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童谣,我的童年

2021-09-10 07:22顾春霞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童谣民间环节

顾春霞

摘要:童谣是一种民间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创造的,天然质朴、朗朗上口,在表现儿童情趣上尤为突出,也受到了人们特别是幼儿的喜爱。童谣富有童真童趣,形象生动,易教易懂易记。童谣是儿童“心灵的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活中的基本活动,结合童谣进行游戏让幼儿感受民间文化的浓厚气息。

关键词:童谣;童谣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指南》中指出3-4岁幼儿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幼儿对于简单胜浦山歌童谣的学习掌握还是很好的。幼儿的学习能力比较强,通过图片、童谣绘本、游戏的结合,能够更好记忆童谣。

一、童谣游戏在一日生活的休息环节中的运用

说到“过渡环节”,先要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环节,其次要思考为什么要研究这样一个环节, 有什么样的意义,最终孩子会得到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首先寻找过渡环节的概念。通过搜索百度百科,对于“过渡”一词的解释为:“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因此从字面上理解“过渡环节”的意思也就是从前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下一阶段的过程。过渡环节存在幼儿园的一日环节中,因此对此解释为:幼儿一日的学习与生活被分为不同的环节,环节之间的转换时间称之为过渡环节。《纲要》中也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因此在日常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是就比较注重这一方面。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有许多的两两活动中的休息环节,幼儿在休息过程中可以如厕、喝水、区域等。当即将进行下一活动时,因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动作快慢、注意力专注度不同,往往出现等待现象。通过将简单的,选择在座位上就能进行的童谣游戏,让处于等待的幼儿有事可做,不浪费等待时间。

二、童谣游戏在民间游戏中的运用

民间游戏是在民间各地流传着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如:炒黄豆、丢手绢、编花篮、切西瓜、拉大锯等民间体育游戏,动作简单,童谣更是朗朗上口,孩子们对它们情有独钟。民间童谣是民间体育游戏开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利用民间童谣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游戏规则,实现游戏的顺利开展。在利用童谣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童谣进行适当地改编,将童谣学习渗透于一日活动中,让孩子在享受民间游戏、感受民间游戏 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经典的民间童谣逐渐被遗忘。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需要我们去传承。这些民间体育游戏,配上朗朗上口的童谣,不仅有趣好玩,还能有效地锻练孩子的身体,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三、童谣游戏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游戏,不但能够满足幼儿成长及自身发展的需求,也能够丰富幼儿在幼儿园内的生活,给予幼儿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整个区域游戏的过程都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幼儿在进行区域游戏时,他们可以自由地玩耍、游戏。

四、童谣游戏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童谣游戏在语言活动中的体现。语言美的表现方式,首先当然是“表演”。但表演并非单纯加上肢体动作,或者强制幼儿跟随教师模仿,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怎样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童谣独特的韵味,包括尝试用不同的语音、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语速、不同的语气等。如民间童谣《拉大锯》,其内容很适合幼儿学说“拉大锯,扯大锯,锯木头,盖房子。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你去,小外甥儿你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

童谣游戏在音乐活动中的体现。童谣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生活,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好记易诵,非常贴近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审美心理,是幼儿园优秀的吟唱教学资源。在音乐活动中可以穿插像《唐僧骑马咚得咚》、《小老鼠上灯台》等节奏更为明快的童谣,配上乐器伴奏,进行演奏游戏,能为幼儿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以游戏活动开发童谣教学案例。游戏是一种教育性很强的主体性创造活动,既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方式,也是幼儿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规程》指出: 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幼儿自主游戏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愉悦性,教师应注重童谣与幼儿自主性游戏两者的结合,把童谣游戏化。以小班《金苹果》为例,这首童谣篇幅短小,有节奏,它的语言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便于幼儿吟诵与理解,这对培养幼儿的语感十分有利。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童谣教学主要是以学念童谣为主,利用游戏活动展开。活动中采取了两两合作的模式,两个小朋友面对面坐着,开始“金苹果金苹果金金金,银苹果银苹果银银银”时手心对手心,手背对手背进行拍打。第二句“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幼儿根据童谣内容做相应动作。最后一句“咕噜咕噜捶、咕噜咕噜捶”两人相互做捶的动作,到最后的一个字说完后,两人石头剪刀布,不能动,赢得小朋友站起来做开花的动作。

在开展童謠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游戏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变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使游戏教学成为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让幼儿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促进身心愉快的发展。幼儿边玩边念,加强了游戏的兴味,丰厚了游戏的内容。在游戏童谣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童谣的趣味性,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金光幼儿园 215126

猜你喜欢
童谣民间环节
快乐童谣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