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下的和谐村庄

2021-09-09 01:38包慧慧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巴彦中旗敖包

文 | 包慧慧

巴彦敖包嘎查村民在广场上扭秧歌 科右中旗委宣传部/供图

在巍巍大兴安岭脚下,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科右中旗巴彦敖包嘎查。这里居住着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满族、傣族5个民族的村民,多民族家庭占全嘎查的一半以上。长久以来,各族村民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事共乐、共建家园。嘎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首届100个特色村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荣誉。

每逢节假日,66岁的王淑春都会穿上红色蒙古袍、扎起蓝色条纹的腰带来到文化广场,在欢快的四胡音乐里,和20多位村民跳起安代舞。“我虽然是汉族,但我会跳五六支蒙古舞呢。”王大婶说。在巴彦敖包嘎查,妇女们每天聚在文化广场,汉族教蒙古族扭秧歌,蒙古族教汉族跳安代舞,有时候能跳到天黑。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是嘎查里最热闹的地方,是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客厅”。

为促进民族团结,嘎查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倾听农牧民的声音。对农牧民间的矛盾纠纷,特别是涉及不同民族村民的,嘎查党支部都会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开会进行研判,提出解决方案,事后登记造册、不定时回访,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防止小矛盾上升为大矛盾。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嘎查各族群众都主动参与到嘎查建设发展中来,为“大家庭”出力、为“自家事儿”献计,形成了党员群众跟着党支部走的良好局面。

结合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巴彦敖包嘎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了集生产、观光、休闲、康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型旅游度假村。目前,度假村已建成民俗馆、敖包文化区、花海游览区、儿童乐园区、采摘区、野生动物观赏区、滑草体验区、漂流区、游泳区、绿色有机基地、特色美食区、民宿区等功能区。2019年,度假村新建成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美食一条街投入使用,为旅客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吸纳当地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做起生意。汉族村民唐万红卖冰激凌,蒙古族村民玉荣开传统火锅店……各民族兄弟姐妹合作经营、共同努力,过上了“吃生态饭、发生态财、念文旅经”的美好生活。

巴彦敖包嘎查2016年底就已实现整村脱贫。目前,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到29000多元,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达220万元。嘎查将这笔收入用于产业滚动发展和全村公益事业,为各族村民缴纳医保、为嘎查耕地交付水电费、资助大学生、扶助老弱病残村民。

“我们嘎查的发展变化,全靠各族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我们绝不会让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人掉队。”嘎查党支部书记张军说。

猜你喜欢
巴彦中旗敖包
拥抱冬奥 共向未来
拥抱冬奥 共向未来
祭敖包
航拍巴彦呼硕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敖包祭祀中的女人禁忌
神圣敖包
浅析科左中旗有机葵花生产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