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策略

2021-09-10 07:22陈登琴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主体性

陈登琴

摘要: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从主体教育论出发,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加强学生的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展现他们的主体人格。教师通过让权让位、动员班级全员参与管理、耐心指导以形成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主体性;全员参与;自主管理

一、转变思想,增强意识

思班主任要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成员都真正拥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心。

1.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活动

少先队中队主题活动,是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道德,提升少先队员全面素质的好途径。它以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于是,我就投其所好,开展了一系列“我是小主人”的中队主题活动,如“我是班级小主人”、“我爱我班”、“我为班级添光彩”等,告诉学生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管理人人有责。这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2.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考虑受教育者的权利,考虑他们的情感需求,教育者的高尚动机才会“内化”到学生心中,才会获得成效。新课标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要让学生对遵守班级制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良好班级制度有迫切需要。其次,要把制定班规制度的权利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才能对学生身心健康、学习等各方面起促进作用。这一学期,我把学校纪律、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学习、讨论,根据学生实际问题,修改班规。班规的确定既对学生起到了约束作用,又尊重了他们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合理分工,各尽其职

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可以遵循精细分工,有效指导的自主管理理念,努力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所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人人是班干部,人人是班级小主人,通过这种形式,强化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有多少事就有多少人管,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接受管理。 现在的人都愿意当官,学生也不例外,那就给他们都封个官吧。如各科的学习委员等“官职”,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分设许多项目主管,总之能想到的都安排,没想到的后来发生的事,有必要的也可以再加主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机会,使学生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实现由他律到自律、从自律到自觉的过渡,逐步走向成熟。在具体安排时,我本着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发掘学生的潜能的前提。如热爱学习的赖XX和陈XX,让其负责语文作业的收发。生性好动的余XX,让其负责管理班上的日光灯的开关;对自己要求严格的龚X和鲜X负责班级的纪律,并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进行教育和培训;爱追逐跑动的周X,我就推荐他负责课间同学们的安全。这样下来,整个班里大约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岗位,班级工作的细致化使学生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细心指导,形成能力

在自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尤其是全员参与管理,往往由于工作方法死板或不當而影响工作的开展。所以,班主任要及时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技巧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灵活有效的方法,增强他们的处理班级事务的能力。要告诉班干部学生应多采用与同学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有同学违犯班规,我们不能像班主任那样直接批评同学,而应该从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朋友式、同学式的方式与同学平心静气地商谈,以求得问题的解决。此外,在工作中必须公正客观地处理事情。有了一些工作实践经验后,班主任可在各种具体工作之前,请班干部带领大家提前设想,提前安排,老师则充当参谋。如班里组织主题班队活动,班主任先请同学们谈谈具体想法,然后进行补充,这样经过班主任的耐心引导,班干部就会逐渐成熟起来。

班主任对于班级事务,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撒手不管。当孩子们在管理工作中取得进步时,要及时采取一些激励手段,如信任式激励、信心式激励、物质和精神激励等,给予适当的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一旦他们工作出现偏差,不能一味地指责,而是要给予必要的点拨,分析原因后并帮助解决。

四、民主监督,注重评价

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相对应的监督机制,最终也会变为空中楼阁。

群众——全班同学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能把班级的监督的机制完全交由班干部来运行。定期地通过群众的评价来了解所建立起来的机制的运行状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本期,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心底里进行自我约束、管理,我与孩子们商量,最后决定以这样的方式来评价自己:开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实行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使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增强责任意识,通过评比,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的实际锻炼和亲身体验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评价表的主要内容从行为常规、学习常规两方面入手,具体是打扫卫生、保洁、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课外阅读,评价表上标注清楚每周的具体时间,每天在放学前在相应的表格中用“A、B、C”三个等级进行自我评价。如果没有得到好的等级,马上进行自我反思:今天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我将从哪些方面进行改正?在下周的班会上每个学生评价表归集在小组内,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与反思,由于这种评价方式的评价者为学生自己。因此,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为评价表增添新的评价内容;去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去弥补自己以往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效果良好。

开展“小学生自主管理”,不仅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还真正解放了老师,它使每个小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既是活动的对象,又是活动的主体;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我的班级我做主》 锦秋湾头中心小学 . 魏爱霞.

[2]《就这样当班主任》.班主任奉为经典的高效工作指南. 长江文艺出版社 . 魏书生.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校 610100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主体性
小学生如何通过自主管理来落实班级制度
探索自主管理智慧之路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