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助力文化城市品牌的塑造

2021-09-10 01:54孙鸥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工作室
文化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艺术文化

孙鸥 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工作室

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可以借用商业品牌的理念来塑造,建设城市的个性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本文重在探讨运用商品化的目标管理机制来经营城市、推广与运作城市,将城市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功能环境打造成独特的“产品”,将城市品牌化。

艺术介入空间,是指在城市品牌化进程中加入文化艺术的内涵,构筑更加人性化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宜居空间,公共艺术与城市品牌双向调节互为构建。

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

今天文化与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征,公共艺术营造城市的人文环境,是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沙里宁(Eliel Searinen)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

公共艺术讲述城市的故事,在高速发展和变化的城市空间里,人们可以找回久违的地域文脉,找回对城市对家园的依恋情感,城市文明也因此得以继承和传播。这是城市空间中功能化设施无法给予的,是超越身体和功能需求的现实价值意义。将艺术审美的概念融入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为,给予人们以生命的慰籍和生存的启迪。

我国在政策上也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口号。可见,要建设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城市必须要有繁荣的艺术和文化的参与。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场域建设,与建筑、公共景观、社区环境等共同参与营造城市的总体文化印象。

将商业营销中产品品牌的概念借用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念中来。首先是现代城市在进化迭代过程中的一种策略,现在,品牌城市概念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系统路径。品牌化城市可以让人们将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与这个城市自然关联在一起,产生某种意义联想,并将这种情感意象融入城市中的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块空间里,将意义、情感与城市印象联系起来。品牌化的城市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是值得记忆的城市。如历史文化城市北京、休闲美食的城市成都,好莱坞电影之城加州的洛杉矶,浪漫之都巴黎等。城市将其独特的意象凝练为可以识别的符号,在人们的记忆里形成一张张城市印象标签。

城市是随着人类发展的高级活动而形成的。城市的精神品质依赖于人类文化艺术的持续构建。城市是文化活动的物质形态,城市文化是历史轴线的投影,文化艺术的历史演化是构建城市精神的依据和线索,在人类文明里,文化艺术是一条承载着人类情感的时光彩虹。

公共艺术推动城市品牌建设

在今天的现代化都市里,高耸而密集的建筑、模块化的道路设施,区域板块之间形态呈中性同质化,生硬的外观给人感觉单调乏味,身在其中犹如走进水泥的迷宫,让人困惑迷失方向。在城市长期生活的人们甚至会产生沮丧、压抑、烦躁、不安的情绪。这一切,让工作节奏紧张的城市人内心不堪重荷,从身体到精神持续加重压力。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呢?公共艺术塑造城市人文精神,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与地域风貌。从艺术的角度提炼、升华、演绎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营造舒适、美好、宜居的城市环境空间,推动城市的高品质整体发展,让城市回归生活,让市民获得自信。

2011年我国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口号。建设有特色有活力的城市,其历史文化基因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打造城市的品牌。

公共艺术可以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城市不仅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更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城市与我们每个人同呼吸共命运。把公共艺术与人们生活联系在一起,是城市发展与提高市民文化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今天,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承载物,是城市空间的记忆,是市民生活与情感经历的纽带。在现代城市的品牌塑造系统中,公共艺术被誉为“城市名片”。

国内公共艺术推动区域经济崛起的案例

北京798艺术区在90年代初期,曾是一个被时代步伐遗忘的角落。原为电子工业的老厂区,在时代变迁和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逐渐颓败成为城市失落的空间。后由艺术家以廉价的租金进行改造成为艺术工作室,艺术家的聚集给该区域带来持续的吸引力和聚合力,艺术在这里逐渐发酵放大,催生出更多的影子产业和服务业。现已迭代成为集画廊、国际展览、艺术中心、设计公司、餐饮酒吧服务等各种积极生态空间的聚合地。对外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语境的“SOHO艺术聚落” 和“LOFT生活方式”。人气的聚集必然带动经济的发展,今天 798艺术区不仅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甚至被定义成为798现象,成为北京的一张享誉中外的文化名片。“798艺术”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成为文化生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798艺术”现象持续辐射,其经验与模式被更多的城市相继复制,成为发展创新的一股潮流,如上海M50创意园区,成都的东郊记忆艺术区,杭州的西岸艺术区等,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艺术打造城市品牌的生动案例进行研究与推广。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增强城市的文化艺术建设,积极营造城市公共艺术场景,通过对文化城市精神空间的艺术激活,以文化艺术的身份重新定位城市。塑造有品质的城市文化空间,用艺术重塑城市的品牌形象,可以持续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塑造城市的总体文化印象,为城市经济发展赋能。

城市公共艺术案例

1.《竹锦》四川天府国际机场公共艺术设施

现代机场除了作为交通枢纽之外,还承担着展示地域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功能。政府希望塑造出一种戏剧化的场景,运用独特浪漫的艺术形式,将城市的重要信息传递给旅客。创造艺术化场景,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将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历史、人文、科技、商业等信息集中在此呈现,积极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在地印象。

四川天府国际机场公共艺术项目设计中,将传统“瓷胎竹编”工艺作为创作原型,转化设计,同时,借助机场空间的影响力,展示“瓷胎竹编”工艺,以公共艺术的形式介入,将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唯一性充分展示,在实现非遗技艺转型迭代的同时凸显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为了完美呈现“瓷胎竹编”工艺的独特魅力,作品严格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流程,从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刮平、划丝、抽匀、定色等工序,完全采用手工操作,每件作品都要求事先制作好相应的精细竹丝,由非遗传承人手工编织图案。作品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实现多项创新,完成目前体量最大的锻铜胎体竹编公共艺术作品,成为机场休闲空间里的独特景观。

作品为了满足公共空间的审美与实用要求,将材料、形式、工艺等元素加以分析,设计强化“瓷胎竹编”工艺的精细美、图案美等特征,并放大这种“美”。采用锻铜工艺材质作为造型胎体,材料表面抛光成形具有与瓷胎表面一致的特性。在制作工艺上可以很好地体现“瓷胎竹编”的传统工艺美感。同时,与机场共性化的功能设施保持最大的差异化特质,为公共空间营造出诗意和浪漫的独特意向。

图 1 艺术化休闲设施,转型迭代的非遗技艺彰显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差异化竞争是产品品牌在商业领域里保持影响力的有效策略,城市发展同样借鉴差异化策略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标签。城市公共艺术承载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首先考虑的就是与文化环境、空间环境的和谐共生。公共艺术讲述城市的故事,其生发的情感诉求紧紧依托这里市民的真实生活,人们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中去,以此构成与城市文化、精神、建设与发展的完美结合、和谐统一。人们与城市共生发展,以艺术为纽带合力共建有影响力的城市品牌,保持文化艺术的独特影响力,形成热点、焦点,在城市品牌化战略中保持活力与优势。

2.《雅舍曲谱》四川天府国际机场公共艺术装置

随着城市传统文化的渐渐隐去,新的城市形态不断更迭和替代,随之带来的是城市文化记忆的模糊,人类精神家园的消散,此时公共艺术的价值才真正凸显了出来。它帮助人们找回城市的记忆,并提醒过往的人们驻足凝视和思考。

《雅舍曲谱》艺术装置,以南方民居建筑的小青瓦为象征符号,创作出具有成都人文色彩的系列作品,并以四个子题:“流光溢彩、锦江微波、少城春华、失焦的肌理”构成作品的线索。

小青瓦也曾是少城(成都旧称)的市井肌理,不过今天已渐渐远离了建筑的舞台,是城市里“失焦的肌理”和记忆中的故事。作品创意就从这片片肌理展开。小青瓦在烧土质料与水晶琉璃间交替演绎。任凭时光跨越,想象力重新唤醒了记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基因活力四射,时尚节奏映射着成都的“锦江微波”,透过晶莹的光斑,折射出闪亮的生活节律。时空流转,今天的少城已绽放出“流光溢彩”的现代都市景致,小青瓦片已成为时间的记忆,浓缩成情感的符号,透过作品的演绎,唤醒了光谱折射出的生命律动,在时间与空间的舞台上演绎出都市生活的幻彩旋律。

图 2 《雅舍曲谱》艺术装置演绎出都市生活的幻彩旋律

图 3 《雅舍曲谱》艺术装置讲述城市的故事

《雅舍曲谱》艺术装置是城市文脉在公共空间中的诗意化呈现,这样的公共艺术与视觉表达深深地根植于城市地域的历史文脉之中,场所精神与城市品牌透过艺术得以呈现。

综上可知,公共艺术为建设品牌城市提供原动力。公共艺术是中国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建设为城市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公共艺术是城市的个性与灵魂,是城市独特的标签与品牌。公共艺术可以塑造高品质城市,给城市带来活力与财富。公共艺术连接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增加城市的记忆、讲述城市的故事、为文化城市赋能,满足城市人对文化与艺术审美的需求。公共艺术提升城市生活的质量,展示城市独特的魅力,让城市生活充满生机。城市与这里的人们共享未来,共谋发展,理想与憧憬成为共同的目标。构建差异化战略是品牌城市发展的道路,公共艺术为城市塑造个性化品牌形象提供核心能量。

城市公共艺术是打造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适应城市转型的重要方法,是重塑城市意象的重要手段。公共艺术结合城市设计规划,能提升城市形象的整体品质。国内城市都在不同程度推广城市公共艺术项目,公共艺术逐渐渗入市民的生活。我们相信,未来公共艺术必将成为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推力,助力文化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腾飞。

注释:

图1图片来自孙鸥作品,四川天府国际机场艺术设施《竹锦》现场拍摄

图2图片来自孙鸥作品,四川天府国际机场艺术设施《雅舍曲谱》现场拍摄

图3图片来自孙鸥作品,四川天府国际机场艺术设施《雅舍曲谱》现场拍摄

猜你喜欢
艺术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