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究

2021-09-10 19:46闵龙南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教学改革

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校教学改革始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显现出弊端。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心得要求,如教学方法、高效课堂和师生关系。思想理论课教师需要基本上述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和探索,为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高校

教育部關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颁布和实施,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敦促他们不断深化改革方面的概念、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变化的需求。其自觉性、主体性、如何理解教学功能等,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效果。深入认识这些问题,是有效解决当前高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矛盾的首要前提。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说明有效的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谈教学改革

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为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分析国内外环境。虽然开场白很全面,但苍白而没有人情味。对于90后来说,了解自己出生前20多年的历史并不容易。为什么党和国家在70年代末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如何改革开放?将宏观的社会背景和普通人的命运结合起来,会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在亲身听故事的同时,学生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多么艰难和坚定。在此基础上,学生将更容易理解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所以,高校的教学改革首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

二、从大学课堂的角度谈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成败不仅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决定着改革能否在课堂上生根发芽。为了不断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指导课程

引导课程,即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新的课程内容。虽然在一堂课中所花费的时间不多,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部分学生对课程重视不够,很少有主动预习的行为。注重教学引导,解决学生预习不足的问题。一个好的导览课程是一门艺术,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就像一出戏剧的序曲,从高潮开始,到高潮结束;它像一个地标,指引着学生的思考方向。

在教学中,要有效地运用情景引导的创设和提问引导的设置。在备课时,根据章节内容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在课堂上仿佛身临其境地置身于某一特定场景中,从而深刻体验教材的内涵。学生在课程指导中积累的情感会逐渐转化为一种探索知识的巨大力量。“学习贵于疑惑,小疑惑生小进步,大疑惑生大进步”。提问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

(2)让学生参与课堂

高校理论课程的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但也难免会出现过高和过少的尴尬。另外,很多学生本身不重视理论课,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应不断调整课程表现形式,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分享总结产生的过程。

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最大阻力不仅是学生的主观意愿,还有教师的作用。高校教师应自觉地从课堂的领导者向课堂的组织者转变。用经典案例介绍课程内容,抛出问题,营造良好的接纳氛围,广泛接受学生的奇思妙想,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人是否善于思考和提问是检验他是否具有创造能力的标准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最重要的是鼓励他们形成积极思考和提问的习惯。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现成的答案,多角度提出假设,独立分析,敢于提问。

三、从师生关系上谈教学改革

(1)调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维持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调节师生关系。一般有以下几种表达形式:直接提醒,及时转换,调调语气,调整幽默,鼓励和鼓励。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使学生全面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增加课堂的吸引力,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课堂气氛好不好,学生是否喜欢听,关系到教师讲课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丰富教学内容。其次,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联系,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世界和所关注的话题,深刻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和科学技术水平,能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灵活结合。应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案例。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案例的选择应该是不同的。第三,激发学生的情感。不同的兴趣取向和成就动机导致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的不同表现。教师应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用积极的隐性线鼓励成绩好的学生,引导反应差的学生。

(2)同理心得到学生的认可

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法过于注重说教,使学生难以被说服和内化。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审议和通过在第17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重申的明确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教室和心智”。前两个“进入”很容易操作,但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思想”是非常困难的。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信任、愉悦的良好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教学节奏轻松、活泼、有序。让学生成长,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比只获得书本知识更有意义。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基于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仍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1]陈时见.大学教学改革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梁良良.创新思维训练 [M].新世界出版社,2009.

[3]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朱永新.教育的奇迹[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闵龙南,1989年11月28日,男,辽宁财贸学院,经济学,科员

辽宁财贸学院 辽宁 兴城 125105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