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错题集的有效利用

2021-09-10 19:46龙正能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错题小学数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因此,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逻辑严密、稳扎稳打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一种常见的普遍现象。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错误当成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错题,并有效地整理和利用这些错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有效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常常发现孩子们在作业或测验中会在同一问题或者同类型的问题上反复出错,尽管老师讲解了很多遍,但学生似乎总是记不住。往往很多教师会把问题的原因简单归咎于孩子上课不听讲,不认真,没把老师讲的放心上。其实,相当部分孩子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很多的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基本都是在老师的督促下去订正错题,并没有真正地进行错题分析,没有养成收集错题的良好习惯。头脑里没有深刻理解和记忆,所以之后遇到同类型的题最终还是做错。

一、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错题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往往错误率高的孩子学习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做题时速度慢,曾出现错误的题目经过订正后还会同样出错。在看到作业或者试卷的错题时,大部分学生会改正答案,也有个别学生只是和周围的同学简单地核对答案,然后直接抄上去就可以了。却很少有学生会去认真思考错在哪儿,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并从问题中查找原因、进行分析和吸取教训。孩子们对待错题敷衍了事,并没有认识到错题的重要性,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的能力。可见,让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尝试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整理错题的意义,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们反思错题的习惯。

二、如何整理错题集

1.前期:简单地记录错题

在开始阶段,孩子们在刚建立错题集的时候,还不能很好的将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错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这个阶段对孩子的要求要放低一些,只需要在弄清楚错题的原因,明白正确解法的基础上,将错题记录在错题本上。当然,教师在平时要对如何对错题进行整理有所引导和示范,鼓励孩子们在错题本上勾画标注,写下解题思路和用到的相关知识点,也可将教师讲解错题的笔记在旁边进行记录。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及时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表扬,并在班里推广,鼓励大家借鉴好的经验,使班级形成乐于整理错题、爱思考、会反思的良好学习风气。

2.中期:根据自身需要整理归类

当学生具备能力将错题进行分类时,老师可提醒和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如根据题型的不同分类,数学试题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操作题及解决问题这几大类;也可根据考点、知识点进行分类;根据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类;根据学期单元模块分类;根据错误的原因分类。这样的整理方法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适用于高年级的孩子们。只要孩子们有分类的意识,在积极的尝试和实践,我们教师就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班里表扬示范,调动其积极性,这样参与的孩子就会越来越多。

3.后期:错题改编,活页装订

这个阶段的工作量大,对孩子的要求很高,一般是高年级的学生才能达到,每道题目都是老师进行编写的,那作为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改编。部分解题经验比较丰富、思维活跃的孩子的在整理错题时,可以根据情况对题目进行一定的改编。在小学阶段,只需对题目的一些条件或者问题稍微改变,这是对知识查缺补漏的最佳途径。在孩子们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时,老师借机引领孩子制作具有个人风格的“错题集”,编写页码,装订成册。通过制作装订成册的“错题集”,孩子们将掌握那些知识点比较容易出错,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同时,班级里大家还可将“错题集”相互传阅、分享、借鉴,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三、有效利用错题集,实现变“废”为“宝”

1.建立错题集

小学生正处于获取各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期和适应期,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他们在接收信息时难免会有一定的缺陷,在回答课堂问题和完成作业及练习时不可避免地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老师在对待学生错题时非常的简单粗暴,直接让学生抄写很多遍,认为多写就能记住。其实,这样的做法只是在惩罚学生,不仅不能达到真正弄懂错题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适得其反。因此,错题集的建立并不是一味的让孩子反复抄写错题。教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看待这些错误资源,先帮助孩子们树立错题集的意识,慢慢地引导学生建立錯题集,养成积累错题的习惯。

2.经常翻阅浏览,培养反思习惯

错题的收集不是单纯地抄写一遍或多遍就结束了,也不是让学生把题目抄写立刻重做。简单的机械抄写,根本无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而应在学生充分思考,真正明白正确的解题思路后进行整理归类,这样的错题集才是有意义和高效率的。除此之外,在空闲时间或者考试复习的时候,还得经常对错题本进行翻阅浏览,对比错解与正解,讲解清楚错解的原因,对错题再重做一遍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使每一道题发挥最大作用,还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薄弱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3.定期检测,提高兴趣

错题集建立后,在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讲解错题后,让学生自行整理错题,巩固知识点。每隔一个阶段或者一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可将孩子这个阶段出现率高的错题编制成习题或试卷进行检测。通过测试,这样可以随时动态了解孩子们错题的消除程度,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孩子们在检测中纠正了错误,巩固了知识,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整理错题的好处,极大地激发和维持学生整理错题的兴趣。

总之,错题集建立后一定要注意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同时,错题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时间的推移以及孩子们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而发生变化,可以适当地删减,只留下具有一些启发性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魏延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学周刊,2017.

[2]顾宪聪.主动应对共同成长: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2.

作者简介:龙正能(1978.08-) ,男,瑶族,广西百色人,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乐业县逻西乡马庄小学 广西 乐业 533206

猜你喜欢
错题小学数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整式的加减”易错题专练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次函数”易错题
万有引力易错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