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及其培育研究

2021-09-10 14:46赵璟
魅力中国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育人精神

赵璟

(郑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奋斗精神,勉励大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指明了方向、规定了任务。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用知情意行涵养大学生奋斗精神,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奋斗精神的坚定践行者。

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素养,是新时代的先进分子,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应充满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应聚焦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踏实精神

新时代的大学生意气风发、富有朝气活力,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就必须使大学生具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拼搏意识。第一,努力学习各科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当明确人生的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各科知识的学习中,锻炼劳动能力。第二,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打牢专业基础。在学好各科知识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主动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对待专业课,不仅要掌握专业基本知识,更要学懂弄通。同时,还要关注专业前沿动态,掌握并深挖专业的理论知识,成为本专业领域的高级人才。第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勇攀科学高峰。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当持之以恒,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踏实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

(二)敢为人先、勇于革新的创新精神

创新不仅是民族发展的源泉,同时也是国家兴旺的基础,在新时代,创新是奋斗者的重要表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应用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新时代努力奋斗。第一,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敢于挑战权威。怀疑批判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动力,只有具有怀疑批判精神,才会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才会重新思考问题,找到新的突破点。第三,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大学生需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领域,具备创新和探索精神。

(三)百折不挠、顽强斗争的拼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顽强斗争精神的民族。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在长期的斗争中,孕育了中华文明。近代以来,无论是革命胜利,还是建设、改革取得的成就,都是依靠奋斗得来的。进入新时代,在面对新问题和新任务时,需要我们坚持誓不罢休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大学生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分析困难,树立坚定的决心,培养越挫越勇、百折不挠的坚韧态度,要始终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凭借努力一定会战胜困难。此外,大学生要有迎难而上、突破难关的信念和精神,激发战胜挫折的斗志,养成不解决问题绝不罢休的精神品质。

(四)甘于奉献、勇担重任的担当精神

大学生应当将甘于奉献、勇担重任的奋斗精神作为人生崇高的追求,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大学生应当将个人发展与新时代发展相结合,将个人梦和国家梦相结合,全身心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大学生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投身到国家最需要的岗位和地区发光发热,在困难与责任面前勇于担当。大学生应当牢记使命,将勇于担当品质外化为奋斗的实际行动,做奋斗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使人生得到升华和锤炼。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

奋斗精神立足当下,指引未来。新时代大学生既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民族的未来。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奋斗精神,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一)奋斗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会受到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制约。一般而言,制约人生价值实现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内因。总书记鼓励青年人要将奋斗与实现人生价值结合起来,他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因此,想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依靠奋斗,奋斗本身就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进取意识,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逆流而上,充满信心和勇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勇担时代大任;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积极主动、思想进步、担当感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奋斗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的努力奋斗,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安于现状、停止奋斗。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就必须持续奋斗。与此同时,随着网络信息的日益便捷,西方的各种思想和价值观涌进,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强烈的冲击,不能把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这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奋斗精神教育,激发大学生树立为祖国奉献的意识,引导大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有助于培养他们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爱国报国的实践行动,有助于培养他们成为国家建设改革过程的中流砒柱,有助于培养他们成为接续辉煌历史与开拓美好未来的传承者。

(三)奋斗精神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历史沧桑的洗礼,传统文化中的奋斗精神早己经过代代传承,成为我们内心守护的心灵家园。中华民族通过自强不息、艰苦劳作、矢志不移、开拓进取,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也具备优良的奋斗传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保持着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下,我们初步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制定了相应的奋斗路线,从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人民发挥艰苦奋斗精神,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现如今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日益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实践证明,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的磅礴力量。因此,新时代大学生不仅要继承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传统,更要将这种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三、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呼唤具有奋斗精神、能够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学生,在此背景下,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为引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实践平台,协同社会大课堂,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奋斗意识和使命担当,并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进而助力其健康成长成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大学课堂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之一。高校课堂应当将奋斗精神的知识和思想政治课程、专业学科课程相结合,让抽象的理论鲜活起来,为奋斗精神培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立足理论课堂,提高思政课程亲和力。作为大学生必修课,思政课程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在思政课堂上渗透奋斗精神教育,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明确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讲清楚奋斗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让学生充分理解奋斗精神的意义。让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重要性产生价值认同,使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并将其贯彻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二是找准结合点,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奋斗精神教育。仅仅靠思政课程中的教育是不够的,奋斗精神应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汇于专业学习之中。例如,自然学科类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揭示学科的性质,展现学科领域内的高精尖成果,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发挥自主创新意识。在人文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展示该学科的发展进程,让学生了解到每一门学科都是在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的奋斗中完成的。通过专业课程中融合奋斗精神的教育,让学生立志将个人职业发展、个人奋斗之路,与国家富强结合在一起,为民族奋斗增添青春活力,进一步提升课程育人成效。

(二)拓展实践平台,促进知行合一

实践育人是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实践育人可以提升培育的质量和育人的实效,为涵养奋斗精神筑牢基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在实际奋斗行为过程中锤炼奋斗的本领,锻炼奋斗的能力。

首先,高校应拓宽校外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如在假期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到祖国的边远地区、革命老区,通过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真正涵义,在实践中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其次,高校应拓宽校内实践平台。校内实践平台能够从内容、形式、方法、目标和意义上涵盖奋斗精神的各个方面,能够促进教书育人的效果,例如在校园内开展实践体验活动,针对国家发生的大事件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典型人物的奋斗故事,让大学生了解奋斗者的光荣事迹,让他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拼搏奋斗的成果,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继续开拓创新。此外,高校可举办大学生创业比赛,拓宽培养渠道,让大学生感受到创业并非一蹴而就,要以乐观的心态正视困难和挫折。逐步提升大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成长,在实践中锤炼奋斗的本领。

(三)协同社会大课堂,强化大学生奋斗动力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巨大。因此,要积极运用好社会资源,发挥全员育人效应,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是要倡导、坚持正确的奋斗观念舆论导向。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有违奋斗精神的丑恶现象,政府应当净化社会环境,积极宣传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和重要作用,从而强化大学生的奋斗价值观念。同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奋斗精神标识景观、主题公园建设,开展有关劳模、道德模范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在行为操守方面继承和弘扬伟大奋斗精神。二是利用生活中的育人元素,激活奋斗精神。通过各种主题活动,例如参观革命圣地、历史博物馆等,拓展大学生对奋斗精神内涵的理解,让大学生在社会大家庭中,感觉到奋斗的力量,自觉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三是借助新兴媒体,利用好鲜活、新颖的教育素材。我们应当利用好新媒体的独特魅力,在新媒体中增加奋斗精神的教育内容。通过播放公益广告、拍摄纪录片、建立专栏等方式,宣传奋斗精神的相关知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增强大学生为民族和国家奋斗的意识。此外,要加强网络社会奋斗环境的监管。对于互联网和社会中流行的各种不良论调,如不奋斗、伪奋斗等,各部门应当联动起来,坚决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严惩有失奋斗精神和道德标准的现象,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育人精神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