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 23:13马铭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应用教育

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文化交流创造了便利条件,而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开展,则正是为了实现汉文化的传播,那么,如何能够将绚烂多彩的汉文化更为准确、快速的传播出去呢?下文中,笔者将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对汉语国际教育相关问题进行探究,旨在加速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汉语国际;教育;应用

引言

新世纪之后,经济逐渐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而语言作为经济交流的重要媒介,在此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的今天,唯有加强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下,学习汉语及相关文化,才能促成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故而,下文中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社会历史长期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多元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其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如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生活方式、道德情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维观念、文学艺术以及教育科技等。五千年华夏文明,所积淀与衍生的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从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的意义看,首先表现在激发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从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的观点看,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可以媲美的,事实上我国五千年历史,经历了衰亡、发展、繁荣等变化,其中涵盖的哲理极多,很多学习者都愿意了解中国的历史,所以在教学中若能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仅帮助学习者对汉语语音、语法与词汇充分了解,这也是推动对外汉语事业发展的关键。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1、丰富传统文化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較多,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首先表现在古典书籍方面,如史学著作、古代文学、哲学经典等。自先秦起,我国经历了数十个朝代,到明清时期,流传下的文学经典灿若星辰、浩如烟海,这是世界其它任一国家无法超越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可选择经典作品,在教学课堂中与学生共同交流分享,不仅使学习者对传统文化充分认识,也可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其次,传统技艺方面,传统技艺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武术、舞蹈、绘画、书法等,这些传统技艺涵盖着我国审美追求,可使汉语教学趣味性增加;最后,民俗文化方面,无论百姓日常衣食住行或各类民族节日盛典,都属于民俗文化。事实上,汉语本身表达方面,便带有一定的民俗文化基因,所以民俗文化渗透于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学习者掌握汉语的关键所在。

2、注重解读教材

汉语学习如同其他英语、德语一般,是一种系统性学习方式,不仅停留在语言表层上,也需要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内容深入挖掘,所以对外汉语教需要实现语言文化融合性教学。对此,对外汉语教材方面,应改变以往过分注重语法、拼写教学情况,需将文化背景知识不断融入,包括每个汉语言词汇、每个语句或每个篇章,都应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作为依托,确保学习者通过教材能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社会道德、人文精神。

3、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对外汉语课程,在传统文化课程编排方面,身份往往停留在“第五技能”层面,甚至与教学目标脱离。从部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际看,许多学习者对汉字语法掌握牢固,但更深层次的汉语知识却一知半解,虽然许多教学机构为改变这种情况,也开设部分文化课程,但占用的课时往往较少,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精髓。对此,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进一步优化,如传统文化课程编排,将“文化”内容作为学习考察重点,提高学习者重视程度,必要时可对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修订,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甄选出来,作为文化课程主要内容。

4、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

借助网络平台,了解传统文化。近年来网络平台快速兴起,短视频App、直播平台兴起,许多对外汉语学习者更乐于通过网络平台与朋友互动,这种浏览短视频、互动形式也是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如抖音短视频,其中包含我国各地区民俗风俗文化视频,甚至部分用户直接直播不同地区民族文化活动。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不必拘泥于课堂学习形式,网络平台也可成为学习的主要阵地,且这种方式更乐于被学生接受。

5、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语言学习本身受母语文化影响明显,特别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这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一定的复杂性。以往对外汉语教学中,可能为“迎合”学习者,刻意将外国文化内容作为重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习者更加排斥异文化,自身母语文化优越感增加,直接导致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注意不能单纯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活动完成,应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增加。如较为常见的茶馆品茶、看地方戏剧等,或在校园内举办各类活动如毛笔字、剪纸、中国结等。这样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好地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活动,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升我国国际形象与世界影响力的关键,因此,重视汉语国际教育,对于我国发展的意义深远,故而,应继续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给予高度重视,并在此之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而让世界认清中国、了解中国,实现汉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艳利.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中国民族博览,2019(5).

[2]胡思思.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作用[J].锋绘,2019(3).

作者简介:马铭阳,出生日期:2000.3.13,性别:女,籍贯:辽宁省本溪市,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学校:辽东学院

辽东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0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应用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