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

2021-09-10 07:22吴乔联林伯东刘波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普外科临床治疗

吴乔联 林伯东 刘波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普外科胃部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发生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胃部疾病并接受胃部外科手术治疗,且在术后均发生出血情况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术干预手段,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非手术手段即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经过手术干预治疗的研究组共有58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67%,而对照组中共有52例患者治疗是有效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普外科接受胃部手术后出现出血情况的患者的治疗,应当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保守治疗,两种治疗都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普外科;胃部手术;术后出血;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5-053-02

胃部疾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尤其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大等因素都会使胃部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且严重程度也越发严峻,这就使很多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对于接受了胃部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而术后出血则是多种并发症当中最为凶险的一种,如果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处理,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一般情况下胃部手术后会有一定程度的伤口渗血,但只要在术后24小时通过引流管引流出的量少于300ml,且引流物的性质是陈旧性血或胃液混合物,则是正常情况,可不采取临床处理。但若引流管内持续引流出大量的新鲜血液,同时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情况,则为术后出血,需要立刻进行有效的处理。为了探讨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本文将近一年本院收治的120例出现胃部手术后出血情况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具体情况以及采取的治疗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 一般资料和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了外科胃部手术治疗且出现了术后出血情况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所选对象在入院后均接受了相关的检查,明确疾病的诊断,并均符合胃部手术的相关指征。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两组,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其中研究组患者共计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在20-58岁,平均(37.3±2.7)岁,原发疾病类型主要包括胃穿孔、十二指肠溃疡和胆结石并发胃溃疡,选择的胃部手术类型主要包括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以及胆囊切除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出血的情况主要包括33例切口出血、9例胃粘膜病变出血、18例遗漏病灶出血。而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25-59岁,平均(38.9±2.8)岁,原发疾病类型以及选择的手术类型与研究组相同。术后出血情况主要包括36例切口出血、6例胃粘膜病变出血、18例为遗漏病灶出血。两组患者的其他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 . 2 方法

1 . 2 . 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非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具体的治疗方案如下:针对有呕血、黑便等症状的患者,要禁食水,以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呕血后,嘱咐患者漱口并将水吐出,让患者口含冰块,同时用冷水袋对患者的左上腹部进行冷敷,以控制出血的速度。将止血敏加入到补液中,滴注至患者体内帮助止血,使胃管的灌注浓度达到80mg/L,对凝血酶和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有效祛除,以分点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适量的止血剂,一般为10%的10ml盐水加1.2-2.5mg肾上腺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内镜或气囊压迫止血等治疗操作。

1 . 2 . 2 研究组  研究组的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出血,具体方案如下:患者在进行手术前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以及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使其生命体征符合手术指征。因此在术前要纠正贫血或营养不良患者的情况,对可以进食的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规划合理饮食,改善营养状态,必要时可对患者采取胃肠减压,每晚使用400-800ml生理盐水为患者进行洗胃操作,并进行水、电解质的补充,防止患者发生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的现象。在进行手术时,首先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协助患者摆成仰卧体位,对手术区域皮肤进行术前消毒。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具有溃疡穿孔的患者,手术方式为修补术,如果患者的穿孔面积过大,且病灶质硬,同时伴有水肿,则会对手术缝合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这时可以先使用大网膜将穿孔堵塞后再执行结扎和缝合等后续操作。若是肿瘤患者,则在肿瘤变越5-8cm处使用肠钳将需要吻合的胃壁和肠壁夹住后在进行吻合术。在缝合过程中要注意使用盐水纱布保护周围的组织皮肤等,防止再次损伤。

1 . 3 观察指标

有效:出血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且在7天內无复发;无效:出血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或症状患缓解或消失但7天后再次复发。

1 .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 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研究组共有58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共有52例患者治疗是有效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数据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下表:

3 . 讨论

胃部手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在飞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发生胃部疾病的概率在逐年增加,同时医疗水平在不断发展,这使得接受胃部手术治疗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手术时有创操作,在术中一旦操作不当,或术后对患者的护理不到位,就会增加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而术后出血是术后并发症中较为常见且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胃部手术后的早期出血常发生在术后数小时内,术中止血、结扎或缝合过程操作失误都会导致术后出血的发生;术后的后期出血常在术后7-10天发生,主要表现是继发性出血,大多是由于吻合部位组织坏死脱落或血管结扎线过早脱落导致的[2]。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进行手术止血还是非手术方式止血,根据本文的数据分析可知,手术治疗有效率为96.67%,非手术治疗有效率为86.67%,都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手术治疗更胜一筹,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以达到最好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林劲松.2种方法治疗胃部手术并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2):130-131.

[2]梁韶明,周春艳.胃手术后近期吻合口出血的治疗.中国医药指南,2012,11(32):130-131.

基金项目:昆明市老年胃肠外科治疗技术中心【SW(技)—30】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猜你喜欢
普外科临床治疗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胃肠减压术后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信在小儿普外科护理单元管理中的应用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