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2021-09-07 11:54张轩宁
艺术评鉴 2021年15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情感教育小学生

张轩宁

摘要: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随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更加强调在美术教学中情感的融入,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学习到的情感在生活中应用转化,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形成独立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关键词:情感教育  美术教育  小学生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120-03

一、情感教育同小学生人格发展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与美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情绪体验,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感受与态度。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方面,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是情感的组成部分。艺术具有极强的情感性特征,每一件美术作品蕴藏着作者的情感,艺术创作离不开人们的情感表达。

国内外很多美术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当代的美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情感教育思想——美育即情感的教育。在梁启超的美育思想中,情感教育是一个亮点,情感和个性是他文艺思想中的鲜明特点,他认为,情感教育包含智育、情育和意育。智育就是让人不迷惑,情育要教人不担忧,意育就是教人不胆怯。许多优秀的教育家为现代情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当今的情感教育有重要的启发与影响。

(二)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学生的情感特征在出生时还没有成型,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生活经验而不断成熟的。情感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小学的发展尤为特殊,是性格发展为积极向上的关键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年龄不同,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绪发展特点。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情感发展特点,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由于大部分的时间在校园,在情感的内容、稳定性和自我调节等方面都表现出新的特点。比如低年级的学生,现阶段的学生仍处于服从并尊重有名望老师的阶段。如果学生在情感上有疑问,老师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当学生升到高年级时,许多人不会轻易服从权威,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因而,教师应做好指导和调整,不要让一些学生情绪过度,从而阻碍他们以后的发展。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首先可以看出情感直接表达的特点,情感外露,容易表达喜怒哀乐。其次是很容易模仿他人,特别是教师所表达的情感。再次是情感的可塑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形成时期,每个方面都有不成熟的表现,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随着不断的学习和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社会情感也开始逐渐发展,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人情感发展特点,对他们进行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

二、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下,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就是在课堂中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美术人才是社会必不可缺少的人才,美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核心素养已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但现在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现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部分美术教师往往只注重技法、标准的传授,忽视了美育功能的作用,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学生只是机械地临摹,教师只在乎学生画的像不像,在个人创作中缺乏独到的理解与情感的注入,这是不可取的,學生感受不到美术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美术带来的乐趣,导致学生对美术课的积极性不高,只是把美术课用来写作业或者把美术课当作学习之余用来放松的课程,在这种学习心态下,学生对美术学科缺乏关注,难以意识到美术的重要性,教师也不会重视情感教育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目前,美术教育也存在功利化的现象。在社会上,主要表现在家长让孩子参加绘画比赛一心只为了拿证书。越来越多的美术机构为了吸引家长,赚取利益,出现了美术考级热的现象。这对于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非常不利,教师必须去功利化,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要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有以下价值与意义。

(一)提高对美的识辩力

在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美的识辩力,主要包括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判断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人的审美实践经历与体验,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与认识。一幅美术作品的内容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就是对美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鸣、联想与想象的过程。美育的独到性就是情感性,美术教育正是通过充满感情的艺术形象,从感性上打动学生。学生的审美观与道德观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好的情感可以促使好的行为,如果不能识别美和丑,就不能辨别是非。在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提高对美的识辩力,可以使学生驱恶扬善、辟邪就真,并使这种对美的识辩力迁移于生活、工作和其他学习中。

(二)促进学生情感的提升

在美术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充分表达内心情感,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情感教育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美的形象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最能打动人的情感。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可以增强学生内心积极的情感,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以中国花鸟画为例,中国花鸟画具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征,艺术家赋予梅、兰、竹、菊、松等花卉以高尚人格的寓意,使之具有道德教育的意义,使学生热爱生活。

(三)促进人格优秀特质的个性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完善人格,实现人的自身完美发展。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促进人格优秀特质的个性发展,影响学生的性格、行为与气质。不真不善不可能为美,只有追求真善美,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美术教学中关于美的内容与形态,能够让人陶冶情操以及潜移默化的促进人的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美术创作强调个性,按照自己的想法尽情发挥,即用个人的技法表现个人的发现、对事物的独特理解以及新颖的创意。

教师也要尊重和鼓励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提高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对艺术个性的追求,才能够尊重他人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个性,形成崇尚文明、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有益于社会的丰富性。

三、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课堂上,学生和教师都需要参与,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应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先前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增强学生的热情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灵活改变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教师的美术素质在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影响,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艺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在平时生活中,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多阅读书籍,扩展眼界,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

(一)运用情感素材感受爱

美术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传达社会思想,带给人们美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对人起到教化的作用,从古至今,经典的美术作品之所以可以源远流长,正是因为他们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情感与价值的形象呈现。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包含许多丰富的情感素材,对美术教材的合理运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国本土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例如,对《秦始皇兵马俑》《北京故宫》《开国大典》等作品的鉴赏,这些作品中有许多价值与意义,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会受到艺术形象的冲击,心灵深处受到震撼,油然而生敬畏感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师应善于从教科书的情感材料中找到情感触发点,这样才能捕捉最美好的色彩、线条和画面,以便充分提升学生的品格。

又如,《二十四孝图》这幅作品的主要内容写了24个感人的故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介绍这幅作品,让学生体会其中孝敬父母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守正,避免愚孝。对于传统民间美术,我们要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只有唤起学生对于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与喜爱,民间艺术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充分塑造情境激发爱

首先,教师必须创设环境,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到真实的美,运用多种导入方法,带领学生进入这个情境,激发学生对这节美术课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通过他们自己的语言、举止和行为,使学生产生与美术课程内容有关的情绪。 讲到中国花鸟画的时候,最好能够播放一些优美古典的轻音乐,善于启发灵感,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其次,丰富教学模式。美术课不必在教室里进行,可以走出教室,开设第二课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无限喜爱。在硕果累累的秋天,学生可以感受到辛勤的工作和收获的喜悦,形成关心环境,关心社会的品质。只有学生自己经历感受之后,他们的艺术作品才会有这种情感上的注入。

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与博物馆,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大师的作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思维。关于传统建筑与园林等方面的课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地方具有特色的景观,更加直观的感受建筑造型、风格的不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中国艺术人工美与自然美结合的魅力。

(三)利用色彩表达爱

色彩是让人感到愉悦的重要因素,美术课在小学生阶段比较受欢迎,低年级的小学生造型能力不强,往往因此对美术失去兴趣,但学生可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色彩感受,完全可以用色彩来弥补造型的不足,这样发挥了孩子们自我创造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美术课上不断激活他们的潜力。

比如3年级下册《向日葵》,如果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向日葵的色彩直接摆在学生面前,并完备的讲解颜色的作用,会使学生丧失对这节课的兴趣,每一位学生对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师生交流可以体现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比如,向日葵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名字的由来,学生会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向日葵的品格是积极向上、温暖阳光,它的色彩中蕴含着美好的品质,因此,黄色有积极向上温暖的象征。

在中小學美术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心目中都有着美好的画面,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教师可以利用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直观引导,引导学生利用色彩激发出内心真实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的心灵在色彩的感化中得到净化,用一颗热忱的心去感悟、去创造,爱是美术教育中永恒的主题。

(四)运用材料传递爱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手工活动,美术知识的教学和动手实践一样重要。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属性,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最优质、先进的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带着一颗心去制造不同颜色、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手工作品,让学生通过作品传递自己最真挚的情感,由于动手操作性,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发展立体的形象思维。多进行手工活动可以让学生心灵手巧,在自己的美术世界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四、结语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必须接受情感教育,之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需要在小学美术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小学美术教材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美术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感受到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与感染力的同时,还能将美术知识技能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把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发挥特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美术的价值,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小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心学生的心理情况,还有对于知识技能的了解程度,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情感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学校中深受教师的关注。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识辩力以及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健全人的人格与修养,所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教师要利用身边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高效的美术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发现美、理解美的能力,合理地运用美术知识来建设祖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樊丹.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2]蒋华.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2):27.

[3]白音吉力根.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张玉玲.情感因素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常锐伦,唐斌著.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6]张帆.小学美术课堂的多元化情感教育[J].教育科研论坛,2010(05).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情感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