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中 渗透生涯规划教育探索

2021-09-10 08:23肖春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学科渗透高中生物教学

肖春婷

摘要:为探究生物课堂中生涯规划教育渗透的现状和可行途径,以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中学师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学校生物教学中生涯规划教育渗透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生物教师很少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知识。为此,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涯规划教育渗透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旨在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设计,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对相关专业和高校进行选择。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涯规划教育;学科渗透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5-0034-03

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规划”,1971年由美国前教育总署署长马兰德(Dr.Marland)正式提出。他认为个体成长的不同阶段,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就必须要结合个体具体阶段的特点提供相对应的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更为有效的教育成果[1]。

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内起步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逐渐崛起,用人单位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这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以便为将来选择合适的专业以及高校做充分的准备。

通过生涯规划的教育,学生对自己适合哪一个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就会减少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出现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认同感不强、没有归属感等问题[2]。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内容包含农、林、医学等多个方面的生物学相关的职业信息,但是生物课堂多以课堂教学知识为主,很少涉及生物学专业和职业的信息渗透[3]。

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生物教材知识,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并将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渗入其中,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做好生涯规划设计。

本研究调查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并初步探索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我校高中生物组教师和高二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了调查。教师版和学生版问卷各设计3道题。教师卷调查数据显示,在日常生物教学中,12.5%的教师经常渗透生涯规划内容,43.75%的教师偶尔渗透,31.25%的教师很少渗透,12.5%的教师则没有渗透。

综合分析,我校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很少渗透生涯规划的教育。他们认为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很有必要并且可行,也提出了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可行性途径。

对学生卷结果分析,关于何时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较为合适,30%的学生认为在初中阶段较合适,66%的学生认为在高中阶段较合适。仅有2%的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开始比较合适。

综合分析,在高中阶段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较为合适。关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在平常课程教学中渗透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职业信息,99%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1%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关于在生物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方式,68%的学生希望依据生物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教学,82%的学生希望开展生物学科相关职业介绍活动,75%的学生则表示希望体验生物学科相关职业的活动。

综上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在高中阶段就要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职业信息。最后提出了希望在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方式。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我校生物教师及学生觉得有必要在平时课程教学中渗透一些与課程相关的职业信息,并提出了合理方式:依据生物教材进行、在课堂中渗透、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制定出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一)深挖教材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渗透生涯规划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中设置了“科学家访谈”“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与生涯教育相关的专栏(见表1)。

“科学家访谈”“科学家的故事”涉及了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和专业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教材内容还涉及许多与农学、林学、园艺、食品、医学、科研等领域相关的职业信息。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充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在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如对相关职业的专业要求,学历要求,就业单位,薪资待遇,专业素养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从杂交育种到诱变育种

从杂交育种到诱变育种是人教版必修2第6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了解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知识是怎样用于生产实践的。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有:简述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原理、举例说明两种育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在组织开展教学时,以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为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杂交育种,利用教材中的实例“青霉菌的选育”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诱变育种。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介绍育种的几种方式并渗透育种工作这一生物学职业所需的专业要求、学历要求、就业单位、薪资待遇、专业素养方面的生涯规划教育(见表2)。

(二)依托社团活动,动手实践,开展生涯教育

我校的生物与生活社团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活动的理想阵地。社团活动丰富,把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

如:在学习遗传与进化这一节后,可以组织学生进入社团参与采集校内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进行标本的制作,区分两者的不同之处,体验标本制作师的职业素养。学习呼吸作用的知识点后,依托社团,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酸奶和包子。

教师先对制作原理和步骤进行讲解,学生动手操作,感受“牛奶和面粉”的变身过程,领会生活中很多食品离不开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体验食品工程师的工作性质。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教育学科渗透高中生物教学
高校辅导员创新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索
生涯规划教育视域下的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初中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
花若芬芳,蝴蝶自来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学科渗透的策略研究
利用数学素材渗透生命教育的尝试与反思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