对多数人来说,当然碰不上这样的事;但对某些特殊情况、关键岗位的人来说,倒也不妨对照上面这个故事,对某些突然之间大献殷勤者多个心眼。

猜你喜欢
微友仪式感问候
风带来的问候
Hola,来自加勒比海的问候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问候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
少年成长的仪式
花式汽车
“以摄养摄”有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