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载网络切片实现方法及应用

2021-09-09 07:08马亚燕
江苏通信 2021年4期
关键词:网元切片端口

马亚燕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

0 引言

2019年11月1日,我国三大运营商移动、电信和联通正式启用5G商用套餐,工信部在2020年3月发布的《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大运营商必须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极力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截至2020年12月,我国5G基站已经超过71万。

5G网络不仅可以为各行各业服务,同时还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5G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和办公、交通等领域大显身手。这改变了用户习惯,加速产生了更多5G应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5G将给更多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创造更多的国民经济产值。

1 概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各类用户,5G将业务场景划分成三种,分别为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以及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海量机器类通信)。每种业务场景对带宽、时延、连接数的要求都不一样,因此对5G提出了按需扩容、分片承载新要求,网络切片的概念应运而生。

网络切片是一系列拥有特定配置的网络功能的集合,可以根据各场景对带宽、时延、丢包等性能的不同需求进行网络资源分配,为运营商在单一物理网络上提供多个端到端的虚拟网络。每个5G网络切片,由接入网、核心网以及承载网三个子网络切片组成。其中,承载网切片是5G网络切片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时延保证、路径选择以及带宽保证等方面进行严格区分和精细控制。

2 5G承载网络切片实现方法

5G承载网络切片实现方法主要有基于端口和基于隧道两种。

2.1 基于端口网络切片实现方法

基于端口网络切片实现方法通过物理端口、子端口或者FlexE(Flex Ethernet,灵活以太网)等端口技术实现网络切片,一个网络切片包含vNode(virtual node,虚拟节点)和它们之间的vLink(virtual link,虚拟链路)。在图1中,由四个运营商PE(Provider Edge,边缘路由器)节点和两个运营商P(Provider,骨干路由器)节点组成的物理承载网络被虚拟出两个不同的vNet(virtual network,虚拟网络),分别是vNet1和vNet2,实线端口和虚线端口分别代表不同的切片。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方法可以使用,但是不同的切片之间只能通过物理端口进行隔离,需要多组物理端口,并且无法抽象物理网络,只能将原有物理网络的完整拓扑结构呈现给用户。

图1 基于端口网络切片示意图

2.2 基于隧道网络切片实现方法

基于隧道的网络切片实现方法可以避免以上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创建若干个虚拟网元,其次通过隧道创建虚拟链路连接各个虚拟网元,最后将虚拟网元和虚拟链路组合成网络切片。

(1)创建网元切片

在单一网元即单一设备上创建网元切片,主要包括虚拟网元和虚拟端口,后者又可划分为虚拟用户侧端口和虚拟网络侧端口。如图2所示,物理节点Node1被划分成两个虚拟网元Vnod1和Vnod2,Vnod1具有虚拟用户侧端口VUNI1和虚拟网络侧端口VNNI1,Vnod2具有虚拟用户侧端口VUNI2和虚拟网络侧端口VNNI2。

图2 虚拟网元示意图

(2)创建虚拟链路

利用隧道创建上述虚拟网元之间的虚拟链路,虚拟网络侧端口是虚拟链路的端点,也是隧道的端点。根据网元支持承载技术的不同,隧道主要分有LSP(Label Switched Path,标签交换路径)隧道、SR(Segment Routing,分段路由)隧道、FlexE隧道、ODUk(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光通路数据单元)隧道等。

(3)创建网络切片

将上述步骤中形成的虚拟网元和虚拟链路组合成网络切片。利用隧道技术创建的虚拟链路抽象了实际的物理网络,屏蔽了中间节点。切片的用户只需知道所在切片的网络结构,无需感知实际的物理网络结构。

如图3所示,在由N1、N2、N3、N4、N5、N6六个节点组成的物理网络上,利用隧道技术虚拟出vNet1和vNet2两个切片网络。因为端到端的隧道技术屏蔽了中间节点,因此vNet1和vNet2的用户无需感知内部节点N2和N5的状态,只要直接在切片网络上创建业务即可。

图3 基于隧道网络切片示意图

综上所述,利用隧道技术实现网络切片,可以对实际的物理网络进行抽象,降低了对物理端口资源的隔离要求。

3 5G承载网络切片分层

3.1 传统承载网络分层架构

如图4所示,传统的承载网络从上到下分为用户层、服务层以及物理网络层。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各类业务包括EPL(Ethernet Private Line,以太网私有专线)/EVPL(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Line,以太网虚拟专线业务)、EPLAN(Ethernet Private Local Area Network,以太网专用局域网)/EVPLA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Local Area Network,以太网虚拟专用局域网)、ETree(Ethernet Tree,以太网树型)等业务,直接部署在物理网络之上。在此架构之下,所有的业务共享一个物理网络,不能进行逻辑隔离,无法满足5G各类不同业务场景需求。因此,5G承载网需要将传统的承载网络分层架构改进为切片架构。

图4 传统承载网络分层架构

3.2 承载网络切片架构

如图5所示,与传统的承载网络架构相比,承载网络切片架构在物理层和服务层之间增加了虚拟网络层,单一的物理网络被划分成为n个虚拟网络:vNet1、vNet2、…、vNetn,这些虚拟网络特征与物理网络类似,能够独立创建业务,拥有逻辑独立的管理面、控制面和转发面,可满足不同类型业务场景的承载需求。当采用基于隧道的方法创建网络切片时,建立在虚拟网络上的业务感知不到实际物理网络结构,从而实现物理层的业务和物理层的资源的解耦。另外,通过递归切片网络的方法可以嵌套多层虚拟网络。

图5 承载网络切片架构

4 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

利用隧道技术实现网络切片可以由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实现。它是一种开放的网络创新架构,将网络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相分离,统一集中控制,灵活分配调度网络资源。如图6所示,主要由vNet管理系统、vNet控制器组成,其中vNet管理系统主要负责vNet与物理资源的映射、vNet用户的接入控制等,vNet控制器属于vNet用户,它只能看到分配给自己的vNet,负责vNet上的业务生命周期控制、在vNet上创建各种业务,因此无需感知物理网络层。

图6 vNet SDN控制器示意图

图7 5G承载网络切片应用示意图

5 5G承载网络切片应用

不同的业务对服务质量(譬如带宽、时延和连接数量等)有不同的需求,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运营商可以使用上述切片实现方法灵活创建相应的虚拟5G承载网络。

如图7所示,一般的5G承载物理网络节点设备包括BBU(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单元)、MEC(Mobile Edge Computing,边缘计算)、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Edge DC(Edge Data Center,边缘数据中心)、Core DC(Core Data Center,核心数据中心)等。根据在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前传、中传、回传和城域骨干、省干等几部分,这是一个单一的物理网络。

在我国,各大运营商的客户主要可分为三种:集团客户、无线客户以及家宽客户,不同的客户对应不同的业务,对带宽、时延和连接数量的需求都不同,因此运营商可以根据前文2.2小节所述的实现方法,通过合适的隧道技术创建相应的vNet。图7中有三个vNet,分别为:集客切片、无线切片和家宽切片。这些切片可以由相应的虚拟运营商进行独立管理和运维,并可以按照客户需要进行再次切片。如虚拟运营商A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可以将集客切片网络再次切片为银行业务子切片、政府业务子切片、企业业务子切片等。这些子切片可以动态创建、独立运维。在同一张物理网络上通过切片、子切片的方式可以实现承载网络的资源共享和切片的独立运维。

由于客户的需求是多变的,因此5G承载物理网络并不仅仅只有这几种类型的切片,也不仅仅只有这一种划分方式。切片类型和划分方式是灵活多变的,运营商可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创建相应的虚拟网络。

6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指出5G承载网络切片基于端口的实现方法无法抽象物理网络,只能将原有物理网络的完整拓扑结构呈现给用户,进而提出基于隧道的实现方法,可以抽象实际的物理网络,不需完全依赖物理端口对业务进行隔离。最后简单介绍了5G承载网络切片的应用案例,为各大运营商对5G承载网络进行切片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网元切片端口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一种全网时钟同步管理方法
端口阻塞与优先级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冰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8端口IO-Link参考设计套件加快开发速度
卫星三端口DC-DC变换器技术综述
Java EE平台在综合网元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