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建构盲校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2021-09-10 07:22于秀华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课标高效课堂

于秀华

摘要:以《盲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作为中心理念,为构建高效的盲校数学教学模式,老师应该从学生“自然发展、自由探索、自在成长、自由运用”等方面入手,以此构建具有盲校特色的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标;盲校数学;高效课堂

前言:

盲校数学老师要综合考虑实体物件、仿真模型、触碰图等直观性协助教学方式,敢于创新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各类感觉器官参与到学习中去,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寻,感受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从而构建盲校数学高效课堂。

一、结合生活引导趣味学习,创设自然发展的课堂

对于盲童来说,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渠道来源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更多的问题情境,所以,老师在对盲童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将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构建生动、形象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从实体物件的直观中获取认知体验产生具体的思维,即借助盲图或其他的直观图形、实体物件使盲童对知识形成半抽象思维能力,以此来构建完整的抽象思维,最终实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自然发展。

比如在对小学四年级的《连减的简便计算》实行教学时,老师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性质,可以以现实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创设情境教学,以此来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老师创建生活情境:“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去超市打酱油,妈妈给了小明50元錢,需要小明买一瓶色拉油35元,一包鸡精12元,超市应该找回小明多少钱呢?”这样就可以较好地协助学生对于减法的认知,明白50-35-12和50-(35+12)的现实意义,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较好的知识基础。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进行学习,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昨天这本书我们看到了第32页,今天又看了15页,这本书一共有147页,那么还有多少页没看完呢?”,学生会在这种同类型却不完全相同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摸索出针对不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从而对数学减法的性质有了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而且有能力可以灵活运用数学减法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围绕关键问题引导探索学习,创建自由探索的教学氛围

新课标理念需要盲校数学课堂以创设盲童自由探索、多方合作、多维交流为总体目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思想,构建轻松、生活、有趣的数学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在自由探索、多维互动中展开学习。

例如在对《数学广角—初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进行学习时,老师可以利用创建一个比赛场景,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比赛过程,“从赛前两队队友的相互认识到比赛场次出场顺序的安排,再到比赛进行中,最后比赛结束,两队队员合影留念”,使学生可以在感知经验的基础出,展开互动交流:“利用三个数字小卡片(右下角标有盲文1、2、3)”,让学生试试,可以把这三个数字组合成几组2位数的数字,借助比赛场景,就可以变身为,“三个队友相互握手致敬,一共需要握多少次?”这种模式的教学,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愿意去自由探索,从而学习到数字排列以及组合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哪些区别。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三、以盲童学情作为基础展开差异性教学,创建自在成长的教学课堂

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在现实的教学过程里,老师应该以学生各自不同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达到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提高的最终目的。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在视力上的实际情况,同时,对每位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解,借助实体物件、仿真模型、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手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实现学生的自在成长。

例如,在对《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进行教学时,老师提出问题:“全班有20位同学,老师现在要给同学们练习本,本子的数量一共有80本,那么每位同学能拿到几本书呢?”,这时,老师就可以以卡片或者真实的练习本作为教学工具,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们自己去研究和探索,引导学生借助不同的物品获取更为丰富的、多彩的感知经验,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构起关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模式。

四、重视数学问题的解决,创建自由运用的数学课堂

老师不仅需要高度重视从现实问题中获取数学概念和基本原理,更需要提高对数学应用的教学,使学生可以借助数学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有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让学生感知到数学与生活之间密切的关系,以此彰显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自由运用的数学魅力。

例如在对《数学广角-身份证编码》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将身份证转换为自己的残疾症,从而在对身份证编码的编写规律有所理解的前提下,对残疾证的编码方式进行认知,以此创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数学真正成为“有用的数学”。

结语:

在盲校的数学教学中,作为老师,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可以在“自然发展、自由探索、自在成长、自由运用”的教学课堂中,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真正实现有效课堂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刘转.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盲校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J].现代特殊教育,2021,(05):63-65.

[2]巩军晓.单元设计教学法助力盲校小学数学几何与空间核心素养提升[J].新课程,2020,(43):109.

[3]周茜.关注证据教学提高盲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四年级学生“以证据探学”的个案研究[J].智力,2020,(14):7-8.

山东省潍坊盲童学校 261041

猜你喜欢
新课标高效课堂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