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色彩美学的景观空间营造研究

2021-09-10 00:37李成王兴豪车苑溪王冰冰
艺术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方式方法色彩

李成 王兴豪 车苑溪 王冰冰

摘要:色彩是景观空间营造的重要视觉元素,合理运用色彩美学对打造特色鲜明的空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山水、建筑、植物、人工构筑物等景观要素所组合的色彩空间具有不同的类型,不同景观空间中的色彩又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以色彩美学的表达和应用为基础,分析在营造景观空间时各类色彩表达的原则与形式,归纳出色彩美学景观空间营造的应用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色彩;景观空间;营造设计;方式方法

色彩美学在景观空间营造中应用广泛,影响深远。以山水骨架、园林植物、园林建筑等景观要素为载体,展示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景观;以构筑物、铺装材料、雕塑等人工景观要素为依托,展示色彩美学的视觉景观效果与设计者的匠心独具。色彩景观空间营造正视人与自然、人居环境与自然的关系,是合理创造多种园林空间的重要因素[1]。园林设计将空间对色彩的需求与目的相结合,综合考虑景观元素的固有色、植物的季相变化、游览者的合理需求,通过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的规划,创造出更多蕴含色彩美学的景观空间。

1 色彩美与景观空间概述

1.1 色彩与色彩美

色彩是指能够引起我们情感共鸣的视觉效应,是游览者在游览过程中最直观感受、最先映入眼帘的景观元素。山水、植物、建筑、动物各种存在于景观中天然或人为的要素都拥有各自的色彩,并引发游览者的联想。色彩美是指视觉器官所映射的景观空间的美,所有色彩都是基于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按比例融合渗透产生的,每种色彩又具有不同的特性,在视觉、情感、意义上产生不同的艺术价值。

1.2 色彩景观的分类

色彩在景观空间营造中的分类按心理感受、蕴含颜色、色相环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暖色系给人愉悦、积极、兴奋的心理感受,代表颜色包括红紫、红、橙、黄、红棕、黄棕,在传统意义上象征了太阳、焰火与土地。冷色系使人平静,甚至产生冷峻的心理感受,代表颜色是绿色、蓝色、紫色,象征森林、天空和海洋。

第一,暖色系景观空间。暖色系景观空间是我们熟知的空间[2],设计者为增强游览者的游憩体验,会选用暖色调的景观元素进行组合与搭配。广场绿地、综合性公园绿地的活动区域,通常选用色彩鲜艳的花朵与景观构筑物作为主空间的辅助元素,这类具有高对比度、高明度的造景要素会带给游览者积极、愉快的游览体验,与景观空间结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第二,冷色系景观空间。冷色系景观空间并不常见,冷色系的景观元素应用却较为广泛,例如深色石材、颜色朴素的陶瓷瓦片、古楼建筑等,配合植物、素土等低对比度、低饱和度的景观要素形成了空间的主基调。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者会使用暖色系元素对其进行调和,有意打破这种冷寂、压抑的空间氛围。

1.3 色彩对景观营造的影响

在景观空间的营造中,色彩是视觉传达的关键组成因素。景观的色彩美学是空间给人的第一印象,結合不同色彩的影响,设计者更趋向于建造低饱和度、中等明度的色彩空间,让大多数观赏者产生舒适温暖的游览体验,色彩丰富而不繁杂、夺目而不耀眼,从而达到美化人居生活环境、改善街景、融合自然景观的作用。色彩还体现在景观营造的各个要素方面,例如砖红色的透水铺装、以绿色为主基调的景观植物、人为调和颜色的构筑物,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进而突出空间特色、地域特征甚至是文化的传达。

2 色彩在景观空间表达的形式与原则

2.1 色彩的表达的形式

根据色彩使用的方式可以把景观空间中的色彩归纳为基准色、同类色、对比色,每种色彩美学的表达形式不同,对营造景观空间的作用也大不相同。多种色彩有机搭配使用,运用不同的色彩美学艺术手法,共同营造出优美的景观空间。

第一,基准色的表达。基准色也可以称为主色调、背景色,基准色在空间中明确地表达出整体的空间基调,是整个空间的主要色彩,影响游览者的感官印象。例如白色空间给人的印象为清净、简洁,橙色空间给人的印象为温暖、亲密,紫色空间会带给人神秘感,黑色空间则可以表现重量感,红色空间会让人感到充满热情等。每个景观空间中必须有一种颜色作为基准色,其在色彩组合中重要的地位与体量决定景观空间的特征与类型,传达不同的情感,做到有主有次、主次分明。

第二,同类色的表达。同类色是单一种类色彩,但并不单指某个颜色,指同一个色相中明度、饱和度、冷暖不同的两个或多个色彩之间相互搭配。同类色的使用主要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在单一颜色所表达的景物不够清晰的时候,可以选用相似明度、对比度的同类色进行搭配。通过同类色的使用表达明暗变化,影响色彩与游览者的心理距离,打破色彩突变带来的不协调感,美化空间或景物,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第三,对比色的表达。对比色主要是指补色的对比,因为补色的对比在色相等方面差别较大,对比效果强烈、醒目,在室外景观环境设计中使用较多[3]。对比色的使用更多起强调突出景物的作用,通过色彩强烈的反差烘托出特定景物的造型艺术与色彩艺术,吸引游览者的视线。对比色在景观营造中通常使用在广场、公园集散地和重大的节日场地,利用色彩对比强烈的花坛、花境、铺装、雕塑等展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凸显某种情感或氛围。

2.2 色彩表达的原则

营造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是当代景观设计师的责任之一,在营造景观空间时,综合运用统一与变化原则、比例与尺度原则、比拟与联想原则、均衡与稳定原则这四点色彩表达基本原则,打造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创新性、艺术性的新时代景观空间。

第一,色彩的统一与变化。统一指在景观空间的色彩表达中,应该有一种或几种相近的颜色组成主要色调,将景观空间各个要素组合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应用变化的思想,打破完全统一的空间带来的单调感[4]。景观空间中的各种色彩联系而又分割,相互对比又相互调和,形成有主有次的色彩美学空间。

第二,色彩的比例与尺度。景观空间营造的比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各景观要素整体或局部的长宽高的大小关系;另一方面指空间要素各部分与整体空间的比例关系。如何把控好色彩在空间中的比例,是营造舒适景观空间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尺度感则因人而异,取决于人们心中对色彩的喜好标准。比例与尺度原则要求设计者在营造景观空间时,合理控制各种色彩在空间中的体量与地位,服务于绝大多数游览者。

第三,色彩的比拟与联想。景观空间营造过程中应运用比拟与联想的方法。从色彩美学出发,蓝色代表天空,深黄代表大地,绿色象征植物,搭配使用相应的景观实体,模拟大自然的山水风景,创造出咫尺山林的胜景。设计者应该有意识地运用比拟与联想原则,艺术化地联想到景观深处的美,赋予景观空间色彩,产生深远的象征意境。

第四,色彩的均衡与稳定。由于景观空间是由一定体量和不同色彩材料组成的实体,因而常常表现出不同的重量感,探讨均衡与稳定的原则,有利于提升所营造景观空间的完整度和安定感。均衡指景观色彩布局的关系,不同色系、色相相差大的色彩不应相邻使用而使景观中色彩产生突变。稳定则指色彩所表现的轻重关系,一般而言,暖色系的颜色在景观空间中应占少数,并应处于立面景观结构的中上部;冷色系的颜色在景观空间中占多数,但更多作为景观底界面,营造稳定的视觉空间。

3 景观空间营造的色彩应用技术

3.1 景观新材料的应用

现代园林景观工艺不断改进,技术不断进步发展,在景观材料的使用上较之传统园林有了巨大的改变。金属材料、软质材料、塑料、有色玻璃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景观空间的色彩,提供了更精妙的视觉感受,增强了景观功能区的协调性与艺术性。金属材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经过不同的处理形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造型效果,是极具工业现代感的景观要素[5]。金属元素拥有独特的固有色,加之金属表面的光泽与反光作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色彩明暗效果,打造色彩斑斓的空间,因而在雕塑、标识牌、造型小品等造景要素中应用越发广泛。软质材料包括合成纤维、新型橡胶等材料,可以根据设计者的需求添加不同的色彩,有利于配合景观空间的基准色或与已有色彩形成强烈对比,突出独特的使用功能。例如城市公园或广场中的游步道与健身步道,两者更多使用红色、黄色等暖色系色彩起到突出功能的作用。塑料与金属材料相似,但与金属相比拥有更强的可塑性,色彩可以人为进行控制,有利于设计者在规划设计阶段的考量,是一种具有非传统雕塑感的景观要素。有色玻璃在丰富景观色彩空间的同时可以透出景物的轮廓并添加一层“滤镜”效果,产生意料之外的美感。

3.2 涂色技术在景观中的应用

涂色技术在景观空间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景观涂色的应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指通过调整色彩的色相、明度、饱和度生成一系列相近的色彩,通过涂色技术在两个色彩中间增加第三种色彩,减轻由于色彩突变带来的不协调感,这种色彩的连续变化可以增强景观要素的吸引力[6]。二是指应用涂色技术保护原有的构筑物,人工增添一道具有色彩美学价值的保护层。小到景观中座椅坐凳的涂漆保护,大至亭廊花架的增色处理,应用涂色技术改变景观要素的色彩或为景观“换新装”以达到营造景观空间整体美的效果。三是指运用涂色技术改变景物固有色,达到控制成本或解决景观实体应用困难的问题。例如城市广场中的水池景观,将混凝土池喷涂成花岗岩的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模仿自然界水池的色彩;为登山步道的金属、混凝土栏杆喷涂色彩,形成与木栏杆相同的视觉效果;在提升景观空间效果的同时节省了经济成本。

3.3 植物配置在景观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种类众多,色彩丰富,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色彩景观空间,体现景观空间的色彩美学。植物配置时要考虑配置形式,以孤植形式为核心的植物色彩空间,色彩对比强烈,有利于展现单体植物的色彩美[7];列植与对植形成的色彩空间,更注重色彩的节奏与韵律,形成成行成列的带状色彩区域,充分体现植物色彩的节奏感;散植与群植形成的植物色彩空间布局灵活,形成大面积色彩区域,表明景观空间的色彩基调。植物配置要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园林植物中的春色叶树种与秋色叶树种会展现出不同的季节性色彩,例如鸡爪槭在一年中会出现浅绿、浅黄、深绿、红、紫红等多种色彩,每种色彩都会与周围景观相结合,展现不同的景观色彩氛围。植物配置也要考虑植物组团的季节意境,不同植物组团有不同的色彩基调与景观内涵。碧桃和垂柳形成桃红柳绿的春景;满堂荷田象征绿意葱茏的夏景;高大挺拔的银杏传递宜人的秋景;光秃秃的树干体现萧瑟的冬景。

4 结语

在景观空间的各种构图要素中,色彩要素是视觉传达的首要因素,因此营造景观空间应该充分考虑色彩美学的艺术价值与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色彩营造景观空间,遵照多种色彩应用原则,综合考虑,科学规划,把色彩美学所蕴含的情感与内涵表现出来。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各种色彩应用技术,在利用的基础上适当改造景观中的色彩,营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特色景观空间,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曹烨.解读景观空间中的色彩艺术——叶浅予舞蹈人物画刍议[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03):28-30.

[2] 马融.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冷暖色系搭配[J].建筑结构,2020,50(15):151-152.

[3] 张丹丹.色彩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鸭绿江,2020(21):130.

[4] 牛曉繁.浅谈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1,39(05):54-55.

[5] 秋静.园林景观设计中金属铸造的应用探究[C]//香港东南冶金矿产有限公司. 2017冶金企业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香港东南冶金矿产有限公司:香港新世纪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1.

[6] 汤佳佳.探究渐变色彩的视觉审美价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1(21):45-46.

[7] 李娟.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规划研究——以太原市玉门河公园为例[J].居业,2021(03):28-29.

作者简介:李成(1968—),男,山东沂水人,硕士,教授,研究员,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王兴豪(1997—),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车苑溪(1997—),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王冰冰(199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方式方法色彩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方式探究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