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进京》一朵晋剧仙葩

2021-09-10 01:54文化产业杂志赵嘉玮
文化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傅山戏剧

《文化产业》杂志 赵嘉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戏剧文化实践在这100年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此,文艺界、戏剧界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百部优秀剧作典藏》。从总结与回顾百年中国戏剧文学历史巨变与伟大成就的角度,《百部优秀剧作典藏》遴选了百余位剧作家的100部优秀戏剧作品。7月13日,《剧本》杂志首次发布《百部优秀剧作典藏》总目录,入选的100部作品名录发布,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新编历史晋剧《傅山进京》入选,其被收录在《百部优秀剧作典藏》第九卷(2002-2010)。

作为山西唯一入选的晋剧作品,《傅山进京》的名声可谓早已远扬四方。该剧2007年首演以来,一度在全国掀起了“晋剧热”,已累计演出600余场。该剧一经上演几乎囊获了中国戏剧界所有的奖项,如中国戏剧奖·曹禹剧本奖、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优秀戏剧剧本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及优秀组织奖、第三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奖等诸多奖项。其登上了中美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且在2021年,作为山西省唯一一部作品,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扶持项目。

《傅山进京》的诞生

《傅山进京》让晋剧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三晋戏曲,进而让更多的人喜欢三晋文化。晋剧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其产生于山西省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主要流行于山西省中、北部及陕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大致上是晋语的并州片、吕梁片、张呼片、大包片以及五台片的部分地区。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晋中地区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韵调,既有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也有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

晋剧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傅山进京》要表达的内容相得益彰。在明末清初之际,三晋大地上曾有一个傲骨铮铮的奇才,他重先秦诸子,也通佛理,更崇老庄之学。他精通医学,有传世医学著作。他在书法上的造诣颇高,在当时亦是一字难求。他着实是当时的思想家、医学家、书法家,可一生却穷困潦倒,颠沛流离。

这个人就是傅山,山西太原人。清代学者全祖望盛赞其为“大江以北,无出其右”。但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他所处的历史变革阶段的特殊性,人们只记得他是“反清复明”的斗士,是“民族气节”的化身,反而忽视了对这位奇才的其他方面的了解。

而《傅山进京》正是带人们打破这一传统印象的佳作。2007年是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为此,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汇聚国内戏剧界一流创作精英倾心创作了一部舞台剧,即《傅山进京》。令人惊讶的是,创作该剧的戏剧家郑怀兴并非是太原人,也并非是研究晋剧的专家,只是凭借着一些历史资料和对傅山人格的尊崇构思了这出舞台剧。

说到历史资料,傅山虽然对后世影响很大,但由于其身份特殊,记载他生平的历史资料相对其他历史名人来说是有限的。不但在正史中少有记载,哪怕是地方县志对其也是寥寥数语。所以傅山进京这一事件并无详细的历史资料记载,主要靠剧作家虚构。再加上剧作家要塑造一个超越“反清斗士”这一刻板印象的“新”傅山,所以创作难度是很大的。

郑怀兴先生出色地完成了这部剧作。他作为国家一级编剧、福建省文联顾问,四十多年来创作了42部戏曲剧本,曾获全国优秀剧本奖、曹禺戏剧奖·剧本奖、文华剧本奖、老舍文学奖·优秀剧本奖、中国戏剧节优秀编剧奖、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其实力自然有目共睹。

《傅山进京》是一部达到新高度的戏。《傅山进京》主要讲述了在清初为了笼络人心,康熙帝颁诏天下,令三品以上官员推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有数人推荐傅山应博学宏词试。傅山称病推辞,阳曲知县戴梦熊奉命促驾,强行将傅山招往北京。至北京后,傅山继续称病,卧床不起。在与康熙帝的一番“对弈”之后,傅山安然回乡。

这个题不易处理,首先这个题材很普通,历史上诸多文人都有过被强征入朝的经历。其次它的情节略显单薄,写不好很容易落入俗套。但郑怀兴先生却将这个故事写得一波三折,且充满悬念,令人叹为观止。他没有致力于突出皇家强权和文人风骨之间的矛盾,反而用惺惺相惜的结局反映了一个皇家天子的气度和一个采薇隐士的情怀。

这种塑造,符合历史发展的真实,也符合时代的发展,使当代人看待不同文化的想法相互碰撞。

“我本是中原地一介书生,自幼时读经史悟道提神。原本想为国家效力尽忠,逢乱世不得已隐居山林。堪明朝删《孟子》太轻民生,到头来乱党生异族称雄。清入关万不该十日屠城,怕只怕中原文脉断了根。现如今玄烨他纳士兴文,却不知尊儒道是假是真。为子孙也为你县令前程,舍老命再进京会一会新当朝的年轻人。”这是傅山在一开始自表心意,也是颠覆大众对傅山的传统印象的开始。

在真实的历史中,他没有对封建君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盲目地愚忠。他更重民生,重中原文脉。为了现实的利益而奴颜媚骨,不是他的作风。剧中点题之句“明亡于奴,非亡于满”,正深刻地揭示了傅山人格中的正气,同时也是对明清以及后人的警世名言。傅山是孚尹旁达的文人,玄烨是历来受人称赞的明君。这二者之间的对弈不是非得争得你高我低,而是对彼此品行和才能的真心相惜。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康熙与傅山二人并未直接会面。但郑怀兴先生特地虚构了康熙与傅山在荒郊古刹相切磋和交流的一幕。霜发朱衣的前明遗老与乌鬓微服的大清天子,他们在雪夜就书法论天下事,实现了跨越现实的交流。看似脱离史实,实则也合乎正常的逻辑。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要“用古典以述今事。古事今情,虽不同物,若于异中求同,同中见异,融会异同,混合古今,别造一同异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觉,斯实文章之绝诣,而作者之能事。”这正是郑怀兴先生的匠心独运之处,使得他塑造的傅山不落窠臼。

《傅山进京》的演绎

在《傅山进京》上演后,随即刮起了“晋剧热”“谢涛热”。事实证明,“傅山”这个角色和谢涛是互相成就的。当初郑怀兴先生一接到关于傅山和谢涛的相关资料就表示:“我喜欢傅山先生的特立独行,刚正不阿,更钦佩傅山先生的博学多才,我一定要为傅山先生写好戏!女老生谢涛这个演员也很好,所以我也要为她把这出戏写好!”

谢涛是国家一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上海二度“白玉兰戏剧主角奖”、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法国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女演员奖”、中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金孔雀表演大奖”等多项国家及国际大奖。

她的演唱韵味淳厚,表演洒脱,帽翅功和髯口功出色,被誉为“晋剧第一女老生”。作为女须生的谢涛,自身的瘦削没有男老生的健硕,却恰能契合傅山的狷介孤寒。她的唱腔于激昂处彰显凛然正气,委婉幽咽处不失风趣。正是由于谢涛这一位出类拔萃的演员,傅山走进了大众视野。她的演绎让观众觉得那就是傅山该有的样子。同时,对她而言,找到像《傅山进京》这样一部能在很大程度上张扬她表演个性的作品也并非易事。她与《傅山进京》可谓是互相成全。

《傅山进京》在晋剧史上弥补了缺少傅山形象的这一缺憾,也达到了能承继《曹操与杨修》的新高度,可谓是晋剧的一朵仙葩。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认为:一出好戏的创作和生产,是剧目主创人员的努力和剧团全体人员的拼搏结果,是上级领导大力关心、指导和支持的结果,凝聚了上上下下的无数聪明才智和心血。《傅山进京》只有在太原这块艺术热土上,在山西这个良好的文化生态中才能产生。

《傅山进京》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启迪我们,如何用现代的视野审视传统,重新开发利用源远流长的三晋文化名人与事件,从而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大放异彩,让历史为现实服务,让新一代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这也是山西经济发展转型,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始终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

猜你喜欢
傅山戏剧
傅山的“四宁四毋”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基于戏剧表演中的“隔离”与“开放”研究
清代新疆查禁戏剧演出考
戏剧类
清·傅山论书句
傅山
清·傅山论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