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2021-09-10 07:22陈伟红
今古文创 2021年4期
关键词:韩语汉语

【摘要】 韩国文化受到中国儒学文化的极大影响,这就导致中韩文化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虽然中韩两国语言文化较为相近,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这就需要对中韩两国语言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首先研究了中韩两国语言文化的相同点,其次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不同点,最后则对中韩两国文化在语言表达中的差异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 汉语;韩语;语言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4-0123-02

通过研究韩国文化了解到,其思想、道德以及语言文字等都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韩国文化也对西方国家文化进行吸收,使得韩国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性。因此,在研究中韩两国语言文化的异同点时,需要基于不同层面上对两国语言文化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中韩两国语言文化存在的差异性,保证各国语言文化价值得以体现。

一、中韩两国语言文化的相同点

在研究中韩两国语言文化的相同点时,可以结合较多因素进行佐证。例如:中韩两国文化都受到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并在本国语言文化中融入儒家思想和理念,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运用这种文化,能够对自身较高的素质以及个人修养进行体现。因为中韩两国都将儒家思想作为文化底蕴,才有助于两国文化长期處在较高水平。同时,中韩两国的种族以及历史都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中韩两国语言文化中含有的积极因素,能够积极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促使两国之间的语言文化呈现出显著的共通性。

二、中韩两国语言文化的不同点

(一)语音方面。汉语拼音包含的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分别是24个和23个。汉语属于立音,其声调包括四个。而韩语拼音包含的字母共计为24个,其中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分别是21个和19个。韩语元音字母被划分为两种类型——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而辅音被划分为三种类型,依次是送气音、松音和紧音。但是汉语却没有这种分类。韩语属于黏语,具有非常强的音表力,没有声调区别。

(二)文字方面。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是中国祖先在早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截止到目前已超过四千多年历史,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其标记系统较为单一。韩文则是韩语的文字,是1413年朝鲜世宗大王通过召集众多文人,并结合汉语音律进行创造的。韩国在这以前并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对汉字进行借用。韩语是一种表音文字,也包括一些表意文字,但是在目前,汉字尤其是繁体汉字还是被运用到正式场合以及景点名称中。

(三)词汇方面。汉语的词汇比较固定,而韩语的词汇包括外来词、固有词和汉字词三个部分,词汇变化较活跃。再加上近些年对一些外来词进行吸收,从而创造出一些新造词。除此之外,韩语将具备名同性质的词汇称作是体词,包括数量词以及名词代词等;而将形容词、动同等称作是谓词。而韩语其他的词汇分类方式和汉语基本相同。

(四)语法方面。中韩两国语言文字在语法方面存在的不同点表现在五个部分:①语法关系:汉语在对语法关系进行表达时主要结合词序和词进行实现。词序要求非常严格。韩语在表达语法意义时主要结合词尾和助词来实现,词序要求并不严格。②句子结构:汉语句子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韩语句子的语序则是主语+宾语+谓语。汉语句子的表达重点一般放在前面,而韩语则刚好相反,一般都是将重点放在句尾。③词形变化:汉语并没有词性变化。韩语则包括各种词性变化,包括形容词和动词等,韩语通过词性变化对不同的语法意义进行表达。④时态变化:汉语并没有时态变化。韩语则具有时态变化,具体被划分为三种类型,依次是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并结合相对应的时制词尾进行表示。⑤敬语表达:汉语并没有专门用于表尊重的敬语法,主要是结合一些具有尊重、谦虚意义的词汇进行表示,包括“阁下”“您”等,韩语则拥有复杂、严格、完整的敬语体系。并结合语法以及词汇两种方式对尊敬进行表示。其中,词汇方式是借助于具有尊敬意义的词汇对没有这种意识的词进行替代。而语法方式则是通过对终结词尾以及语末词尾进行增加来表示尊敬。

综上所述,中韩两国语言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使得两国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字特征得以形成,并在两国使用语言时呈现出明显的界限。例如:中韩两国词汇运用以及表达方式并不相同,这都体现在语言文字差异性中,使得差异文化蕴含在两国语言中,并极大地影响到两国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探究中韩两国语言文字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使得两国语言价值得以凸显。

三、中韩两国语言文化差异性的表现

(一)词汇引发的语言差异。中韩两国在词汇运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并且外部表现也并不相同。例如:韩语词汇是文字拼音。一般来说,词汇涉及汉字词、固有词、外来词三种不同形式。而汉字词在其中所占比例比较大,汉字词在运用韩语词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韩语一般借助于音译方式来使用外来词汇,具体包括英语词汇中的书桌以及钢琴等,并且韩语发音主要对英语读音进行运用,基本上不做出任何改变,或结合具有韩语特性的一些英语发音,以此来使用这些韩语词汇。对比来讲,虽然汉字也对于外来词的优势进行运用,但是不像韩语那样广泛、大量运用,外来词占比非常小,并未成为组成汉字的主要部分。与此同时,当外来词想要融入汉语词汇中时,就需要和汉语语音以及语法的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相符,也就是完全妥协于汉语,这样才能得到汉字的重视。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当没有良好语言文化作为基础依托是很难实现的,并且外来词也无法对汉语发音条件以及规则进行满足。

韩语词汇所借用的汉语词汇非常多,并在时间演变过程中具备自己语言的特性。但是由于汉语受到汉字长时间的影响,导致其一些词汇语境和汉字无法完全分离,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近性,这使得韩国人在学习汉字时形成了一定帮助。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使用英语的外国人很难快速掌握汉字的发音规律和词汇意义,这些外国人觉得学习汉语非常困难,并且事实也是如此。但是韩国人则并不相同,因为韩语中包含非常多的汉字词汇,韩国人在生活中也会使用和掌握汉字,他们在这种文化环境熏陶下会逐渐掌握汉语使用方法,使得其学习汉语的难度逐渐降低。

(二)表达方式引发的语言差异。中韩两国语言文字的差异也表现在表达方式层面上。通过明确表达语言文字,能够使得对方了解到谈话目的和思想感情,进而借助于语言文字进行更好的沟通,这就是语言表达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因为中韩两国语言文字存在一些差异性,导致两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以及思维方式并不相同。这些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层面上,导致汉语和韩语的表达结构有所不同。究其根本原因了解到,汉语属于一种孤立语言,并未将任何一种语法关系作为基础保障。例如:汉语的表达方式是主谓宾结构,基于这一结构能够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思想感情。但是在这种结构下,在使用汉语语言时较为固定,一旦出现结构变化问题时,势必影响到句子原本的意识和思想情感。例如:“我想你”和“你想我”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这两个句子就是因为句式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最终的表达意义完全不同。

韩语则属于黏语,其句子结构则是主语+谓语+宾语,这和汉语句式的主谓宾结构并不相同。由于谓语被后置,这使得韩语在表达感情时必须说出完整的句子,才能保證对方明白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例如:汉语中的“我想你”在韩语句式结构中则变成“我你想”,导致语义发生变化。但是韩语语言比较灵活,并不拘泥于语言句式结构,只要韩语能够保证最终表达的意思不变化,那么在语序层面上并不严格,具有非常强的随意性。

(三)风俗习惯引发的语言差异。由于中韩两国的风俗文化并不相同,导致其语言也出现显著的差异性。将颜色作为研究案例,韩国人比较偏爱白色,韩国人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和高贵,所以,韩国人习惯于在一些重要场合中身穿白颜色衣服或者是使用白颜色物件。而中国人比较喜欢红色,中国人认为红色象征着吉利和喜庆,所以在中国一些重要场合中都使用红颜色物件,在成语使用方面也能感受到中国人对于红颜色的偏爱,具体包括红光满面、千红万紫等。这都体现出中国人对于红颜色的偏爱。

而在使用数字时,韩国人比较喜欢单数,不管是礼金数额、日常数量、诗歌结构等都比较喜欢单数,这足以证明韩国人对于单数的偏爱和热衷。而中国人则喜欢使用双数,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场合中都会使用双数,这还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对偶中。中韩两国的风俗习惯都对各国人民的语言文字交流方式形成了影响。例如:中国人在一些重要场合中为了表达自己对于他人的祝福,可能会采用“好事成双”这样的成语,这在韩国人看来是万万不能的,他们觉得象征吉利的数字应该是单数。由此可见,中韩两国语言文字差异是无法避免的,同时,这也使得世界语言文字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也是一种语言文字百花齐放的盛景。

(四)民族性格引发的语言差异。中国人和韩国人的性格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为韩国人长期生活在夹缝之中,这使得韩国人形成了较强的团结性,这也体现在他们的语言文字中。例如:韩国人所使用的语言词汇中会频繁用到“我们”,“我们”在这里也可能代表着个人,这就体现出了韩国人所具有的团结性,他们也习惯将这种思想理念运用到语言文字中。而对于中国人来讲,中国人明确区分了“我”和“我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当误用其中一个词汇代替另一词汇时,势必制约到语言接收者对于语言文字的表达和理解,难以体现出说话者所表达的意图和思想感情。此外,中韩两国在主客体认识层面上也存在一些差异性。例如:韩国人在卖服装时对于客体的特性非常重视,而中国人则对于主体比较重视。其中,韩国人会询问客人“您需要购买衣服吗?”,而中国人则采用叫卖方式告诉客人这里售卖衣服。由此可见,民族性格也使得中韩两国语言文字具有不同的特性,引导语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价值得以增强。

总之,通过研究中韩两国语言文字的相同点、不同点发现,两国文化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将良好的交流基础提供给中韩两国,保证中韩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尊重对方的语言文字,引导各自语言文字价值的凸显和增强。

参考文献:

[1]聂宏艺.中韩两国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

[2]张文丽.中韩两国语言文化冲突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5.

[3]尹华.探析中韩文化差异与韩国语教学[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

作者简介:

陈伟红,山东潍坊人,硕士,潍坊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韩语汉语
学汉语
浙江地区韩语专业现状研究
浙江地区韩语专业现状研究
韩国语 "V+ " 与汉语"V+死了"对比研究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谁说我们学韩语只是为了追“欧巴”?
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韩语惯用语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浅析
浅谈韩国语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