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中的呐喊者

2021-09-05 08:22吴旭
牡丹 2021年12期
关键词:奴性炬火随感

吴旭

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战士,鲁迅对于中国的意义不言自明。他对中国社会弊病的深入认识,让更多的人警醒,对国民性的批判超越了时代,至今仍有其存在价值。他的文字与思想让更多的人走出愚昧,追求理想和光明。他选择的是一条韧性的战斗之路,就如野草一般,不惧惮践踏与删刈,直至死亡而腐朽。他愿意将绝望自己饮尽,而给青年灌输希望。他渴望着民族重生,渴望着青年建立起自己未经生活过的生活。这便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对于中国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他的启蒙思想使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中国人逐渐睁开了眼睛,了解当前自己所处的形势,并试着寻找出路。他是中国最孤寂、最忧患、最清醒的灵魂。

鲁迅的启蒙思想与他的留日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的震惊感和耻辱感使他对中国的现状有了不同的认识:震惊感使他产生了一种急切的心态,急于将新的知识、新的文化、新的思想传播到中国;耻辱感促进了鲁迅启蒙思想的形成,其启蒙思想的形成以弃医从文为标志。鲁迅感受到体格上的健全不足以拯救国民,思想上的改造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鲁迅对中国人的启蒙离不开他的国民性批判,他将隐藏于社会表面现象之下的丑陋的国民性揭露给人看,以此来唤醒麻木沉睡中的国人。他对在“铁屋子”里沉睡的中国人痛心疾首,在《呐喊》自序中说出了“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鲁迅走上了奔波、呼号之路,使“愚弱”的国民多一点自我认识。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沾沾自喜的民族是无法轻易看到或是不愿看到自己的愚昧无知的。鲁迅最初的呼喊声如一粒小石子投掷在汪洋大海里,激不起太大的波澜,他在《头发的故事》中写道:“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尽管如此,但他依旧选择振臂高呼,在这条看不到尽头的路上远行。对那些依旧不愿改变自己、信仰着腐朽、落后文化的人,他在《热风·随感录五十七》中发出“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明明是现代人,吸着现在的空气,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语言,侮蔑尽现在,这都是‘现在的屠杀者,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的痛斥。在《热风·随感录六十二》,鲁迅认为:“中国现在的人心中,不平和愤恨的分子太多了。不平还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万不可单是不平。至于愤恨,却几乎全无用处。”他引导更多的人走上自我改造之路,以此作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第一步,他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人思想中的“奴性”。

在鲁迅看来,中国漫长的历史其实只有两个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他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提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另外,这种“奴性”伴随着“吃人”的传统意识。鲁迅意识到“因为古代传来而至今还在的许多差别,使人们各各分离,遂不能再感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役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役使被吃掉的将来”。《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就是典型例子,他甘心被奴役,并妄图奴役别人的思想就是最顽固的奴性。这种封建吃人礼教使人的认识扭曲,也使社会的发展扭曲。鲁迅对国民性的深刻批判好像一把锋利的刀,切进国人病变或是腐烂长疮的伤口;又像是一位手持长刃的巨人,劈开笼罩着世间的黑暗,让人看到光明之路。

在这样一个“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时代里,鲁迅必定是寂寞的。这种寂寞使人犹如身陷荒原,就像他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但是,这寂寞是自己的选择,就如《孤独者》里的主人公一样,“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人的一生”。这种寂寞犹如野兽的单独,而不是像牛羊似的结队,是力量的积蓄,而不是软弱者的联合。在这寂寞前行的道路上,鲁迅领悟到“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著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鲁迅的寂寞是充满战斗性和力量的,他的寂寞是对前进道路的探索,也是对众多人的明天的深思。

作为一个时代的呼号者,鲁迅先生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扛起启蒙的旗帜,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唤醒人们前行的勇气和斗志。他以笔为枪,向着愚昧开战;以己为柴,点燃火焰,驱走噬人的黑暗。在《热风·随感录·二十五》中,他说:“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地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他不会为曾照过别人的路而沾沾自喜、居功自傲,他的这份谦和是为了迎接更明亮的光和更美好的未来。他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老的让开道,催促着,奖励着,让他们走去,路上有深渊,便用那个死填平了,让他们走去”,这才是进化之路。在《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他愿意“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在为国人开路,在没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从满是荆棘的地方开辟出一条路,好让更多的人在梦醒后有路可走。他一直在前行的路上,即使是受了伤、流了血也绝不停下脚步,走在明与暗之间、黄昏与黎明之间、生与死之间、过去与未来之间。这是一条韧性战斗的路,他选择生是因为“我还有所为,我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孤独者》)。

作为鲁迅心灵写照的《野草》,于绝望中包含着希望。他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中告诫青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他在《热风·随感录·六十三》中鼓励青年:“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就像《秋夜》里那个瘦的诗人告诉凋谢的花一样,告诉青年: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将唱起春词。他希望中国的青年满怀希望地去为明天努力、奋斗。他在《故乡》中说:“不愿意他们都如同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鲁迅清醒的灵魂让他产生了对国家民族深刻的忧患意识,也让他走上了孤寂的人生道路。而这一道路的选择又使他的忧患更为深沉,使他更清醒地坚守这条启蒙之路。在这么多年之后,人们似乎还能看到他那深邃望向未来的目光。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奴性炬火随感
史济民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
顶天立地的女人们 印度写生随感之一
画说铁军:攻打孝感城
微光·炬火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与《琵琶记》中赵五娘形象的异同
多变与奴性:《动物庄园》中人性的探讨
愤青
随感二则
华伦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