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有效策略探索与思考

2021-09-10 07:22黄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研究小学

黄芳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近年来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小学生网瘾成为小学教育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不仅会对小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还会损害其身心的健康。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已经开始频繁接触网络工具,这确实能给小学生带来许多方便,如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知识等。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网络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经进入生活的各个角落。无论在校园里还是在家庭中,小学生都能很容易接触到网络,日渐成为他们学习知识、查阅资料、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但是也正是因为网络过于发达和便捷,使得一些年龄尚小、缺乏分辨力和自制力的小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因此,网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开展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一、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

在当今时代,网络安全变成了威胁人们安全的又一大因素,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们浏览的信息中也充斥着各种不安全因素。小学生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各类垃圾信息经常会出其不意的以弹窗的形式出现,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会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随着各种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观看和模仿。与此同时,手机游戏也变得越来越多,对小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很容易让他们沉溺其中。所以网络安全教育的根本在于如何鉴别和保证学生的心理安全。而小学生的心理安全在当下最突出的表现则在于如何与学生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动态和思想,以达到掌握其行为的目的。

二、当代小学生网络教育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端正态度,正确对待网络

从当前小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网络问题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综合性原因在于部分小学生没有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网络,从而导致其在使用网络的方式上出现了问题。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除了小学生本身生理、心理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之外,还在于家长和学校、教师在面对小学生上网这一问题时,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引导。实际上,当前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信息社会,互联网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小学生对于网络产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被互联网所吸引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这个时候,家长和教师应该做的是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从而正确地对待网络。但是,部分家长和教师仍然把网络视作学生生活和学习最大的拦路虎,将互联网,智能手机等视作洪水猛兽,对小学生可能接触到这些的渠道进行围追堵截,坚决杜绝学生接触到互联网的机会。

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奇是他们的天性,但是家长和教师这种完全拒绝的态度会让他们对于网络产生更加执着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借助其他渠道去了解和接触这一新奇的事物。这样一来,反而会让学生通过一些不正规的渠道得到大量的不良信息,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得不偿失。所以,要让小学生走出网络的泥潭,养成健康、科学、合理使用网络的习惯,家长和教师要转变对于网络的错误态度。尤其是学校应该借助计算机课程这一平台,为小学生展示真正的网络世界,让学生能充分接触网络,了解网络,进而揭开网络身上的神秘面纱,去除过度屏蔽赋予网络的神秘感。由此,学生们就能够逐渐地认识到网络只是日常生活的一种工具。在这一基础上,逐步引导他们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二)培养能力,明确辨别信息

目前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着网络信息质量缺乏合理监控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对于未成年的网络使用者,尤其是小学生来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长期接触网上的各种不良的信息,会让小学生受到错誤的思想引导,进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甚至酿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悲剧。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学校应该逐步加强网络安全的相关教育内容和措施,增强小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一方面,学校可以增加适当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课程不仅要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来确定教育的内容,还需要结合当前网络社会中正流行的各种理念和现象,来展开相关问题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也可以让小学生形成一种现实的、下意识的条件反射,他们在实际使用网络时如果面对相类似的问题能够有直接的解决方案,自动自觉地屏蔽那些不健康的,质量不高的信息。而为了降低小学生对这一类型课程的排斥,学校在组织开展课程时还要考虑到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手段,采用丰富且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学生以积极的,配合的态度来共同完成网络教育。

另一方面,对于小学生的网络健康教育和网络能力的培养要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渗透教学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学校应该将网络的相关教育,尤其是辨别网络信息的教育内容与常规的学习计划相互结合。无论是借助于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还是心理健康、艺术、体育等素质拓展课程,教师都可以借助于其中与网络相关的部分,或者是使用多媒体的,网络的课堂教学手段来引申到网络信息的辨别上,在无形中让小学生养成对不良信息的辨别习惯,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辨别和抵制能力,从而真正降低互联网对于小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让其更好地发挥助力学习、便利生活的作用。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相应的测验活动,用问卷调查,小游戏,观看小视频答题等不同的形式来检验相关网络教育的成果,确保小学生真正受到网络安全教育的影响,提高自己辨别优劣信息的能力。

总之,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小学生群体中的就是沉迷网络,受到不良信息影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小学生摆脱网络的不良因素影响,必须要保证家校联合,通力合作,在共同的教育和监督之下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走出网络的沼泽地。

参考文献:

[1]王广木. 小学生网络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 教育观察,2018,7(24):79-80.

[2]杨玲,陈树发. 网络时代小学德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南昌县小学为例[J].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4(02):124-13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晨曦小学 215300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研究小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