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并州刺史的治理之策

2021-09-10 07:22赵浩
今古文创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营策略

赵浩

【摘要】 魏晋以来,并州饱经战乱、百废待兴,同时境内北方少数民族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更好地处理并州的局势,并州刺史的各项政策显得尤为重要。曹魏时期的梁习采取了分化瓦解等措施,使得境内的匈奴贵族与其部民分离,便于更好地控制与管理。至西晋时,并州的政治局势变得更为严峻,时任并州刺史的司马腾采取了联合代北拓跋鲜卑的政策,以达到对抗匈奴刘渊的目的,但随着事态的发展,西晋朝廷对于并州的控制力逐渐变小,至石勒击败刘琨攻陷晋阳,标志着西晋政权在北方的瓦解。

【关键词】 并州刺史;胡族;经营策略;梁习;司马腾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4-0045-02

魏晋时期,并州境内由于存在着以匈奴、鲜卑、羯族等为主的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的存在对于汉族政权有着一定的威胁,于统治者而言如何对并州进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魏晋时期长期处于战乱,地方州郡的长官多以将军号领州刺史、郡太守,同时都督一州或数州军事,产生这种即领兵又领民的现象。本文以魏晋时期两任并州刺史梁习与司马腾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二人的对于并州的经略,希冀能够有所发现,力求更加微观地分析汉族统治者对于这一时期并州的管理。

一、汉末并州的政治形势

并州自汉武帝设置刺史部以来,一直作为防范北方少数民族的边陲之州,其境内人口并不稠密,主要以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而倍受统治者的重视。而汉末的政治乱局也与之有关,《后汉书》记载:“(中平六年)八月戊辰,中常侍张让、段圭等杀大将军何进,于是虎贲中郎将袁术烧东西宫,攻诸宦者……辛未,还宫。大赦天下,改光熹为昭宁。并州牧董卓杀执金吾丁原。司空刘弘免,董卓自为司空。九月甲戌,董卓废帝为弘农王。”[1]358-359而董卓手下所依仗力量除了其凉州部将之外,还有原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众。《后汉书·董卓列传》载:“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而并其众”[1]2324。

另一方面,并州境内的胡族大量聚集。而这一问题要上溯至东汉初年,以南匈奴为首的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东汉政府将其多次安置,光武帝时南匈奴已居于西河郡美稷(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1]2945

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政府借助南匈奴的力量镇压黄巾军,但也为之后的北方乱局埋下了隐患。不久,南匈奴发生内乱,单于於扶罗求助于汉廷,适逢汉灵帝驾崩,国内大乱。南单于於扶罗认为此时有机可乘,于是率兵同白波合兵攻陷河内诸郡,失利之后欲返故地,国人不附,困于河东。於扶罗先后依附于袁绍、袁术,与黄巾黑山部联合,参加北方割据势力的混战。於扶罗在位七年去世,其弟呼厨泉立为单于。[1]2965

此后,在镇压黄巾军起义以及北方军阀混战中,以呼厨泉单于为代表的南匈奴诸部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南匈奴的势力也遍及并州一带。[2]并州在董卓之乱后不久落入袁绍手中,袁绍任命其外甥高幹为并州刺史。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所败。高幹举州降于曹操,曹操复以幹为并州刺史,后高干趁曹操北征乌桓之际,举兵反叛,兵败被杀。至此,并州地区正式归曹操所控制。[3]28

二、梁习的“分化”之策

曹操在平定高幹叛乱之后,一直苦于并州的治理。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决定派梁习去治理并州。梁习就任并州刺史后,面对的是一个饱经战乱、满目疮痍的并州,要想改变这种局势,梁习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同匈奴部族之间的问题。由于政府对于并州的控制非常薄弱,很多官吏百姓为了生存都投靠了匈奴各部族,《三国志·梁习传》载:

“习到官,诱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送邺,凡数万口;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职,同於编户。”[3]469

由此可知,梁习到任并州之后,首先公开颁布政令招贤纳才,通过利诱将匈奴贵族、豪右招到幕府任职,将匈奴上层拉拢过来。然后将其部众采取“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的方式,将其征发服役,使之形同于编户。这样,匈奴贵族、豪右与其部众就被分离开来;其次,梁习再将各级官吏兵户的家属从并州诸郡迁徙至邺城,目的是以其家属为质,以便牢牢地控制住官吏兵戶,使其不敢发生叛乱;最后,针对不听从命令的匈奴部众,通过武力镇压,杀之以儆效尤等方式,震慑反对其政策的匈奴部众,收服了大量匈奴部民。

通过以上这三种政策,匈奴贵族、豪右失去了直接统治其部民的权力,名义上虽由他们遥领部众,但实际上各部民只得服从政府的管理,适时“单于恭顺,名王稽颡,”各部民“服事供职,同于编户”。之后曹操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将匈奴各部众分为五部,分布于并州及河东一带[4]2146-2147,这一举措正是得益于梁习先在并州对匈奴分化瓦解政策。梁习在并州的治理,使得曹魏对于并州及其境内的匈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稳定了北方边境的局势,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并州的经济生产。

三、司马腾的“联合”之策

曹操将匈奴采取分化之策,分为五部,虽然一定程度上管理和控制了匈奴部族,但除一部分匈奴部民沦为汉族地主的佃客以外,还有一部分则沦为被贩卖的奴隶,这无疑大大激化了胡汉之间的矛盾。而匈奴各部众虽然被分为五部,但其与汉人杂居,繁衍生息,至西晋初年人口已达万户。

晋元康九年(299年),太子洗马江统作《徙戎论》上书曰:“并州之胡,本实匈奴桀恶之寇也……今五部之众,户至数万,人口之盛,过于西戎。然其天性骁勇,弓马便利,倍于氐、羌。若有不虞风尘之虑,则并州之域可为寒心。”[5]1533-1534因此晋廷便任命宗室司马腾为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

《晋书》载:“新蔡武哀王腾,字元迈,少拜冗从仆射,封东嬴公,历南阳、魏郡太守,所在称职,征为宗正,迁太常,转持节、宁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5]1096司马腾移镇邺城后在面对汲桑等人进攻邺城时曾说:“孤在并州七年,胡围城不能克。汲桑小贼,何足忧也。”[5]1096

从司马腾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司马腾对其刺并期间的表现很满意,而且在面对汲桑等人的进攻也信心十足。那么司马腾在任并州刺史时,面对匈奴的进攻真的凭一己之力守得住么?虽然司马腾在任并州刺史七年间的资料十分有限,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仅有的史料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在《晋书》其列传中并无关于其对抗匈奴的记载,但在《晋书·刘元海载记》中却记载到:“东嬴公腾使将军聂玄讨之,战于大陵,玄师败绩,腾惧,率并州二万馀户下山东,遂所在为寇。元海遣其建武将军刘曜寇太原、泫氏、屯留、长子、中都,皆陷之。二年,腾又遣司马瑜、周良、石鲜等讨之,次于离石汾城。元海遣其武牙将军刘钦等六军距瑜等,四战,瑜皆败,钦振旅而归。”[5]2650

据刘渊载记可知,司马腾与刘渊之战是以司马腾战败而结束的,而其亦是惧怕刘渊才离开的并州。《资治通鉴》载:“(光熙元年)八月,以司空越为太傅,录尚书事;范阳王虓为司空,镇邺;九月,顿丘太守冯嵩执之(司马颖),送邺;范阳王虓不忍杀而幽之……冬,十月,范阳王虓薨。”[4]2721-2722

所以,司马腾离并镇邺的真正原因是司马颖被俘,而镇守邺城的司马虓又刚好去世,邺城急需一位司马越的心腹去镇守,作为其亲弟的司马腾无疑是最佳人选。但司马腾面对占据河东的刘渊采取了何种对策呢?《宋书》载:“惠帝末,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于晋阳为匈奴所围,索头单于猗駞遣军助腾。”[6]

《资治通鉴》也有关于此事记载:“东嬴公腾乞师于拓跋猗㐌以击刘渊,猗㐌与弟猗卢合兵击渊于西河,破之,与腾盟于汾东而还。”[4]2701以上史料均可证明,司马腾在就任并州刺史时,并非完全像其镇邺之后所说的那样“辉煌”,而是在与匈奴刘渊的交战中,处于下风的同时还依靠拓跋鲜卑的力量,与之形成联盟来共同对抗匈奴刘渊。西晋时期并州的局势要比汉末曹魏时期更为复杂,胡族势力变得更加强大,司马腾以其联盟政策,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匈奴刘渊的扩张,延长了西晋王朝的国祚,亦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四、结语

魏晋时期的并州,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境内的少数民族是魏晋历任并州刺史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无论是梁习还是司马腾,都必须运用一定的政策来管理或是限制州境内的胡族。只不过曹魏时期的并州刺史梁习瓦解分化了匈奴各部族,用比较合理的政策换来了并州一段时间的安定。但是随着魏晋嬗代之后,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并州的数量大增与势力变强,而且又有刘渊占据河东建立了政权,州境内的民族构成更加复杂,而汉族统治者实际能控制的地区越来越少,西晋时的并州刺史司马腾为了能对抗反对晋廷的匈奴刘渊,不得不依靠另一少数民族——拓跋鲜卑的力量。

隨着后来北方的局势越来越复杂,各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司马腾的继任者刘琨亦是遵循了其政策,到任之后便遣子至代北为质,又献雁门郡北五县于拓跋氏,欲与拓跋氏结盟,共同对抗刘汉,勉强维持晋廷在并州的统治,直至316年晋阳被石勒所攻下,刘琨逃走依附段部鲜卑,标志着汉族政权对并州完全失去控制。

参考文献:

[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陈琳国.中古北方民族史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9-63.

[3](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5](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南朝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321.

猜你喜欢
经营策略
现代营销理念下的酒店经营策略
都市体育场馆经营策略研析
企业收入舞弊手法及其审计策略分析
长尾视角下的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经营策略研究
自媒体时代电视类读书节目的经营策略
我国本土便利店经营策略浅析
现金流量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
超市连锁店经营策略新探
民国时期北方出版业的佼佼者:《北洋画报》成功原因初探
论新形势下中小型童书出版企业的经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